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預防手足口病

  小兒手足口病因為與幾種常見病***上呼吸道感染、水痘等***很相像,不好鑑別,所以家長和老師應注意觀察。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的文章,歡迎閱讀!

  

  1、關注兒童體溫變化並時常檢視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發現有類似症狀後,要採取立即送診、居家觀察等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

  2、保持居家、教室等場所衛生,居家、教室等場所要經常通風換氣。

  3、定期對玩具、兒童個人衛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減少感染機會。

  4、應教育兒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到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潔的食物等。

  5、在流行季節和地區儘量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兒接觸。

  6、托幼機構和學校做好晨午檢工作,如出現手足口病病例,應按要求採取停班、停園措施,家長應給予理解與配合,防止手足口病的傳播蔓延。

  7、如果手足口病患兒出現持續高熱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淺促、心率加快、四肢溫度下降等現象,需提高警惕,及時到條件較好的醫院就診。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情況

  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主要表現為發熱和口腔、手足部位出現皮疹。一般沒有前驅症狀,突然發病。孩子發病的初期症狀是發熱,體溫38℃至39℃,熱程為2至7天不等,體溫越高,熱程越長,病情越重。

  發熱1至2天后出現小皰疹,好發部位為手心、足心、口腔黏膜、肛周,少數患兒波及四肢及臀部,軀幹部極少。口腔皰疹可發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及咽、舌和牙齦處,皰疹破潰後形成潰瘍。口腔潰瘍可引起患兒口腔和咽喉疼痛,影響孩子的食慾,較小的孩子表現為哭鬧、拒食、流口水。手和腳上的皰疹多出現在手掌、腳掌和手指、腳趾間的面板上,有時肘部、整個下肢甚至到臀部周圍都可出現。皰疹最初為米粒大小的紅疹,很快在紅疹的頂部形成小水皰。這些水皰疹的形態比水痘皰疹小,尤其腸病毒71型的疹子更小,需仔細觀察才會注意到;水皰的壁很薄,大多不癢,也不會結痂。

  小兒手足口病雖不是什麼危重疾病,多數患兒可在1周左右自愈。但有時也可以引起一些嚴重的併發症。常見的併發症有:心肌炎、腦炎或腦膜炎、肺炎、肺水腫、脊髓灰質炎樣肢體癱瘓、過敏性紫癜等,多發生於發病後2至5天,如不及時治療,可能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