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柿子的禁忌和柿子的功效

  大部分的柿子都分佈在長江以北,河北、北京一帶,柿子食用有一定的禁忌。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一起來看一看吧。

  吃柿子的禁忌

  1、吃後漱口

  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膠,吃柿子後總有一部分留在口腔裡,特別是在牙縫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很易對牙齒造成侵蝕,形成齲齒,故而在吃柿子後宜喝幾口水,或及時漱口。

  2、柿子皮不能吃

  有的人感到吃柿子的同時咀嚼柿子皮比單吃柿子更有味道,其實這種吃法是不科學的。因為柿子中的鞣酸絕大多數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脫澀時,不可能將其中的鞣酸全部脫盡,如果連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尤其是脫澀工藝不完善時,其皮中含的鞣酸更多。

  3、不要與蟹魚蝦一起吃

  中醫學中,螃蟹與柿子都屬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含高蛋白的蟹、魚、蝦在鞣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塊,即胃柿石。

  4、糖尿病人勿食

  柿子中因含10.8%的糖類,且大多是簡單的雙糖和單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即屬此類***,因此吃後很易被吸收,使血糖升高。對於糖尿病人而言,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是有害的。

  5、適可而止、每次不超過200克

  柿子中的鞣酸能與食物中的鈣、鋅、鎂、鐵等礦物質形成不能被人體吸收的化合物,使這些營養素不能被利用,故而多吃柿子容易導致這些礦物質缺乏。又因為柿子中含糖較多,所以人們吃柿子比吃同樣數量的蘋果、生梨更有飽腹感,從而會影響食慾,並減少正餐的攝入。一般認為,不在空腹的情況下,每次吃柿子不超過200克為宜。

  柿子的功效

  1、清熱止咳:

  柿餅上的柿霜具有清熱潤燥、化痰止咳的功效,對於肺熱咳嗽、喉痛咽乾、口舌生瘡等症有明顯的療效。

  2、防治便祕、痔瘡等:

  食用柿餅能調和胃腸,對於防治便祕和痔瘡出血等症有一定的好處。

  3、降壓止血、抗菌消炎:

  柿葉製成茶,經常飲用,能增進機體新陳代謝,利小便,通大便,淨化血液,使機體組織細胞復甦,並對穩定和降低血壓、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消炎等均有益處。

  4、適合於甲狀腺病人食用:

  新鮮的柿子含碘量很高,甲狀腺腫大的患者食用柿子有一定的益處。

  柿蒂這樣用

  柿蒂配枇杷葉,枇杷葉苦平,入肺胃二經,有化痰止咳,和胃降逆之功。二藥合用,性味歸經相近,枇杷葉助柿蒂降逆止呃,柿蒂助枇杷葉下氣止咳,相須為用,用於胃熱呃逆及氣逆咳喘之候。

  1.治血淋:幹柿蒂***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飲調服。

  2.治呃逆不止:柿蒂***燒灰存性***為末。黃酒調服,或用薑汁、砂糖等分和勻,燉熱徐服。

  3.治傷寒嘔噦不止:幹柿蒂七枚,白梅三枚。上二味,粗搗篩,只作一服,用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4.治胞滿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一兩。上細切,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柿蒂的食療方

  柿蒂玉竹粳米粥

  材料:柿蒂10克.玉竹l5克,粳米50克;

  做法:

  1.柿蒂、玉竹加清水300克煎至150克,取汁;

  2.粳米加水400克煮熟,加入藥汁再煮一會即可,早晚食用。

  功效:本食療方養陰清熱,和胃止嘔。適用於胃陰虛口乾嘔逆者。

  生薑柿蒂茶

  材料:生薑5克,柿蒂5枚,紅糖10克;

  做法:

  將上藥放入杯中,以沸水沖泡,燜10分鐘,代茶頻飲。

  功效:溫中和胃,散寒止嘔。適用於胃寒嘔吐,症見不思飲食,嘔吐洩瀉,舌苔白、小兒嘔吐。

  柿子不宜與酸菜、黑棗同食;柿子不宜與鵝肉、螃蟹、甘薯、雞蛋共同食用,否則會引起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食柿子前後不可食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