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養殖信鴿幼鴿的選擇方法
信鴿亦稱通訊鴿,是生活中普遍見到的鴿子中衍生、發展和培育出來的一個種群。那麼你對信鴿的養殖方法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怎麼養殖信鴿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信鴿的養殖方法
餵食
鴿子的主食是以各種作物的種子為食。例如大米、小米、綠豆、黑米、黃豆、玉米等。餵食的時間一般是上午7:00和下午4:00,並且下午的一次餵食要餵飽。此外,還要多喂一些青菜、小石子和少量的鹽。食物必須保持新鮮,發黴的食物不能作為飼料。
鴿舍
鴿舍要求通風透光,乾燥整潔,還應該準備食盆、飲水器和水浴盆,方便餵食和清洗。
繁殖
一般六月齡的鴿子,就可以配對繁殖。選擇血緣關係較遠的鴿子配對最好。配對之前,應該把配對的雌、雄鴿相互熟悉一段時間,使其在一起不會打架,然後再關在一起。十多天後便會產卵。產卵時,每次先後各兩枚。孵蛋時,雌雄鴿都參加,十多天便會孵出雛鴿。
幼鴿的選擇方法
血統是基礎。根據競翔實踐選留棚中血統好表現傑出的幼鴿做續代種鴿。雜交鴿可以在選留遺傳上最傑出的血統的幼鴿準備參賽,這樣必須認準自己的鴿子,那一路血統應做主血,那幾個作為配組的血統,主血留種,雜血蔘賽。
選擇幼鴿要看體型。一羽賽鴿在激烈比賽中,在幹萬羽強鴿如林的面前要贏得勝利,那怕在零點幾種的爭奪中,除了本身血統、貌相、眼睛均為上乘之外,剩下的條件就是體健。體健包括體型,應選擇流線體型的鴿子。從空氣動力學的原理來理解,流線體型信鴿飛行阻力小、平衡好,續飛時間長,體力消耗少。所以在選擇任何品種的流線型體型鴿是首要選擇。從整體形態來講,長寬厚,即身長、背寬和胸厚。從比賽優勝鴿的資料來看,中短程比賽的優勝鴿大部分是屬於短粗,或短小精幹,這種賽鴿往往是爆發力強,續飛時間短,這是由於它們的體型特徵決定的,也就是說,中短程鴿種與遠端和超遠端的鴿種,其體型特徵是不相同的。因此在選擇幼鴿時,要結合參賽專案選擇幼鴿的體型。
幼鴿眼睛的選擇。因為是幼鴿,各人鑑鴿方法不同,有的還不能看出其所以然。但實踐告訴我們,面砂、瞳孔、眼志、內線扣好的血統鴿,於育種競翔都有利。
幼鴿的骨骼也是十分重要。“放飛論骨”這是張萬鍾在300年前的高論,可惜至今還未被所有鴿友所重視。骨骼是構成賽鴿的基礎,骨骼是賽鴿所有運動的部分,以及產生運動肌肉的依託,只有一副強壯、柔和、堅固的骨骼結構,方能對不同部分的肌肉提供一個合適的支柱。一羽幼鴿握在手中,應有硬託、結實的感覺。龍骨要長、粗、有弧度。恥骨一端稍上翹,恥骨要短粗結實,閉合得緊,上膊骨,長得粗壯堅硬扇撲有力,可增加扇撲的頻率。
肌肉。大胸肌顯得豐滿和強壯,有一種堅定自若的感覺。經過訓練和比賽後的賽鴿,它的脂肪全部消失,大胸肌從軟性變成具有彈性的感覺,當鴿握在手中展開時,雙翼產生一種柔和且富有彈性的感覺。
羽毛。要求羽毛綿絨度好,羽毛光滑,色澤光亮,羽支細如絲,緊密排列成扁而薄的彈性羽毛,緊貼全身,握在手中有一種滑脫手的感覺。
綜合外觀。幼鴿有強壯的體態及聰慧、冷靜、自信的神態。要給人一種平衡的感覺,兩隻腳不宜太長、太直,也不要顯得太短。雄鴿要有一種落落大方的雄相外表;雌鴿有一種端莊秀氣的雌相外表。要有“靜若處子,動若蛟龍”。對主人有親和感,對陌生人抱有高度警惕性。
信鴿的生活習性
首先,鴿子在白天活動十分活躍,頻繁採食飲水。晚上則在棚巢內安靜休息。但是經過訓練的信鴿若在傍晚前未趕回棲息地,可在夜色中飛翔,甚至可在夜間飛行。
鴿子反應機敏,易受驚擾在日常生活中鴿子的警覺性較高,對周圍的刺激反應十分敏感。閃光、怪音、移動的物體、異常顏色等均可引起鴿群騷動和飛撲。因此,在飼養管理中要注意保持鴿群周圍環境的安靜,尤其是夜間要 注意防止鼠、蛇、貓、狗等侵擾,以免引起鴿群混亂,影響鴿群正常生活。
鴿子具有很強的記憶力,對固定的飼料、飼養管理程式、環境條件和呼叫訊號均能形成一定的習慣,甚至產生牢固的條件反射。對經常照料它的人,很快與之親近,並熟記不忘。若平時粗暴地對待它們,往往會不利於飼養管理。鴿子還是習慣性較強的動物,要改變他們的原有生活習慣,需經過一段時間逐漸調適。因此,在鴿子的飼養管理中,應固定日常飼養管理程式和環境條件。以保證有較高的生產效能。
鴿子具有強烈的歸巢性無論家鴿或野鴿均具有強烈的歸巢性。一般來說,它們的出生地就是它們一生生活的地方,任何生疏的地方,對鴿子來說都是不理想的地方,都不安心逗留,時刻都想返回自已的“故鄉”,尤其是遇到危險和恐怖時,這種“戀家”慾望更強烈。若將鴿攜至距“家”百里、千里之外放飛,它都會竭力以最快的速度返歸,並且不願在途中任何生疏的地方逗留或棲息。
幼鴿的選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