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養殖鸕鶿鸕鶿的生活習性

  鸕鶿常被人馴化用以捕魚,在喉部繫繩,捕到後強行吐出。那麼你對鸕鶿的養殖方法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怎麼養殖鸕鶿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鸕鶿的養殖方法

  人工馴養環境中的鸕鶿,除每天定時入水捕魚外,喜棲於朝陽通風的環境中休息。適於在不結冰的環境溫度中生活。飼料以小魚、黃鱔及豬腸為主食,每隻每天飼料量800~1500克。換羽期適當增喂豆類食品,如豆腐等,每隻每天300~400克。每天下午餵食1次,食後多立於棲架上休息。飽食後的鸕鶿不宜運動和使役捕魚。

  馴養鸕鶿用於捕魚,可自雛鳥60日齡開始,跟隨魚船同已馴熟的成鳥入水練習。約150日齡後,大部分經過馴養的鸕鶿都能順利掌握捕魚的本領。經過人工長期馴養的鸕鶿,其飛翔力較差,多數個體不習慣於長時間的高飛,可以較熟練的識別同群的鸕鶿或所棲息魚船。用於捕魚的鸕鶿,需用綠繩或稻草在其頸部系以活套,也可用金屬環套在頸部,防其捕魚後吞食。每次捕魚後,主人取下銜回的大魚。還需要餵給小魚以資獎勵,促使其再次下水捕魚。馴養鸕鶿捕魚,多掌握在每天上午空腹時,每次入水捕捉40~60分鐘,捕後立於船上休息40~60分鐘後再次入水捕魚。一般每天可3次入水捕魚120~180分鐘,鸕鶿入水捕魚時多咬頭部或鰓部。

  通常每次獨自捕捉的活魚體重500克左右,最大時也能獨自捕到重達5000克的活魚。超過5000克的魚,也能捕到。但需幾隻或十幾只的鸕鶿共同合作,以及馴養人協作方可完成捕獲任務。據有關資料,曾有一群十數只鸕鶿合力捕捉到體重15千克以上的大型鰉魚。據漁民經驗,雄性鸕鶿體型略大於雌性,其捕魚能力也優於雌性鸕鶿。馴養得當的個體,平均每天每隻鸕鶿可捕獲鮮魚15~25千克。若水域及魚源均理想,也有每天每隻鸕鶿捕魚35千克的最佳記錄。

  鸕鶿在人工馴養條件下能正常產卵, 每年初夏進入繁殖期,繁殖期為5~7月,每隻雌鳥可產卵6~20枚,其繁殖生態與家鵝相似。每當繁殖季節,到臨近水域的懸崖峭壁上、大樹上或沼澤地的矮樹上、蘆葦中以樹枝或海藻營巢。每窩卵2~5枚。卵白色而具藍或淺綠光澤。孵化期28天,60天幼鳥離巢。雛鳥為晚成性。親鳥把捕捉到的魚貯在喉囊中,雛鳥將頭伸入啄食。在一些地方人們馴化它們用以捕魚。

  鸕鶿的形態特徵

  鸕鶿是中到大型的海鳥。形體最小的是侏鸕鶿,體長45釐米,體重340克;最大的是弱翅鸕鶿,體長100釐米,體重5千克。在1850年滅絕的眼鏡鸕鶿***Phalacrocorax perspicillatus***體型也相當大,體重平均達6.3千克。多數鸕鶿,包括幾乎所有的北半球物種,主要有深色的羽毛,但一些南半球的物種是黑色和白色,少數***生活在紐西蘭的如點斑鸕鶿***羽行相當豐富多彩。許多物種在臉上的肌膚有顏色***在眼先和喉部的面板***,可以是明亮的藍色、橙色、紅色或黃色。通常在繁殖季節變得更鮮豔。該物種的鳥喙長而薄,常大聲呼叫。它們的腳有四個腳趾,之間有蹼。這些大型的食魚遊禽,善於潛水,潛水後羽毛溼透,需張開雙翅在陽光下晒乾後才能飛翔。嘴強而長,錐狀,先端具銳鉤,適於啄魚,下喉有小囊。腳後位,趾扁,後趾較長,具全蹼。

  代表物種普通鸕鶿,夏羽頭、頸和羽冠黑色,具紫綠色金屬光澤,並雜有白色絲狀細羽;上體黑色;兩肩、背和翅覆羽銅褐色並具金屬光澤;羽緣暗銅藍色;尾圓形、尾羽14枚,灰黑色,羽幹基部灰白色;初級飛羽黑褐色,次級和三級飛羽灰褐色,綴綠色金屬光澤;頰、頦和上喉白色,形成一半環狀,後緣沾棕褐色;其餘下體藍黑色、綴金屬光澤、下脅有一白色塊斑。冬羽似夏羽,但頭頸無白色絲狀羽,兩脅無白斑。虹膜翠綠色,眼先橄欖綠色,眼周和喉側裸露面板黃色,上嘴黑色,嘴緣和下嘴灰白色,喉囊橙黃色,腳黑色。

  鸕鶿的生活習性

  鸕鶿的種類也很豐富。它們是沿海生活的而不是海洋鳥類,在內陸水域有生活區域。鸕鶿的原始祖先,似乎一直是淡水鳥,從最古老的家族的棲息地判斷。它們的範圍在世界各地,除太平洋中部島嶼。

  常成小群活動。善游泳和潛水,游泳時頸向上伸得很直、頭微向上傾斜,潛水時首先半躍出水面、再翻身潛入水下。飛行時頭頸向前伸直,腳伸向後,兩翅扇動緩慢,飛行較低,掠水面而過。休息時站在水邊岩石上或樹上,呈垂直坐立姿勢,並不時扇動兩翅。儘管這些鳥花費太多的時間在水中,但它們不具備其他海鳥的防水油,所以必須花很多時間晒自己的翅膀。

  鸕鶿善於潛水,能在水中以長而鉤的嘴捕魚。也常低飛,掠過水麵。飛時頸和腳均伸直。夏季在近水的巖崖或高樹上,或沼澤低地的矮樹上營巢。性不甚畏人。常在海邊、湖濱、淡水中間活動。棲止時,在石頭或樹樁上久立不動。飛行力很強。除遷徙時期外,一般不離開水域。主要以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為食。鸕鶿在捕獵的時候,腦袋紮在水裡追蹤獵物。鸕鶿的翅膀已經進化到可以幫助划水。

  鸕鶿在海草叢生的水域主要用腳蹼游水,在清澈的水域或是沙底的的水域,鸕鶿就腳蹼和翅膀並用。在能見度低的水裡,鸕鶿往往採用偷偷靠近獵物的方式到達獵物身邊時,突然伸長脖子用嘴發出致命一擊。這樣,無論多麼靈活的獵物也絕難逃脫。在昏暗的水下,鸕鶿一般看不清獵物。因此,它只有藉助敏銳的聽覺才能百發百中。 鸕鶿捕到獵物後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嚥。

鸕鶿的生活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