西方經濟學筆記第七八章
第七章、第一節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一)引致需求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是一種引致需求,即是由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而引發的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生產要素的供求關係決定了生產要素的價格。在要素市場,需求來自廠商,供給出自個人,這一點與產品市場不同。
1.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是一種派生需求,它取決於利用該種生產要素生產出來的產品的需求,如果市場上對某種產品的需求增加了,則就會增加對該種產品的生產要素的需求。
2.對生產要素的需求取決於廠商的下述願望,即以最低的成本生產一定的產品或者在一定的產量下獲得最大利潤。
3.在既定生產技術條件下,廠商所需要的生產要素的變動,取決於該要素本身的價格和各種生產要素的相對價格,因為各種生產要素之間可能存在替代性,其他生產要素價格的變動如何影響該要素的需求,則依存於各種要素之間的相對價格變動幅度和替代程度的大小。
(二)完全競爭廠商的要素需求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利潤最大化原則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利潤最大化原則:邊際收益=邊際成本。在此,邊際收益為要素的邊際產量乘以產品的價格,並稱之為要素的邊際產品價值。邊際成本為要素的價格。
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廠商使用生產要素(比如,勞動)的最優條件是要素的價格等於要素的邊際產品價值。
邊際生產力遞減規律邊際生產力是追加的最後單位的生產要素的生產率,如果兩種生產要素生產出一定的產量,一種生產要素的數量不變,則連續追加另一種生產要素,追加要素的生產力將會遞減,也稱之邊際生產率遞減規律。
廠商對要素的需求曲線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決定要素的邊際產品價值曲線,即要素的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如圖)。
要素需求曲線的移動產品價格提高,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向右上方移動;產品價格下降,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向左下方移動。
(三)生產要素的市場需求曲線通過需求同一種生產要素的所有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可以得到要素的市場需求曲線。
要素的市場需求曲線也向右下方傾斜。
第七章、第二節勞動的供給和工資率的決定(一)勞動的供給勞動者是勞動的供給者,但他又是消費者,作為消費者,勞動者可以選擇消費各種商品。但同時,消費商品又需要收入。一般而言,勞動給勞動者帶來痛苦,而與勞動相對應的閒暇給勞動者帶來快樂。這就是說,勞動產生負效用,而閒暇產生正效用。所以,當勞動者在閒暇和勞動之間作出選擇時,事實上是各種商品以及閒暇之間作出選擇,勞動者在要素市場上表現出來的經濟行為就是通過這種選擇以便使得自身的效用最大。
(二)工資率變動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勞動者的勞動供給量取決於工資率的高低(因為工資越高,閒暇的機會成本也越高,工資變動會產生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工資率變動的替代效應是指工資率變動對於勞動者消費閒暇與其他商品之間的替代關係所產生的影響。較高的工資率意味著閒暇變得相對昂貴,因而,其工資率提高,勞動者傾向於消費其他商品來代替閒暇。所以,工資率提高的替代效應使得勞動者減少閒暇時間,增加勞動時間,反之則反是。
工資率變動的收入效應是指工資率變動對於勞動者的收入從而對勞動時間所產生的影響。如果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保持不變,那麼工資率的提高使得勞動者的收入提高,收入提高將使得勞動者能購買更多的商品,其中包括購買更多的閒暇時間,這意味著勞動時間的減少。
(三)勞動的市場供給曲線一般來說,工資率較低時,工資率提高對於勞動者的收入影響不大,工資率提高的收入效應小於替代效應,因而勞動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但是,當工資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後,工作較少的時間就可以維持較好的生活水平。此時,工資率提高的收入效應超過替代效應,從而使得勞動供給曲線向左上方延伸。因此,勞動供給曲線向右彎曲,如圖,通過單個勞動者的勞動供給曲線沿著橫向相加,可以得到勞動的市場供給曲線。
(四)市場均衡工資率的決定勞動市場的均衡工資率是由勞動的需求和勞動供給相互作用的結果。如圖:
在勞動市場上,勞動市場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的交點決定均衡的工資率W??;,如果現行市場價格高於W??;,此時,勞動力供給大於需求,於是有一些願意工作的勞動者找不到工作,他們就會以更低於價格提供勞動,從而使得工資下降。反之,如果市場上工資水平小於均衡工資率W??;,工資率趨於上升。只有當工資率恰好使得勞動的供給等於勞動的需求時,勞動市場才處於均衡,由此決定市場上均衡的工資率和均衡勞動就業量L??;。
第七章、第三節資本的供給和利息率的決定(一)資本和利息率資本是廠商生產所需要的另一類要素。資本形態有多種,有形資本主要包括居住和非居住建築,機器裝置廠房以及各種存貨等,無形資本是指以非物質形態提供生產性服務的那些商品,如廠商的無形資產,便屬於此類。
資本的兩個特點資本有兩個特點:①資本是在生產過程中被生產出來,因而其數量可以改變;②資本作為投入要素的目的是為了以此而獲得更多的商品和勞務。
利息率利息率是廠商使用資本的價格,這是指廠商在生產過程中使用資本所提供"服務"的價格。理解這一問題最簡單的方法是把廠商使用的資本解釋為租用而來,並把資本品看成是可以無限分割物品,這樣租用一方向出租方支付的費用就是該項資本的利息。一般地如果在單位時間(如1年)內,一項價值為P的資本品獲得的收益量為L,則該項資本品的利息率為r=z/p.
(二)資本品的供給資本品來源於家庭部門,來源於把其收入中的一部分儲蓄下來,從而使得資本數量增加。家庭之所以提供資本,是因為可以在將來為家庭帶來更多的收入。對於既定收入的家庭而言,它可以選擇馬上消費,也可以選擇儲蓄,即把一部分收入轉化為資本租借給廠商,由此獲得一定的報酬。一般而言,對同一數量的商品,人們現在消費這些商品而獲得的效用大於未來消費的效用。所以,人們傾向於消費所有的收入,除非未來能得到補償。因此,家庭最優儲蓄的數量是現期消費和未來消費之間進行最優選擇的結果。
與分析勞動供給的情形一樣,利用利息率提高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可以推匯出隨著利率提高,儲蓄是一條向後彎曲的線。但一般認為,利息率變動幅度較少,因而隨著利率的提高,儲蓄量增加,儲蓄曲線向右上方傾斜。通過對所有消費者儲蓄沿橫向相加即可得到市場的儲蓄曲線。與單個曲線一樣,市場儲蓄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三)利息率的決定資本的需求來源於廠商,而資本的供給來源於作為消費者的家庭,資本的市場需求與市場供給之間的相互作用決定市場均衡利息率。
如左圖:資本的需求曲線DK與供給曲線SK的交點E決定均衡利息率K??;,如果市場利率高於均衡利息率,則廠商使用資本的數量小於家庭的儲蓄量。這時,就會有一些資本品賣不出去。結果導致資本的價格下降,廠商使用資本的數量增加,從而利息率趨向於均衡水平,同樣,低於均衡利息率的市場利息率的最終也會趨向於均衡水平,在均衡點,資本的邊際收益產品正好等於給予貸款人(出租人)的報酬。
第七章、第四節土地的供給和地租率的決定(一)土地的供給與地租率的決定地租由對土地的需求與土地的供給決定,對土地的需求由土地的邊際生產力決定,而土地的供給基本是固定的,這樣,地租的決定如圖:橫軸ON表示土地量,縱軸OR代表地租,土地的需求曲線為D1,土地的供給曲線為S,S是一條垂直線,表示土地的供給是固定的,D1與S相交於E1,這時決定了地租水平為OR1.
隨著土地需求的增加,而土地的供給不能增加,因此,地租有上升的趨勢,在圖中,當對土地的需求增加為D2時,土地的供給仍然是S,這時,D2與S相交於E2,決定了地租水平為OR2,OK2>OR1,說明隨著經濟發展中對土地需求的增加,地租上升了。
(二)租金和準租金租金被用來泛指具有固定供給的一般資源的價格,而不侷限於土地。
當固定不變的含義由長期推廣到短期時,租金概念又被進一步推廣到準租金。準租金是指短期內固定不變的資源或生產要素所獲得的收益(率)。
準租金與經濟利潤之間的差額是不變成本。
第八章、第一節一般均衡理論概述(一)區域性均衡和一般均衡區域性均衡分析是指假定其他市場的情況不變,單獨分析某一市場(或經濟單位)的價格和供求變動的一種分析方法。
一般均衡是指經濟中所有經濟單位及其市場同時處於均衡的一種狀態。
(二)一般均衡理論基本思想無論是在產品市場上,還是在要素市場上,每種產品或者要素的需求量和供給量都最終取決於所有商品和要素的價格。
假定經濟系統中共有n種產品和生產要素,它們的市場價格分別為P1,P2,…Pn .則某一種商品或要素的市場需求可以表示為:(8.1)
同樣地,每種商品或者要素的市場供給可以表示為:(8.2)
如果所有的商品和要素市場同時處於均衡,那麼經濟處於一般均衡。此時,每個市場的供求處於均衡:(8.3)
滿足條件(8.3)式的價格P1,P2,…Pn使得經濟處於一般均衡,而這一系列價格相應地被稱為一般均衡價格。
(三)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問題瓦爾拉斯定律的含義及其公式當把所有的市場聯絡起來加以考慮時,無論商品的價格是多高,經濟中所有的支出總和一定等於所有的收入總和。這被稱為瓦爾拉斯定律。
用公式表示為(8.4)
一般均衡存在性的結論通過瓦爾拉斯定律,(8.3)式的n個方程不可能相互獨立,也就是說不可能直接求出n種商品的價格,但可以通過假定一種商品價格為1,來進行求解。
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存在著n個價格,它們恰好使得經濟中的每個市場同時處於均衡,即一般均衡價格是存在的。
第八章、第二節經濟效宰和帕累托最優標準(一)判斷市場效率的標準帕累托最優狀態的含義帕累托最優狀態是指不可能通過資源的重新配置使得經濟社會在不影響其他成員境況的條件下改善某些人的情況。
帕累託增進的含義如果經濟社會通過資源重新配置可以在不使得他人境況受到損害的條件下使得某些人的境況得到改善,則社會福利得到增進。
(二)經濟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交換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交換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是,兩個消費者消費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相等:(8.5)
生產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生產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是,兩種生產要素生產兩種產品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相等:(8.6)
生產與交換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生產可能性曲線又稱產品轉換曲線,它表示社會使用既定生產資源所能生產的各種產品的最大數量組合。
圖8-3生產可能性曲線產品的邊際轉換率也簡稱為產品轉換率或邊際轉換率,它表示在社會資源既定的條件下,增加一單位商品1而必須放棄的商品2的產量,通常簡單地表示為RPT1,2
圖8-4生產與交換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生產與交換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是產品轉換率與消費者的無差異曲線的斜率相等,即RCS1,2 = RPT1,2(8.8)
即,消費者關於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等於兩種商品時的邊際轉換率。
第八章、第三節完全競爭市場符臺帕累托最優標準(一)完全競爭市場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優的(二)看不見的手原理經濟社會中的每個人都在力圖追求個人滿足,一般說來,他並不企圖增進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進的公共福利為多少,但在這樣做時,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去促進社會利益,並且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進社會利益時所得的效果更大。
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使得經濟處於一般均衡狀態。在這一狀態下,社會以最低的成本進行生產,消費者從消費產品中獲得最大滿足,廠商獲得最大利潤,生產要素按各自在生產中的貢獻取得報酬。按帕累托最優標準,這種狀態是社會最優的。
1.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是一種派生需求,它取決於利用該種生產要素生產出來的產品的需求,如果市場上對某種產品的需求增加了,則就會增加對該種產品的生產要素的需求。
2.對生產要素的需求取決於廠商的下述願望,即以最低的成本生產一定的產品或者在一定的產量下獲得最大利潤。
3.在既定生產技術條件下,廠商所需要的生產要素的變動,取決於該要素本身的價格和各種生產要素的相對價格,因為各種生產要素之間可能存在替代性,其他生產要素價格的變動如何影響該要素的需求,則依存於各種要素之間的相對價格變動幅度和替代程度的大小。
(二)完全競爭廠商的要素需求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利潤最大化原則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利潤最大化原則:邊際收益=邊際成本。在此,邊際收益為要素的邊際產量乘以產品的價格,並稱之為要素的邊際產品價值。邊際成本為要素的價格。
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廠商使用生產要素(比如,勞動)的最優條件是要素的價格等於要素的邊際產品價值。
邊際生產力遞減規律邊際生產力是追加的最後單位的生產要素的生產率,如果兩種生產要素生產出一定的產量,一種生產要素的數量不變,則連續追加另一種生產要素,追加要素的生產力將會遞減,也稱之邊際生產率遞減規律。
廠商對要素的需求曲線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決定要素的邊際產品價值曲線,即要素的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如圖)。
要素需求曲線的移動產品價格提高,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向右上方移動;產品價格下降,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向左下方移動。
(三)生產要素的市場需求曲線通過需求同一種生產要素的所有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可以得到要素的市場需求曲線。
要素的市場需求曲線也向右下方傾斜。
第七章、第二節勞動的供給和工資率的決定(一)勞動的供給勞動者是勞動的供給者,但他又是消費者,作為消費者,勞動者可以選擇消費各種商品。但同時,消費商品又需要收入。一般而言,勞動給勞動者帶來痛苦,而與勞動相對應的閒暇給勞動者帶來快樂。這就是說,勞動產生負效用,而閒暇產生正效用。所以,當勞動者在閒暇和勞動之間作出選擇時,事實上是各種商品以及閒暇之間作出選擇,勞動者在要素市場上表現出來的經濟行為就是通過這種選擇以便使得自身的效用最大。
(二)工資率變動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勞動者的勞動供給量取決於工資率的高低(因為工資越高,閒暇的機會成本也越高,工資變動會產生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工資率變動的替代效應是指工資率變動對於勞動者消費閒暇與其他商品之間的替代關係所產生的影響。較高的工資率意味著閒暇變得相對昂貴,因而,其工資率提高,勞動者傾向於消費其他商品來代替閒暇。所以,工資率提高的替代效應使得勞動者減少閒暇時間,增加勞動時間,反之則反是。
工資率變動的收入效應是指工資率變動對於勞動者的收入從而對勞動時間所產生的影響。如果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保持不變,那麼工資率的提高使得勞動者的收入提高,收入提高將使得勞動者能購買更多的商品,其中包括購買更多的閒暇時間,這意味著勞動時間的減少。
(三)勞動的市場供給曲線一般來說,工資率較低時,工資率提高對於勞動者的收入影響不大,工資率提高的收入效應小於替代效應,因而勞動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但是,當工資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後,工作較少的時間就可以維持較好的生活水平。此時,工資率提高的收入效應超過替代效應,從而使得勞動供給曲線向左上方延伸。因此,勞動供給曲線向右彎曲,如圖,通過單個勞動者的勞動供給曲線沿著橫向相加,可以得到勞動的市場供給曲線。
(四)市場均衡工資率的決定勞動市場的均衡工資率是由勞動的需求和勞動供給相互作用的結果。如圖:
在勞動市場上,勞動市場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的交點決定均衡的工資率W??;,如果現行市場價格高於W??;,此時,勞動力供給大於需求,於是有一些願意工作的勞動者找不到工作,他們就會以更低於價格提供勞動,從而使得工資下降。反之,如果市場上工資水平小於均衡工資率W??;,工資率趨於上升。只有當工資率恰好使得勞動的供給等於勞動的需求時,勞動市場才處於均衡,由此決定市場上均衡的工資率和均衡勞動就業量L??;。
第七章、第三節資本的供給和利息率的決定(一)資本和利息率資本是廠商生產所需要的另一類要素。資本形態有多種,有形資本主要包括居住和非居住建築,機器裝置廠房以及各種存貨等,無形資本是指以非物質形態提供生產性服務的那些商品,如廠商的無形資產,便屬於此類。
資本的兩個特點資本有兩個特點:①資本是在生產過程中被生產出來,因而其數量可以改變;②資本作為投入要素的目的是為了以此而獲得更多的商品和勞務。
利息率利息率是廠商使用資本的價格,這是指廠商在生產過程中使用資本所提供"服務"的價格。理解這一問題最簡單的方法是把廠商使用的資本解釋為租用而來,並把資本品看成是可以無限分割物品,這樣租用一方向出租方支付的費用就是該項資本的利息。一般地如果在單位時間(如1年)內,一項價值為P的資本品獲得的收益量為L,則該項資本品的利息率為r=z/p.
(二)資本品的供給資本品來源於家庭部門,來源於把其收入中的一部分儲蓄下來,從而使得資本數量增加。家庭之所以提供資本,是因為可以在將來為家庭帶來更多的收入。對於既定收入的家庭而言,它可以選擇馬上消費,也可以選擇儲蓄,即把一部分收入轉化為資本租借給廠商,由此獲得一定的報酬。一般而言,對同一數量的商品,人們現在消費這些商品而獲得的效用大於未來消費的效用。所以,人們傾向於消費所有的收入,除非未來能得到補償。因此,家庭最優儲蓄的數量是現期消費和未來消費之間進行最優選擇的結果。
與分析勞動供給的情形一樣,利用利息率提高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可以推匯出隨著利率提高,儲蓄是一條向後彎曲的線。但一般認為,利息率變動幅度較少,因而隨著利率的提高,儲蓄量增加,儲蓄曲線向右上方傾斜。通過對所有消費者儲蓄沿橫向相加即可得到市場的儲蓄曲線。與單個曲線一樣,市場儲蓄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三)利息率的決定資本的需求來源於廠商,而資本的供給來源於作為消費者的家庭,資本的市場需求與市場供給之間的相互作用決定市場均衡利息率。
如左圖:資本的需求曲線DK與供給曲線SK的交點E決定均衡利息率K??;,如果市場利率高於均衡利息率,則廠商使用資本的數量小於家庭的儲蓄量。這時,就會有一些資本品賣不出去。結果導致資本的價格下降,廠商使用資本的數量增加,從而利息率趨向於均衡水平,同樣,低於均衡利息率的市場利息率的最終也會趨向於均衡水平,在均衡點,資本的邊際收益產品正好等於給予貸款人(出租人)的報酬。
第七章、第四節土地的供給和地租率的決定(一)土地的供給與地租率的決定地租由對土地的需求與土地的供給決定,對土地的需求由土地的邊際生產力決定,而土地的供給基本是固定的,這樣,地租的決定如圖:橫軸ON表示土地量,縱軸OR代表地租,土地的需求曲線為D1,土地的供給曲線為S,S是一條垂直線,表示土地的供給是固定的,D1與S相交於E1,這時決定了地租水平為OR1.
隨著土地需求的增加,而土地的供給不能增加,因此,地租有上升的趨勢,在圖中,當對土地的需求增加為D2時,土地的供給仍然是S,這時,D2與S相交於E2,決定了地租水平為OR2,OK2>OR1,說明隨著經濟發展中對土地需求的增加,地租上升了。
(二)租金和準租金租金被用來泛指具有固定供給的一般資源的價格,而不侷限於土地。
當固定不變的含義由長期推廣到短期時,租金概念又被進一步推廣到準租金。準租金是指短期內固定不變的資源或生產要素所獲得的收益(率)。
準租金與經濟利潤之間的差額是不變成本。
第八章、第一節一般均衡理論概述(一)區域性均衡和一般均衡區域性均衡分析是指假定其他市場的情況不變,單獨分析某一市場(或經濟單位)的價格和供求變動的一種分析方法。
一般均衡是指經濟中所有經濟單位及其市場同時處於均衡的一種狀態。
(二)一般均衡理論基本思想無論是在產品市場上,還是在要素市場上,每種產品或者要素的需求量和供給量都最終取決於所有商品和要素的價格。
假定經濟系統中共有n種產品和生產要素,它們的市場價格分別為P1,P2,…Pn .則某一種商品或要素的市場需求可以表示為:(8.1)
同樣地,每種商品或者要素的市場供給可以表示為:(8.2)
如果所有的商品和要素市場同時處於均衡,那麼經濟處於一般均衡。此時,每個市場的供求處於均衡:(8.3)
滿足條件(8.3)式的價格P1,P2,…Pn使得經濟處於一般均衡,而這一系列價格相應地被稱為一般均衡價格。
(三)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問題瓦爾拉斯定律的含義及其公式當把所有的市場聯絡起來加以考慮時,無論商品的價格是多高,經濟中所有的支出總和一定等於所有的收入總和。這被稱為瓦爾拉斯定律。
用公式表示為(8.4)
一般均衡存在性的結論通過瓦爾拉斯定律,(8.3)式的n個方程不可能相互獨立,也就是說不可能直接求出n種商品的價格,但可以通過假定一種商品價格為1,來進行求解。
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存在著n個價格,它們恰好使得經濟中的每個市場同時處於均衡,即一般均衡價格是存在的。
第八章、第二節經濟效宰和帕累托最優標準(一)判斷市場效率的標準帕累托最優狀態的含義帕累托最優狀態是指不可能通過資源的重新配置使得經濟社會在不影響其他成員境況的條件下改善某些人的情況。
帕累託增進的含義如果經濟社會通過資源重新配置可以在不使得他人境況受到損害的條件下使得某些人的境況得到改善,則社會福利得到增進。
(二)經濟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交換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交換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是,兩個消費者消費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相等:(8.5)
生產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生產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是,兩種生產要素生產兩種產品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相等:(8.6)
生產與交換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生產可能性曲線又稱產品轉換曲線,它表示社會使用既定生產資源所能生產的各種產品的最大數量組合。
圖8-3生產可能性曲線產品的邊際轉換率也簡稱為產品轉換率或邊際轉換率,它表示在社會資源既定的條件下,增加一單位商品1而必須放棄的商品2的產量,通常簡單地表示為RPT1,2
圖8-4生產與交換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生產與交換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是產品轉換率與消費者的無差異曲線的斜率相等,即RCS1,2 = RPT1,2(8.8)
即,消費者關於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等於兩種商品時的邊際轉換率。
第八章、第三節完全競爭市場符臺帕累托最優標準(一)完全競爭市場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優的(二)看不見的手原理經濟社會中的每個人都在力圖追求個人滿足,一般說來,他並不企圖增進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進的公共福利為多少,但在這樣做時,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去促進社會利益,並且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進社會利益時所得的效果更大。
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使得經濟處於一般均衡狀態。在這一狀態下,社會以最低的成本進行生產,消費者從消費產品中獲得最大滿足,廠商獲得最大利潤,生產要素按各自在生產中的貢獻取得報酬。按帕累托最優標準,這種狀態是社會最優的。
▸ 經濟學讀書筆記
最近訪問
- 西方經濟學筆記第七八章
- 德國表現主義版畫家
- 創意銷售廣告案例評析
- 優秀教師學習名師心得體會
- 黨委換屆選舉程式
- 自己註冊快遞公司***2***
- 骨折的正確急救措施骨折的護理問題骨折吃什麼食物好的快
- 餐廳選址的原則有哪些
- 十二生肖屬兔適合住幾樓吉利
- 因考研的辭職報告範文
- 時尚服裝店面裝修設計圖
- 如何判斷是否患有宮寒
- 法定節假日是不是規定必須三薪
- 青海中考歷史試題答案
- 財務診斷有哪些型別
- 怎樣挑選安全的護膚品
- 腎積水患者的治療與護理
- 幼兒園育兒知識秋季有哪些
- 小學教育實習鑑定表自我總結
- 大學讀後感作文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