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工有高溫補貼嗎

  現在在室外工作的人享有高溫補貼,但是有人想問勞務派遣工在室外工作有高溫補貼福利嗎,今天小編為你們介紹勞務派遣工能否享受高溫福利的內容,歡迎閱讀。

  勞務派遣工有高溫補貼的相關規定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63條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和與用工單位訂立的勞務派遣協議,載明或者約定的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的勞動報酬應當符合規定。”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17條規定:“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高溫津貼標準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這兩部政策法規為勞務派遣員工是否應該享受高溫補貼提供了法律依據。同工同酬是勞務派遣員工的權利,在高溫作業的勞務派遣工應該像用工單位的其他勞動者一樣享受高溫補貼。

  勞務派遣工福利待遇

  社會保險

  國有企業失業人員與勞務派遣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後,就成為勞務派遣企業的職工。根據國家規定,所有企業都必須為職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用。因此,國有企業失業人員到勞務公司再就業後,勞務公司必須為其繳納五項社會保險費用,即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的基數為:低於 自治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60%繳納;高於60%的,以應發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繳納。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的繳費基數為:低於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60%繳納;高於60%的,以應發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繳納。冬季停工期間,由單位和個人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

  住房公積金

  根據國家和我市關於住房公積金管理的相關規定,在同一 非公有制企業就業滿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合同工齡的職工,企業和職工個人都必須繳納住房公積金,公積金歸職工個人所有。企業和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的基數為職工本人應發工資,繳費比例不得低於工資基數各5%的最低標準。本市國有企業失業人員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時,已經將單位和職工個人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退還給了本人的,這次實現再就業後,自建立勞動關係之月起,重新為每個再就業人員建立住房公積金專戶。

  勞務派遣社會現狀

  近幾年,“僱人不用人,用人不僱人”的用工模式風靡全國,這種模式中所說的“人”,就是指“勞務派遣工”,他們與勞務中介公司訂立勞動合同,中介公司再與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也就是說,中介公司負責把工人“僱傭”給公司“使用”,用人的不建立勞動關係,建立勞動關係的不實際用人。

  本月初,雲南省會澤縣的130多名工人頂著刺骨的寒風,到雲南省總工會的大門口靜坐上訪,他們本是雲南馳巨集公司2006年以前招的一年一簽的農民合同工,2007年公司將他們的勞動關係由勞動合同轉為了勞務派遣合同,隨後,工人們各項福利待遇大幅下降,淪為公司裡的“二等公民”。

  事實上,這樣的勞務派遣工,在鐵路、 民航、 通訊、金融等系統裡也大量存在。某些大中型國有企業,在生產一線拼命幹活的,多半不是正式合同工,比如電力公司,寒冬在鐵塔上敲冰的是勞務派遣工,貓在空調房裡看報喝茶的是正式工。雖然勞務派遣工的工資只有正式職工的幾分之一,但畢竟是在壟斷企業裡打零工,在一崗難求的時代,雖然同工不同酬,甚至多工少得酬,相比其他行業也許已比較滿足了。

  但那些在非壟斷企業的勞務派遣工們,他們的薪酬水平並不能像電力、 銀行部門那樣“水漲船高”,而因為並不跟企業發生直接合同關係,他們按勞動法本應得到的很多權益卻被無情剝奪了,像雲南馳巨集公司的這些工人被“變”了身份後,沒有了企業年金,沒有了住房公積金,甚至連一年一度的健康體檢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