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太敏感怎麼辦

  所謂牙齒敏感,通俗的講就是對於冷熱酸甜特別敏感,稍微接觸一點牙齒就會有痠痛的感覺。那麼,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牙齒敏感吧。

  牙齒太敏感的原因

  1、看是否有齲齒。齲齒,就是蛀牙的術語,如果有了蟲牙洞,裡面的牙神經就很輕易地能夠與外界的刺激物相接觸,從而引起不適。只是單純的小洞不需要太驚慌,請醫生幫你修補了就可以。但如果蛀的很深,已經傷及牙髓,那麼就需要把內部的神經爛掉以後再補牙。

  2、看是否有牙周炎。牙周炎的產生多數都與牙菌斑、牙結石等有關,因為沒有一個乾淨的口腔環境而造成的一種炎症。牙周炎會令牙齦萎縮、牙根面外露,從而使得牙神經也被暴露出來。治療牙周炎除了對症消炎外,保持清潔尤為重要。除了每天早晚兩次刷牙、飯後漱口外,要形成定期洗牙的觀念。

  3、看是否牙本質敏感症。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咀嚼的多,從而造成了牙面的過度磨損。對於這樣的情況,可以在平時選用一些專門具有脫敏效果的牙膏如冷酸靈,幫助牙齒減少敏感性,還要注意吃東西的時候儘量不要用患側進行咀嚼。

  4、看是否牙齒有裂縫。有的人喜歡咬核桃,或者是去了不正規的診所洗牙等等多種原因造成了牙齒出現裂痕,像這樣的情況普通的修補基本上是無濟於事,只能是把神經弄爛以後再做個牙套戴上。

  牙齒太敏感的治療方法

  1、儘量不要刺激牙齒。牙齒很堅硬,但是牙齦和牙神經都很柔弱,所以平常吃東西的時候一定不要吃得太冷、太燙、太酸,尤其是吃火鍋的時候不要就著冰飲料或冰啤酒,這一冷一熱之間或許你感覺很爽,但是你的牙齒真心承受不起!像檸檬這樣的水果也最好不要直接拿來吃,在飲料裡或菜餚裡擠一點以作調味還是可以的。

  2、時時做好清潔工作。早起和臨睡前記得要刷牙,刷牙要上下前後都照顧到,並且不短於三分鐘。睡覺前刷完牙後就不要再吃東西了,不然的話容易滋生細菌還有齲齒。吃完飯也要漱漱口,如果有食物塞到了牙縫裡,最好能使用牙線代替牙籤把殘渣剔出來,經常使用牙籤容易令牙齒之間的縫隙變大,更容易塞牙。

  3、不要只用一側咀嚼。吃東西的時候有的人習慣只用某一側的牙齒進行咬合,長年累月下來,經常用的那一側牙齒一定磨損得特別快。所以在咀嚼的時候要學會換著來,第一口左邊嚼,第二口就換右邊……當然不用這麼較真、分得這麼清楚啦。不過如果就認準一邊的牙齒活動的話,這一邊的咬肌也會比另一邊發達,從而變成大小臉,愛美的女孩子們一定要注意嘍!

  4、少咬堅硬的東西。堅果是個好東西,營養豐富,對人體的健康十分有益,但是堅果的殼著實令人討厭,別的不說,就說山核桃吧,不少人嫌用工具太麻煩,直接就往嘴裡塞,“喀拉”一下咬開以後,還覺得自己的牙口不錯。殊不知這對於牙齒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損害,牙齒畢竟不是鑽石,經不起這樣的硬度。所以為了牙齒,還是用工具吧,不僅方便省力,而且不用把堅果外殼放到嘴裡,也衛生許多。

  日常牙齒保健的方法

  1、磨牙——壓力太大:如果你的牙齒變平,或者早上起來覺得下頜關節痠痛,可能都是磨牙引起的。美國牙醫學會發言人安東尼·亞科皮諾指出,磨牙還可能引起頭痛,疼痛甚至會輻射到脖子和背部上方。

  2、牙齒裂縫——胃食管反流疾病:牙齒出現裂縫的原因是牙釉質變薄,這並不是衰老的症狀,常與胃酸反流有關。這種慢性疾病會讓胃酸反流到食道,並有少部分進***腔,腐蝕牙齒,它通常是食道和胃之間的抗反流屏障發生病變引起的。

  3、牙齦傷口難癒合——口腔癌:加利福尼亞大學牙醫學院的副教授蘇珊·海德指出,如果牙齦創口一兩個星期都不能癒合,或者某一區域的黏膜長時間呈白色或者紅色,而不是正常的粉紅色的時候,需要就醫以排除口腔癌的可能。

  4、牙齦包裹牙齒——藥物不良反應:如果是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劑、服藥治療心臟病或預防中風,你的牙齦有可能增厚,甚至包裹住牙齒。此時請務必小心。亞科皮諾指出,某些藥物會讓牙齦再次生長,讓牙齒難以清潔,導致蛀牙和牙周炎。這時需要告訴醫生調節藥物的劑量。

  5、假牙磨損——吸入性肺炎:亞科皮諾指出,吸入性肺炎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是由於氣道吸入了異物,從而引發致命的炎症。這些異物常常是假牙的碎片。如果每天晚上堅持用特製的牙刷清潔假牙,並用清潔液浸泡,就可以大大降低這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