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太極舒筋功

  舒筋功是太極拳法中一個重要的基礎,無論太極、形意、八卦,對筋、骨、髓、肌肉、皮毛等全方位的訓練,都極為重視。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歡迎閱讀。

  太極舒筋功

  就太極拳而言,在盤架中,也能達到舒筋開骨的目的,但一般的習練者是很難掌握這種訓練方式的,所以前賢們去粗取精,匯成舒勁功傳與後人,這樣更利於初學者的掌握。對筋骨的訓練主要是開筋、潤筋、養筋,人體之筋如同橡皮條,長期伸拉會使其老化失去彈性,正確的練法應是在其拉開後,適時給它補充養分,好的增加周身彈性,延緩其自然老化。

  練習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一種在行功中練,以人體神經末梢帶動周身,身固於內,意放於外;來拉動、牽引全身軀幹至手指、腳趾末端的大小筋脈;另一種是運用周身氣血鼓盪伸縮的轉換,使全身的筋膨起。

  開筋只是太極拳學的基本功修煉,可通過多種練習方法獲得,根本談不上什麼上乘之學。開筋開骨始終是傳統太極拳學功力修煉的必修課,不僅能調節氣血、改善人體機能,更為日後進階打下基礎。

  開筋包含兩種含義,大至周身,小至關節、末梢,只有筋開才能強。開筋只是基本功,單純開筋是不能達到易髓境界的,還須開骨,先輩所講“骨開生靈”即指此,這涉及到開骨、潤骨、透骨的過程,待最終將精氣合一後才能進行易髓的訓練。從傳統拳學的角度來講,力起於骨連於筋,骨能起弓背的作用,筋能起弓弦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全套功法只有十八個動作,從氣的起落、鼓盪開合、舒筋拔骨,每一式都有針對性的訓練。可使周身勁力渾厚,勁力倍增。

  先輩們對這套功法極為重視,因此它在社會上流行的較少,只是在部分傳人中延傳。傳統太極拳基本功是具有針對性的訓練和配套性的訓練,如:太極大杆、太極欄板、太極棒、太極拳的沾粘功、太極拳的行功、太極拳的靜功等 。方法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介紹了。各種基本功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不同的訓練目的而有針對性的訓練,但需要明確說明的是各項基本功達到一定要求後,其效力都應體現於太極拳每一式中。拳功一體,不能分家。各種基本功如何化入拳中,需要根據修煉者自身層次的實際情況,由明師指點,方能達到練有所用,體用一家。

  太極養身論

  一,精神論

  養精化氣,養氣化神,固根培本,養人身三寶,充人精神,發人智慧,使之,能為人所不能,能及人皆莫及,是謂太極養身,太極養身,則是掌握人身三寶,精氣神自然變化的規律,修之煉之,而達到養生長身之修煉方法。

  二,太極論

  太極,無極而生,陰陽和合而成。***即:一氣分為二氣為陰陽,陰陽二氣合為一氣為太極***

  何謂太極?老子 :“無,名天地之始”天地之始乃是混沌,混沌者,元氣,原始祖氣,此一氣,先天而生於陰陽,後天而藏於陰陽,即,生於先天而藏於後天,為陰陽未分之象,萬物元始之極點,故謂無極。無極者,虛無靜極之意也。混沌初開,乾坤始奠,陰陽道合而成象,是謂無中生有,“有,名萬物之母”,謂之太極。

  如:天地陰陽上下相合為一氣而萬物生,日月陰陽來往相交為一氣而寒暑順。男女陰陽彼此相交而孕始成。

  此一氣是為太極,故為萬物之母,太極。乃太和靜極之意。

  三,兩儀論

  合為一氣,其中有物。靜極生動,動靜之變,陰陽而分,謂兩儀。兩儀者,陰陽也。上述,陰陽二氣合為一氣,謂太極。一氣分而為陰陽,為兩儀。故,太極兩儀,乃陰陽之動靜離合也。陰陽分離則死,二氣和合則生。

  四,養身論

  人,乃精氣而生,精氣而養。精生於食,為濁、為陰、為動;氣生於精,為清、為陽、為靜。此人後天心腎中之二物。精滿則動,順則生人,耗盡則氣無依、神無託、人無本而死。逆則精化為氣,氣化為神,神氣相抱,有依有託而生道、生仙。然,此二物均系於性、於意。心性如猿,好動為陰;意氣如馬,好靜為陽。

  收回性猿,意馬自歸。故,修煉家,以收回後天之性意,而固精養氣;以後天呼吸之氣而烹之煉之,使精化為氣,氣化為神。精神旺盛不販而養身、健身、長生,此乃後天造化之功。使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神合,謂之六合。唯合而能生、能養,故為:太極養身,是養長之道、生命之本、昇仙之階。道家小成功夫,煉精化氣,化為真陽之氣;煉氣化神,化為至靈之神。而後神氣交合真性出現,性光出現,如牆頭花開,如夜明珠高懸。經說:“出牆花兒,火最清,候最真。”摘之、採之、吞之乃採補之法;漸摘漸採,由少而多,積厚流光,養出真靈,真性真靈和合而生道,生仙。乃大成功夫。

  靜坐功法

  人之生死,繫於性命,性命之道,養長之道,生命之源,昇仙之階。

  性者,心也,乃心中之元神,發於兩目。心性好動如猿。

  命者,腎也,乃腎中之元氣,發於淫根而牽於心性,意氣奔放如馬。謂之“心猿、意馬”。收回心猿,意馬自歸。

  古之修練家,以收回後天之心意,而固精養氣,以後天呼吸之氣為風,真陽之氣為火,去烹之練之,使精化為氣,氣化為神,使精神凝聚,而還虛合道。

  二,築基功法

  修煉之法不可甚數,行、住、坐、臥,亦不拘一格,難盡其祥,今謹將靜坐功法,闡述如下:

  靜坐前,寬放衣帶,輕沉身心。務要使入坐時,身體平直端正,不受束縛,血脈自然流通無阻。掃除一切雜念,使心歸意回。

  盤膝而坐,盤坐前,端正身體,平放兩腿,自然而坐,曲回右腿產於大腿之上,再收回左腿於右腿之上。左腿在外,成懷抱式。

  右手大拇指捏定右手中指午字決;左手拇指進入右手內,捏定右手子字決。此名為“子午連環決”抱住右手,為負陽而抱陰***男左、女右***。放於臍下兩大腿間。

  虛靈頂勁,舌頂上顎,兩目下觀鼻準,不可緊閉。閉則神氣昏;亦不可太睜,睜則神光外馳,不能歸***舍***而無所作為。垂簾為妙,意在兩目中間齊平處。

  待心氣適合後,含眼光、凝耳韻、調鼻息***用鼻呼吸***。初練時,使呼吸之氣,深、細、長、勻、息息歸根。***呼吸之氣升降起落於丹田***

  久之,神氣歸中,靈氣上騰。兩目之中,有靈光出現,常觀之。丹經說:“心猿鎖在橄欖樹”是也。

  常觀之,五行之中,神氣自然凝聚,倘能一念不起,久久,虛極靜篤之時,真氣發動,***無極必返,靜極生動,丹田產生真陽真氣,即:發熱***虛室生白***靈光出現,由暗而明,由昏而白,又名:性光***,經說:“垂簾明心守祖竅,見著性光是功夫”。意念伏降,性真純靜,此是煉己,煉心之功,又名築基功。

  ***注:兩眉中,印堂處,為祖竅。因真性,真靈在此出現,為仙道之源,故為“祖竅”***

  三,周天論

  此時,可凝神閉目,靜守虛白,待丹田氣足,自然下行,出函谷,過三關,順督脈而上,然、三關之過,無比艱難,故,當調呼吸,撐火候,用吐納導引之術引之。

  ***注:火候即呼吸之氣,撐握呼吸之深淺。然,火候,又有文、武之別,以鼻息之細小呼吸為文火,以口吸。鼻呼之深呼吸為武火***

  導引時,要神氣相依,意氣相含,以意領氣。 吸氣時,出函谷,過三關,順督脈提氣至百會***提氣時,提肛***,呼吸時,從百會,過雀橋,下十二重樓,順任脈而下,沈氣于丹田,此為小週天執行法。

  若提氣時,有熱流順督脈而上,沉氣時,有清爽之氣,從百會向下,沉及丹田,有發熱,或蘇麻結實之感,此謂採藥入爐***經說:“上藥三品神與氣清”提氣至百會,謂“採藥”,沈氣于丹田,為“入爐”***,同時,每作深呼吸,沉氣時,有清爽從百會向下流至周身,深有淋浴之感,此又謂“沐浴”,而後,但覺呼吸之氣,升降自如,開合之中,氣血暢通,周身和暖,此乃煉精化氣之周天功成。

  四,大道論

  如此,綿綿莫勤,息息歸根,靈光出現、常觀常守,一呼一吸,一升一降,神氣發動,自然凝聚於祖竅之中便有空洞暢快、玄妙之感。此時,當反觀內照***經說:“觀空不空”是也***,觀而莫守***經說:“生而不有”守則,作色相,耗散元真***,呼吸之氣,亦由大而小,由小而無,及至胎息***神氣呼吸為真息。為胎息***,息養之時,恍恍惚惚,若存若忘,不沾不脫。恍惚杳冥之中,內相不出,外相不入,是為靜定。

  忽然,心清氣爽,精神朗發,智慧日生。此乃煉氣化神之功就。

  遂而,有點真陽,從中出現,復見天地,心性靈通。如此,大道見矣,神仙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