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膏藥的不良反應

  膏藥是疏通經絡,止痛活血等緩解神經肌肉等疾病用藥,貼上去很快能緩解症狀,於是很多人愛用,可是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一、易產生耐藥性。比如市面上常見的消炎止痛類橡皮膏藥中,很多都含有西藥苯海拉明?***起抗過敏作用***。這類膏藥貼多了,苯海拉明成分會在身體裡積累,併產生後遺症---不貼這種膏藥就會想睡覺。“這類膏藥貼個三四天,就可能會留下愛打瞌睡的後遺症了。”專家說。並且長期貼膏藥,還可能產生膏藥“耐藥性”,以後的用量就要加大才能起到如期的效果。耐藥性是每種藥都會出現的,這只是強弱的問題,但是持久下去膏藥的耐藥性便逐漸產生了。

  二、易產生膏藥過敏。膏藥貼的時間過長,藥物被吸收完之後,膏藥就把體內的毒素拔了出來,這種現象比較好治療,擦了點藥膏就可以了啊。或者因為體制或者藥物的原因引起的膏藥過敏。

  膏藥的副作用其實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人們的習慣引起的,只有按照要求,正確的使用膏藥,才能儘量的避免膏藥副作用。

  貼膏藥的注意事項

  1.平時運動或勞動時不慎造成肌肉挫傷或關節、韌帶拉傷時,不要立即用傷溼止痛膏、麝香追風膏貼於受傷部位。因這類膏藥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傷後即貼不能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2.區域性有破損者,不可將膏藥直接貼在破損處,以免發生化膿性感染。

  3.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紅花、沒藥、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藥,孕婦均應禁用。

  4.如果貼膏藥後區域性面板出現丘疹、水皰,自覺瘙癢劇烈,說明對此膏藥過敏,應立即停止貼敷,進行抗過敏治療。

  5.過敏不能貼 如果貼上膏藥後,10分鐘左右感到被貼部位的面板出現發癢、灼熱、刺痛時,要趕緊揭掉。這說明患者對膏藥過敏。過敏體質者,通常不宜貼膏藥,因為他們的面板很容易出疹子,貼上後不僅不利於藥物吸收,反而會帶來面板問題。

  6.不超過24小時 由於膏藥用於肌表,因此膏藥一般取氣味厚重的藥物,貼於體表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 痛的目的。一般一劑膏藥最長不要超過24小時,時間長了,不僅藥物已經失去效用,而且還對面板不好。

  貼膏藥的禁忌

  1、貼前注意乾燥和乾淨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膏藥充當的角色一直都是緩解跌打損傷和用於治療風溼痺痛,痛腫未潰等症狀的必備良藥。

  也就是說,像關節炎、肩周炎等關節疼痛,以及一些磕碰等外傷,都可以哪裡出問題在哪裡貼膏藥,但有一點一定要注意,那就是面板表面如果有破損、潰爛時,千萬不要貼膏藥,弄不好會導致感染。“另外,貼之前要將被貼部位的面板用溫水擦洗乾淨,然後徹底晾乾再貼。這樣有助於發揮藥效。”

  2、有些部位不能貼

  雖然說膏藥的使用非常靈活,基本上是哪裡出現問題就貼在哪裡,但是,在頭面部特別是近眼處、口鼻處等附近,不宜貼。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要貼部位的汗毛比較多,比較密,那麼最好先用醫用剃刀將汗毛刮掉後,再貼膏藥,否則影響藥效的吸收。

  3、過敏體質不能貼

  如果你在貼上膏藥的10分鐘左右之後,有明顯的感覺到貼有膏藥的部位的面板出現強烈的發癢、刺痛以及灼熱的感覺,那麼一定要趕緊拿掉之前貼上的膏藥,因為這說明你的身體或者面板對膏藥有過敏的可能。

  過敏體質者,通常不宜貼膏藥,因為他們的面板很容易出疹子,貼上後不僅不利於藥物吸收,反而會帶來面板問題。有許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是過敏體質,因此如果貼上後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及時揭掉。

  4、最長不超過24小時

  由於膏藥用於肌表,因此膏藥一般取氣味厚重的藥物,貼於體表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一般一劑膏藥最長不要超過24小時,時間長了,不僅藥物已經失去效用,而且還對面板不好。

  5、起泡不要弄破

  “如果貼過膏藥的面板上紅腫起泡,首先儘量不要將水泡弄破,用消毒紗布敷在上面,讓水泡自己消退。”常章富教授說,如果水泡起在容易被弄破的位置上,那就需要處理一下,可以到醫院請專業人士挑破並敷藥,也可以自己用家裡的縫衣針,先在火針尖燒紅,稍微涼一涼後,從水泡下端將其挑破,將水放出後,水泡的外皮不要動,用消毒紗布敷好,等待其自愈。

  6、洗澡時揭膏藥不疼

  很多人都表示,在揭掉膏藥的時候感覺非常疼,但是如果大家能夠在揭之前用溫水輕輕的在膏藥的表面均勻的溼一溼,然後再解膏藥的時候就不會感到明顯的疼痛了。專家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就是在洗澡的時候揭膏藥,那樣就感覺不到疼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