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固定資產定義最新版***3***

  固定資產會計計價

  ***1***原始價值。

  原始價值也稱歷史成本、原始成本,它是指企業為取得某項固定資產所支付的全部價款以及使固定資產達到預期工作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採用原始價值計價的主要優點在於原始價值具有客觀性和可驗證性;同時,原始價值可以如實反映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是企業計提折舊的依據。因此,原始價值是固定資產的基本計價標準,我國對固定資產的計價採用這種計價方法。

  這種計價方法的缺點在於,在經濟環境和社會物價水平發生變化時,由於貨幣時間價值的作用和物價水平變動的影響,使原始價值與現時價值之間會產生差異,原始價值不能反映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為了彌補這種計價方法的缺陷,企業可以在年度會計報表附註中公佈固定資產的現時重置成本。

  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登記入賬後,除發生下列情況外,企業不得任意變動、調整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

  ①根據國家規定對固定資產價值重新估價,如產權變動、股份制改造時對固定資產價值進行重估。

  ②增加補充裝置或改良裝置。

  ③將固定資產的一部分拆除。

  ④根據實際價值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

  ⑤發現原固定資產價值有誤。

  ***2***重置完全價值。

  重置完全價值也稱現時重置成本,它是指在當前的生產技術條件下重新購建同樣的固定資產所需要的全部支出。按重置完全價值計價可以比較真實地反映固定資產的現時價值,因此,有人主張以重置完全價值代替原始價值作為固定資產的計價依據。但是這種方法缺乏可驗證性,具體操作也比較複雜,一般在無法取得固定資產原始價值或需要對報表進行補充說明時採用。如發現盤盈固定資產時,可以用重置完全價值入賬。但在這種情況下,重置完全價值一經入賬,即成為該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

  ***3***淨值。

  淨值也稱折餘價值,是指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或重置完全價值減去已提折舊後的淨額。固定資產淨值可以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固定資產尚未磨損的現有價值和固定資產實際佔用的資金數額。將淨值與原始價值相比,可反映企業當前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

  在傳統的會計實務中,折舊是固定資產成本攤銷的基本形式。因此,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是取得日的初始成本扣減累計折舊後的剩餘價值,即尚未攤銷的固定資產的獲取成本。不同於存貨和短期投資等流動資產,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一般都不考慮市價變動的影響。人們根據持續經營的基本會計假設,認為固定資產是供生產與銷售過程中長期使用的,並不需要在短期內出售變現,所以過去總是堅持以歷史成本***原始獲取成本***為計價基礎。

  固定資產會計處置

  固定資產處置,包括固定資產的出售、轉讓、報廢和毀損、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

  一、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

  固定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予以終止確認:

  ***1***該固定資產處於處置狀態;

  ***2***該固定資產預期通過使用或處置不能產生經濟利益。

  二、固定資產處置的處理

  ***1***企業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應當對其預計淨殘值進行調整。

  ***2***企業出售、轉讓、報廢固定資產或發生固定資產毀損,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是固定資產成本扣減累計折舊和累計減值準備後的金額。

  ***3***企業將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應當終止確認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企業應根據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選擇折舊方法。可供選擇的折舊方法主要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餘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予以說明。

  為體現一貫性原則,在一年內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不能修改在各折舊方法中,當已提月份不小於預計使用月份時,將不再進行折舊。本期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期不提折舊,當期減少的要計提折舊以符合可比性原則。

  採用的幾種折舊方法介紹

  平均年限折舊法一

  月折舊率=***1-殘值率***÷預計使用月份

  月折舊額=月折舊率×原值=***原值-殘值***÷預計使用月份

  殘值=原值×殘值率

  可以看出,平均年限折舊法一隻與三個引數相關:原值、殘值***或殘值率***、預計使用月份。折舊的多少與“累計折舊”、“已計提月份***已計提月份小於預計月份時***”無關。

  平均年限折舊法二

  月折舊額=***原值-殘值-累計折舊***÷***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月折舊率=月折舊額÷***原值-殘值***

  =[1―累計折舊÷***原值-殘值***]÷***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在平均年限折舊法中,折舊金額與 原值、累計折舊、殘值、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共五個引數相關。

  如果累計折舊與已計提月份均為0,則兩種折舊方法中的月折舊額是一樣的,但是月折舊率不同。

  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後的淨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折舊年限-已使用年數*** ÷ [折舊年限×***折舊年限+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淨殘值***×月折舊率

  雙倍餘額遞減法

  雙倍餘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按雙倍直線折舊率和固定資產淨值來計算折舊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淨值×月折舊率。

  採用此法,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淨值扣除預計淨殘值後的淨額平均攤銷。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淨殖*** ÷ 規定的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固定資產相關問題

  當前必須把控制投資過快增長、優化投資結構作為巨集觀調控的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好。

  中國經濟執行總體比較平穩,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固定資產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現了投資增長過快等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實踐證明,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保持適度的投資規模與合理的投資結構。但如果投資規模過大、增速太快、結構不合理,就會使經濟執行繃得過緊,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影響國民經濟持續平穩較快增長。

  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加快,這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步入一個新階段、消費結構升級帶動產業結構升級、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加快的結果,應該說,具有一定的客觀合理性和必然性。但也要看到,2012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新開工專案數量多、規模大,結構性矛盾仍比較突出,投資反彈壓力加大。

  從投資增速看,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2371億元,增長29.8%,增幅比2011年同期提高4.4個百分點。其中,城鎮投資36368億元,增長31.3%,增幅同比提高4.2個百分點。從新開工專案看,上半年全國新開工專案近10萬個,同比增加1.8萬個;新開工專案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2.2%。其中有8個省***區、市***新開工專案計劃總投資增幅超過50%。從行業結構看,一些行業投資增速有所加快。如上半年紡織業投資增長40.6%,汽車等交通運輸裝置製造業投資增長44.5%,增長速度均快於一季度。一些新上專案不符合國家行業規劃和產業政策,產品結構趨同現象比較明顯。

  應當清醒地看到,當前投資過快增長雖然與中國正處於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階段有關,但主要是由於體制機制上存在問題和經濟增長方式沒有根本轉變造成的。主要體現在:

  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片面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違法違規用地現象比較嚴重;投資增長過快又與貨幣信貸增長偏快、外貿順差過大相互交織、相互推進,但最突出和關係全域性的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

  當前投資執行中的問題及其深層次根源,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和控制,就會使本已凸顯的矛盾和問題進一步突出。一是加大資源環境承載壓力,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影響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十一五”規劃目標的順利實現。二是投資過快增長和銀行信貸規模過大,互為因果,相互推動,將增大金融風險。三是過大的投資需求會拉動生產資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下游產品成本增加,容易引發物價過快上漲。四是產能過剩行業再度盲目擴張,一旦市場發生變化,勢必會造成一批企業倒閉,增加一批失業,產生一批銀行呆壞賬。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出現大起大落,造成重大損失。

  解決投資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善巨集觀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在保持巨集觀經濟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前提下,堅持突出重點、區別對待、有保有壓、適度微調,切實解決當前投資增長過快、新開工專案過多、結構性矛盾突出等問題。

  要進一步做到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從嚴控制新開工專案;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繼續嚴把信貸“閘門”;大力調整優化投資結構;嚴格規範招商引資活動。

>>>下一頁更多固定資產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