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養生知識

  春節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一個節日,而在這個時候做好養生也是十分的重要的。下面小編來給大家講講春節養生的知識,快來看看吧。

  春節養生的原則

  1:少葷多素

  春節膳食要少吃葷菜,多吃豆製品、蔬菜等素菜。吃進含蛋白質量較高的葷菜,往往會引起上火、便祕,感覺疲勞倦怠、胃腸脹氣,引發高血脂、冠心病、腦血栓等疾病。綠葉蔬菜的抗氧化劑和維生素可保護肝臟;多吃豆製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2:少油多清

  春節要少吃油脂多吃清爽的食品,不引人注意的是核桃、杏仁、開心果、腰果、花生、芝麻、葵花籽、多種瓜子等乾果,是含油脂很高的食品。油脂過高,會形成代謝紊亂,消化道及呼吸系統等疾病。建議可選擇一些用蒸、煮、燉等方法烹調的菜餚,避免煎炸食品。

  3:少鹽多淡

  春節期間人的食物攝入總量增加,有的人喜歡鹽水鴨、鹽水鵝、鹹雞、火腿、鹹肉、鹹蟹、鹹筍等,雙重導致人體中鹽量增加。但鈉含量高的食品吃得過多,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壓升高,引發心血管疾病。所以鄧老中醫建議春節期間做菜要少放鹽、做淡一點。

  4:少冷多熱

  春節期間天氣仍然寒冷,有人喜歡冷盤、冷盤等。冷食傷脾胃,飲料又是冷的,會使體內部分系統出現攣縮、血流不順等。

  5:少酒多茶

  酒精會對胃壁形成刺激,使胃黏膜充血、糜爛、潰瘍、損害肝臟、大腦等器官。飲酒產生飽脹感不想再吃飯,如一定要喝酒先吃點心、飯等。建議多喝白開水、喝茶,以茶代酒。

  6:少糖多苦

  春節要減少吃糖,增加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例如苦瓜、苦菜、苦蕎、銀杏、大蒜、蓮子芯、杏仁、茶葉、咖啡等。苦味食品平衡陰陽,從而能保證心臟執行,帶動血液和氧氣輸送到機體各個器官和部位。

  7:少吃多動

  春節期間,現代都市人都是電話、短訊拜年,坐著看電視,開車坐車,平時勞動量小,又加上假期連續數日不上班,起居不規律運動少,不少人還利用春節補充睡眠,活動更少,所以建議春節要少吃、多活動、運動、走動。

  飲食需要有所節制,運動也是一樣。

  適可而止不搞“疲勞戰術”

  很多人都計劃春節這幾天和朋友聚在一起,打麻將、玩遊戲、唱歌,把失去的樂趣找回來。長時間打麻將、唱歌、看電視、玩電腦,可能誘發加重頸椎、腰椎、關節等方面疾病,要特別注意。

  春節期間,要保證每天攝入的食物總量六成左右是蔬菜和水果哦,這樣才能保持健康的好身體。

  春節養生的要點

  1.吃———不要隨心所欲

  按照傳統,過春節每家都會準備充足的美食,我們在吃的方面要格外注意,不要因為貪嘴而讓我們的腸胃受苦。如果在操作食品時生熟交叉汙染或未燒熟煮透,或是當天吃不完,隔天又未再徹底加熱,就可能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為主要症狀的食物中毒。

  如果是很多人蔘加的聚會,最好用公筷,因為此時正是感冒病毒等疾病高發的耳機接,餐具雖然消過毒,但是很難做到每一餐都會消毒的,在頻繁的接觸中,可能會通過食品、餐具或者是唾液讓疾病有機會傳染給別人。

  同時還要防美味綜合徵。在多吃雞、鴨、魚、肉等富含麩酸鈉的食品後,在體內會被分解成穀氨酸和酪氨酸,它們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又會轉化成能干擾大腦神經細胞功能的有毒物質,通常會在餐後0.5至1小時間突然出現頭暈、心慌、脈搏加快、血壓上升、氣喘、下頜顫抖、上肢麻木。

  2.喝———警惕酒精中毒

  過年喝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喝酒也一定要注意要有個度,千萬不能喝醉了或者酒精中毒。飲酒過多就會導致語無倫次、行動不穩、意志失控等酒精中毒症狀或者其他一些“樂極生悲”的不好事情發生。

  注意不要空腹飲酒,食物會減緩酒精的吸收速度,以便給身體充分的時間來中和酒精;不要猛喝,喝酒要時不時地停頓一下;喝白酒後不能喝汽水,可以喝涼的礦泉水。果汁能起到很好的解酒作用。綠豆、芹菜、醋、蛋清、生蘿蔔、水果等都有助於解酒。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過量飲酒之後不要喝濃茶。

  3.玩———運動之前注意熱身

  運動散心是如今人們過年的一個主要內容,滑雪更是正當時。但此時氣溫低,肌肉、韌帶的柔韌性較差,對關節的保護力度減弱,容易造成關節損傷。而在滑雪溜冰時,因為掌握不好平衡而摔倒很常見,有些人因為速度快等原因摔得比較狠,也有些人可能就是一個“巧勁兒”,導致骨折或者扭傷。

  因此,運動前要充分活動開,使身體變暖,血液迴圈暢通,肌肉和韌帶的柔韌性就會增強,能對關節起到比較好的保護作用。如果溜冰滑雪前沒有做好熱身運動,猛然的劇烈運動或動作不規範極易造成軟組織損傷,如肌腱拉傷、韌帶扭傷等。骨折同樣也可能出現在滑雪過程中。

  判斷骨折主要看是否有疼痛、皮下出血、腫脹等症狀體徵,如果骨折移位,還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畸形。如果自己判斷可能是骨折了,應立即用夾板固定,比如木板、滑雪板等都可以,但最好等專業救護人員來處理。

  4.樂———逛廟會別太貪吃、貪玩

  逛廟會是過年的一大樂,但如果不注意,這個“樂”可能會傷及你的健康。醫生提醒大家,在廟會上買小吃,一定仔細觀察是否衛生。比如羊肉串等,可以通過觀察生肉的顏色等判斷其是否新鮮,確定沒有問題再吃。

  其他一些不是當時加工的小吃,要注意是否有衛生的包裝,如果裸露在外面,難免沾上灰塵或者來往人的唾液。另外,眾多小吃難免涼的、熱的摻雜,不注意容易引起腸胃不適,最好事先能心裡有數,給想吃的東西排個順序,保護腸胃。

  廟會多在露天,天氣寒冷,可以用保溫瓶帶瓶熱水,解渴、衛生又能暖胃。同時要注意穿著要保暖,不要太貪玩,在室外呆得時間太長,感覺冷了或者累了,就應往回返。醫生還建議最好隨身攜帶幹、溼紙巾,保證手的清潔。

  5.衣———注意防寒保暖

  過年穿衣最重要的就是保暖,有些人為了漂亮,在寒冷的天氣“耍單兒”,鬧得感冒發燒過不好年。醫生提醒大家,最好能根據這一天的活動來穿衣。如果一天中大部分時間在室外,那一定要穿暖和些,帽子、手套、圍巾等都要戴齊,減少身體暴露在外的地方。如果整天都呆在室內,而且溫度較高,就不要穿太厚的衣服,衣服最好能穿脫方便,可以根據溫度隨時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