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的藥用價值

  雷公藤,為衛矛科雷公藤屬植物雷公藤,以根、葉、花及果入藥。以是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參考!

  

  【藥名】雷公藤

  【別名】黃藤、黃臘藤、菜蟲藥、紅藥、水莽草。

  【來源】衛矛科雷公藤屬植物雷公藤,以根、葉、花及果入藥。根秋季採;葉夏季採;花、果夏秋採。

  【性味】苦、辛,涼。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風,解毒,殺蟲。外用治風溼性關節炎,皮膚髮癢,殺蛆蟲、孑孓,滅釘螺,毒鼠。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或搗汁搽患處。

  【注意】不可內服。敷藥時間不可超過半小時,否則起泡。

  雷公藤的藥用附方

  1、治風溼關節炎:雷公藤根、葉,搗爛外敷,半小時後即去,否則起泡。***江西《草藥手冊》***

  2、治皮膚髮癢:雷公藤葉,搗爛,搽敷。***《湖南藥物志》***

  3、治腰帶瘡:雷公藤花、烏藥,研末凋擦患處。***《湖南藥物志》***

  雷公藤的形態特徵

  藤本灌木,高1-3米,小枝棕紅色,具有4-6根細稜,被密毛及細密皮孔。葉橢圓形、倒卵橢圓形、長方橢圓形或卵形,長4-7.5釐米,寬3-4釐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形,邊緣有細鋸齒,側脈4-7對,達葉緣後稍上彎;葉柄長5-8毫米,密被鏽色毛。

  圓錐聚傘花序較窄小,長5-7釐米,寬3-4釐米,通常有3-5分枝,花序、分枝及小花梗均被鏽色毛,花序梗長1-2釐米,小花梗細長達4毫米;花白色,直徑4-5毫米;萼片先端急尖;花瓣長方卵形,邊緣微蝕;花盤略5裂;雄蕊插生花盤外緣,花絲長達3毫米;子房具3稜,花柱柱狀,柱頭稍膨大,3裂。

  翅果長圓狀,長1-1.5釐米,直徑1-1.2釐米,中央果體較大,約佔全長2/3-1/2,中央脈及2側脈共5條,分離較疏,佔翅寬2/3,小果梗細圓,長達5毫米;種子細柱狀,長達1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