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孩子的育兒知識

  雖然寶寶有幼兒園老師照顧養育,但家長不能忽視對小班寶寶的教育。家長們需要了解幼兒園育兒知識,以便教育好自己的寶寶。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分享的的相關資料,各位家長們抓緊看看吧。

  :五招搞定孩子的磨蹭

  孩子上學後會讓大人增添新的煩惱,很多事情都會讓大人感到頭疼,這其中孩子讓大人最頭疼的莫過於孩子做家庭作業磨蹭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呢?試試以下這些方法,可能效果會比較好呢。

  第一招:一分鐘特殊的訓練。

  ***1***培養孩子專心做題的習慣。準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法和減法的口算題***根據不同年級,難度可以有所不同***。規定一分鐘時間,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題。讓孩子們感到一分鐘可以做超過十個問題,而且自己寫作業,有時幾分鐘也寫不出一個小題。

  ***2***訓練孩子一分鐘再寫漢字,家長找一些書寫和比劃比較有難度的生字詞,看孩子在一分鐘內最能寫書多少詞。家長要記錄下每種情況,並進行對比。

  ***3***訓練一分鐘寫數字。如果一個孩子書寫數字的能力特別差,而且非常的慢。讓他每天練習快速書寫一分鐘的0123456789。寫一分鐘算一下,看看能寫幾組,他給我最近的天的實踐成果,原來一分鐘最能寫五組,現在最能寫9組,而且還寫得也比之前好。

  ***4***以上的三種訓練方法,使孩子們意識到時間的價值,他知道了原來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並且會更珍惜時間。還可以提高兒童寫作的速度和做題的速度。1分鐘訓練為一組,每天練習3到5組。在訓練的時候注意記錄,比較每次孩子的成績,練習時間以一星期為宜。

  第二次招:停止敦促,堅持讚美。

  當孩子做事磨蹭的時候,許多家長喜歡喊,不斷催促,結果孩子越是催促,孩子的動作反而更慢,家長們更生氣。當孩子們做事快的時候家長就給予表揚。如果剛開始可以給孩子出幾個字簡單的問題,給孩子1分鐘或兩分鐘的時間,孩子很快就會做好,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感到驚訝喊道:“不到一分鐘!”總之,要表現的很誇大的樣子。經常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效益,工作得很快事情立即讚美。“現在穿衣服快多了!”“現在收拾書包也快了。”…這樣的話。但不要說成“現在穿衣服快多了!家長只表揚,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不要提。孩子通過表揚,內在快的動力就會被激發出來。

  第三招:節約的時間由孩子自由支配。

  家長估計每天老師佈置的作業做一個大概的時間,預計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包括家長佈置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一定要把休息的時間留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比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那麼孩子一個半小時***甚至提前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剩下的時間孩子就自己支配,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第四招:從生活習慣訓練。

  通過訓練將孩子生活自理行為的時間縮短。家長可以跟孩子比賽穿襪子,看誰更快。在比賽之前,先教孩子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訓練。在比賽時,家長可以故意放慢一點,給孩子取勝的希望。還可以故意的輸給孩子,讓孩子有信心覺得自己能做得快。只有讓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學習中才會快起來。家長還可以記時讓孩子完成某一件事情,規定時間完成就表揚或記一個“★”;得夠二十個“★”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願望。

  第五招:規定時間沒有完成立即停止。

  有的孩子寫作業能寫到晚上十點,這樣睡眠時間就減少了,導致第二天上課沒有精神,學習效率就降低了。時間長了就造成惡性迴圈。這時,家長就要給孩子制定一個完成作業的最後時間。孩子十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要得到保證,還有一些家長規定孩子九點鐘上床睡覺。但是到了晚上九點,孩子的作業還沒有寫完,不管如何,家長都要求孩子必須睡覺。作業沒有完成,第二天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以後,孩子為了不被老師批評就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這個是狠招,但是家長要具體分析孩子作業的量,有時候老師佈置的作業特別多,這個方法就不要用了。這一招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

  總之,對孩子磨蹭的習慣,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和愛心,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逐步改正,家長更不可急躁。要對方式方法進行總結,不斷提高孩子的速度和效率。

  :幼兒園最易出現意外

  幼兒園裡最多的就是小孩子了,孩子是祖國未來的棟樑,保證孩子的安全是幼兒園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實際上幼兒園的事故發生率是很低的,但是一旦發生對誰來說也是添堵。還有一些是經常出現的小皮外傷,擦傷,摔傷等等,還是需要預防一下。

  一個好老師可以保證膽囊鬼叫似的幾十年裡不被家長投訴,但是卻不能保證自己教過的孩子沒有受過傷的,因為孩子正處於餘個好動的年齡段,尤其是許多孩子湊到一起。孩子在活動時,經常會突然跌倒;拋接物落在自己或同伴身上;從滑梯上或大型運動器械上不慎摔下來;彼此之間躲閃不及,發生衝撞磕碰等“意外”。

  分析寶寶在幼兒園發生事故的原因,不外以下幾種:

  1、寶寶沒輕沒重。

  寶寶生活經驗缺乏,對自己行為將會產生的後果沒有預見性。比如:奔跑過程中看見小朋友迎面而來,不能安全躲閃,迴避;不知道在滑梯上推小朋友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兩個小夥伴做遊戲,不能保持適當的距離,或者撲空了,或者一個一彎身子就把另一個頂摔交;大一點的孩子冒險精神萌芽,也是事故的隱患之一,這些需要老師和家長嚴密注視和有目的的引導。

  2、幼兒園裡存在一些不安全隱患。

  第二種情況就是客觀的情況了,幼兒園的硬體上:用具用品放置不當,玩具設施不符合安全規範,門衛管理疏漏,房屋建築不適合幼兒活動等。軟體上的有:老師教學經驗少,組織活動的能力差,該提示的沒提示。個別老師安全意識淡薄等。幼兒園和老師應及時排除這些隱患,家長們發現了也要及時反映。

  3、媽媽的錯誤觀念為寶寶安全留下隱患。

  媽媽對孩子的照顧過分或者過鬆,有的家長把孩子扮的酷酷的,厚底鞋,還有緊身褲,寶寶穿上邁腿、走道距離產生偏差。也有媽媽為了省錢,一個孩子,穿了一雙大了好幾號的鞋子,自己一跤摔去磕破了眼角的面板,縫了一針,還把臨近的小朋友給撞摔。

  有的媽媽對自己的孩子估計過高,家長其實總是這樣的,總認為自己的孩子好,讓寶寶去比自己年齡更大的班級裡去學習,認為孩子能夠接受,另外還有就是家長認為,早點接觸知識就能夠學好,不僅僅是隻是問題,就是玩耍問題也是一樣寶寶的身體發育還未完全,大腦對身體動作變化不能做出相應的靈活反映。也可以說是手腦結合不好。這樣最容易跟大齡孩子玩的時候受傷了,家長還是要客觀考慮啊。

  :讓寶寶適應幼兒園

  寶寶剛剛幼兒園去,忽然間換了個環境,往往會感到不適應,甚至是大哭大鬧,吵著要回家,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情況。幼兒園裡的老師都可以理解,而且早就做好了相應的對策。所以,爸爸媽媽們是用不著擔心。有時候,就應該“恨一點”,這樣寶寶才能更快地適應幼兒園裡的生活。

  某日早晨,3歲大的小豆正趴在媽媽身上哭鬧著。“我不上幼兒園!我怕!我不要!”小豆哭得眼睛鼻子通紅,小豆媽媽也跟著掉眼淚,小豆這一哭,旁邊的小朋友也哭了起來,幼兒園裡一片大亂。幼兒園的老師說:“你快走吧,交給我們放心!”豆媽狠狠心一轉身離開了幼兒園。

  “小豆膽子小,小朋友會不會欺負他?小豆有時會把大便拉在褲子上,老師會不會嫌他太髒不喜歡他?”豆媽上班時還拽著有經驗的同事問來問去,一整 天都神思恍惚。“不送也不行,上週第一天開學,小豆回來做夢喊著:我要媽媽餵飯!我怕!爺爺奶奶聽得心疼,就把小豆留在家裡,說是等其他小朋友都適應了再 上幼兒園,沒想到歇了快一週,小豆的反應還是這麼大!”豆媽說,自己的心都碎了!

  父母狠狠心,寶寶就會更容易適應幼兒園

  “孩子剛進幼兒園不適應,甚至哭鬧,不肯吃飯,不肯大小便,甚至拉在褲子上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老師們能理解,也做好了應對的準備。除了極個別的孩子,一般孩子在兩三週內就完全能適應幼兒園生活,爸爸媽媽是不用太過擔心。”

  某幼兒園園長秦紅,首先晚上要讓孩子早點睡,這樣才能在第2天早起時有精神,情緒好。爸爸媽媽在家裡不宜多談論孩子不願上幼兒園的事,這樣會強化孩子不願意的情緒,而是應該更積極地幫孩子去準備。比如,孩子在家裡有喜歡的玩具、書包,甚至小毛巾,可以帶一樣去上幼兒園,增加他的安全感。

  “我們發現,孩子往往是在家長在的時候哭得很厲害,老師抱過來之後兩三分鐘就好了,到了中午可能吃飯時又會哭一下,一週下來,第二週再上學的第 一天也可能哭一下,這些家長都不用擔心。”秦園長說,家長看孩子鬧得厲害就在家休息兩天的做法是最不可取的,這樣孩子就覺得幼兒園可上可不上,前面所做的 努力都前功盡棄了。一般來說,適應得較好的孩子兩三天就能調整好狀態,一般孩子最多兩至三週也能適應。

  專家指出,寶寶從嬌生慣養的家庭生活過渡到幼兒園集體生活的時候,在生理,心理方面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生理上的表現:有的寶寶會為不想吃飯,也不讓老師來喂。而寶寶哭鬧最主要的方面還是心理上的原因,因為離開原來的地方,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往往會不適應。然而,這只是一個過渡,只要這個時候家長狠一點,過一段時間寶寶會自然而然就適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