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是怎樣形成的***2***
腫瘤的治療
內科治療 以抗腫瘤藥物為主的治療,即腫瘤化療。自40年代氮芥開創了惡性腫瘤的化療紀元以來,腫瘤的藥物治療,無論從篩選有效新藥或治療方式、方法等方面,均有很大進展。多數學者認為化療正由姑息治療向根治治療過渡。化療確可治癒某些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惡性睪丸瘤、絨毛膜上皮癌、惡性淋巴瘤及小細胞肺癌等,使多數腫瘤緩解率及生存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對於全身性腫瘤如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及伴有全身轉移的實體瘤,化療為主要的治療手段,有一定緩解症狀延長生存期的作用。對某些不能手術的、區域性晚期腫瘤如乳癌或某些Ⅲ期肺癌、胚性橫紋肌肉瘤等,化療常為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使部分病人獲根治手術機會,改善治癒率及延長生存期,如小細胞肺癌5年生存率可達30%~45%。化療也可作為手術後輔助治療,以期控制微小轉移病灶,或與區域性放射治療合用,治療某些中、晚期腫瘤,如鼻咽癌、某些肺癌等。化療也可作為區域性治療手段,如動脈插管化療***介導化療***,對肝癌不失為一較好的治療方法,然而對多數實體瘤***如肺癌***,化療只能作綜合治療的組成部分。
聯合化療 療效遠勝於單一化療。聯合化療選擇藥物原則為:優先選用最有效藥物。作用機理不同的藥物,即干擾細胞增殖過程中不同代謝環節的藥物,可多位點扼制腫瘤細胞生長,達到最大殺傷效應。如選用干擾脫氧核糖核酸***DNA***及阻斷有絲分裂的藥物聯合化療;毒性不重疊的藥物聯合化療,根據病人實質臟器基礎病變情況選擇用藥。儘可能組成獲最大療效、最小毒性的聯合化療方案,根據腫瘤的不同生物學行為,採用不同給藥方法。一般實體瘤傾向於應用大劑量,間歇治療;而白血病則以短程連續治療較適宜。
改善腫瘤病人生存期質量,已為當今腫瘤治療領域倍受重視的問題,除常用的支援療法外,重點在消除治療所致的副反應。如止痛治療;抑制各種治療反應,特別是某些化療藥物所致的嚴重噁心、嘔吐;保護骨髓免受化療損害;以及增進食慾,改善全身狀況等。增強免疫能力的免疫增強劑生物反應調整劑的應用,對某些腫瘤已獲肯定療效。中醫、中藥已證明確有部分抑瘤及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用,用於腫瘤的輔助治療,可獲改善生存質量及延長生存期的效應。
腫瘤多源耐藥性為腫瘤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並已證實了與其發生有關的機制,由此篩選出一些可逆轉某些耐藥性的藥物,即不全藥物,臨床已漸將其作為一種輔助化療的手段應用。腫瘤治療漸傾向於個體性,即根據病人腫瘤侵犯情況、個體耐受性,在最適合時期採用不同治療手段,以達最大療效、最小毒性、最長生存期及最佳生存質量的目的。
空氣負離子自然療法 腫瘤分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兩種,良性腫瘤在通過手術治療後一般能夠恢復健康,但是惡性腫瘤因為其頑固性不容易被治癒。惡性腫瘤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癌症,不少人在患了癌症後認為被判了死刑,心態極為消極。近年來,惡性腫瘤治療又出現了新方法,這就是空氣負離子自然療法。大量臨床實驗證實,空氣負離子理療癌症效果顯著,是除放療、化療、手術治療外地又一新方法。
空氣負離子對癌症中的有效理療作用已經被多個權威研究所證實,原第四軍醫大學校長、博導陳景藻在其編著的《現代物理治療學》中對空氣負離子有效理療癌症的機理做過如下闡述:臨床實驗表明,人體細胞電子被搶奪是萬病之源,活性氧***自由基ORS***是一種缺乏電子的物質***不飽和電子物質***,進入人體後到處爭奪電子,如果奪去細胞蛋白分子的電子,使蛋白質接上支鏈發生烷基化,形成畸變的分子而致癌。該畸變分子由於自己缺少電子,又要去奪取鄰近分子的電子,又使鄰近分子也發生畸變而致癌。這樣,惡性迴圈就會形成大量畸變的蛋白分子,這些畸變的蛋白分子繁殖複製時,基因突變。形成大量癌細胞,最後出現癌症。而當自由基或畸變分子搶奪了基因的電子時,人就會直接得癌症。人體得到負離子後,由於負離子帶負電有多餘的電子,可提供大量電子,而阻斷惡性迴圈,癌細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
此外,也有相關實驗表明負離子能夠通過調節因惡性腫瘤引起的體內的酸鹼失衡及氧化還原狀況失衡,維持體內環境的穩定性,促進正常的細胞代謝,減輕,消除化療的不良負作用,對患者的治療非常有益。
放射治療 應用電離輻射或放射性物質治療腫瘤的方法。它與手術治療及藥物治療組成醫治腫瘤的3大手段。約60%-70%的惡性腫瘤病人在其病程某一階段接受過放射治療。
腫瘤的放射治療按目的可分為根治治療及姑息治療。前者是徹底地除去瘤。姑息治療用於不能根治的病人,目的是延長壽命及減輕痛苦。放療運用於許多系統的腫瘤。惡性淋巴瘤、髓母細胞瘤、鼻咽癌、中晚期子宮頸癌等應以放療為主。早期喉癌以放療為主,中、晚期時放療與手術合併應用。肺部小細胞未分化癌以化療為主,合併放射治療。許多其他腫瘤,則放療與手術、化療綜合應用。放射治療***尤其是姑息性治療***很少絕對禁忌症,惡病質、腫瘤所在器官有穿孔或合併大量積液則為禁忌,有急性炎症及心力衰竭者應於控制後方行放療。白細胞過低或血小板過低,放療亦宜慎重。
放射治療的目的是使靶區***腫瘤及其周圍可能有腫瘤的區域***受到足夠且均勻的劑量照射,而周圍正常組織受到最小的劑量,就是要根治腫瘤而對周圍正常組織不造成損傷。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放射治療廣泛使用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成像***CT***,治療計劃系統***TPS***及模擬定位機。
放射治療的種類可按照射方法分為二類:
一為遠距離治療,又稱外照射源***通過身體面板照射腫瘤***治療。
二為近距離治療。近距離治療又稱為腔內照射源。
放射治療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腫瘤的型別。有的腫瘤對放射線敏感,如惡性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精原細胞瘤、腎母細胞瘤及一些未分化癌。有的對放射線中度敏感,如大部分鱗狀細胞癌、分化較差的腺癌***如肺癌、乳腺癌***、腦腫瘤等。有的腫瘤對放射抗拒,消滅腫瘤所需放射量接近正常組織器官的耐受量,如胃癌、小腸癌、甲狀腺癌、軟骨肉瘤、黑素瘤、軟組織肉瘤,不適用放射治療。同一種腫瘤,分化程度越差則對放射線越敏感,即使是放射抗拒的纖維肉瘤,在分化差時也對放射敏感,但分化極差的腫瘤***如肺的小細胞未分化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雖對放射敏感,區域性控制容易,但因容易遠處轉移,治療效果並不好。對放射中度敏感的子宮頸癌、喉癌放射治療效果反而較好。
②病期。腫瘤處於早期,則區域性血液迴圈好,乏氧細胞少,受照射的正常組織少,控制較易。反之腫瘤晚期區域性血運差,乏氧細胞多,對放射線敏感度低,放療時需包括的正常組織多,修復差,療效亦差。
③腫瘤的生長方式。向下浸潤較淺的腫瘤對放射較敏感,如菜花型腫瘤。反之,潰瘍型、浸潤型等浸潤較深的腫瘤對放射不敏感。
④腫瘤的生長部位。腫瘤生長的基底部***癌床***為肌肉,血運又好,則放療效果好。若癌床血運差,所在部位又不耐根治劑量則療效差。如子宮頸癌區域性血運好,陰道、子宮體等周圍組織對放射線耐受量大,故放療效果好,食管癌則放療效果差。
⑤全身健康情況。機體抵抗力強者療效亦好,有全身性疾病者放療效果差。
⑥區域性情況。晚期腫瘤常有合併感染,周圍組織亦有炎症,區域性血流不暢,腫瘤內乏氧細胞增多,放射敏感性下降。
外科治療 外科手術是治療腫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良性腫瘤多有包膜,呈膨脹性生長,進行包括包膜在內的完整切除,一般均可治癒。惡性腫瘤不具有包膜,呈浸潤性生長,且能循淋巴及血行轉移。因此其外科治療不同一般的外科手術治療,需要將腫瘤和周圍一定範圍的正常組織以及所屬區域淋巴結一併作整塊切除,此即所謂根治手術。適用於未發現有遠處轉移、病變侷限的患者。一般情況下,手術切緣距腫瘤邊緣有足夠距離,可以取得較好的區域性控制。典型的根治手術常用於治療乳腺、口腔、甲狀腺、胃腸道、男性及女性生殖系等腫瘤,並已取得一定療效。根治手術是目前能提供惡性腫瘤患者最佳治癒機會的主要手段,但能否達到治癒目的尚取決於:
① 手術時是否已存在亞臨床性微小轉移瘤。
② 腫瘤的生物學特性與機體免疫狀況間的相互抗衡關係。
對區域性或遠處已有轉移的患者可以進行術後仍有癌瘤殘留的姑息手術,能減輕症狀、改善生存質量,甚至可能延長生命。例如在不增加手術危險性的情況下,對較晚期的腫瘤進行姑息切除,或切除孤立的遠處轉移瘤*** 如肝 、肺 、腦
轉移***,往往能取得明顯的症狀緩解。對不能切除但合併有管腔臟器梗阻的患者,可以進行短路手術。如胃癌合併幽門梗阻時的胃空腸吻合術、直腸癌梗阻時的結腸造口術。近年來更強調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性治療,利用手術切除腫瘤,減少腫瘤負荷量,以減輕腫瘤對機體的免疫抑制,並促使殘餘腫瘤進入增殖期增加對放療、化療的敏感性。因此配合放療、化療和免疫治療可以提高腫瘤的外科治療效果。
腫瘤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