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養生應該做什麼

  白露節氣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這就是白露節氣為什麼叫白露的原因。那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白露節氣養生做法1、搓耳泡腳養腎氣

  專家提醒:從白露開始,天氣越來越涼,有些人出現手腳冰涼、肢體怕冷、尿頻、乏力等症狀,中醫講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所以白露起要經常給腎“打打氣”,即補養腎氣。

  堅持晚上泡腳,用溫水泡,水要沒過腳腕,時間在15到30分鐘為宜,中間可逐漸加溫水,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泡腳的同時把耳朵和腰部搓熱,腎開竅於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區,聯絡著全身每一個器官,所以 常搓揉耳朵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

  泡完腳以後,要做揉腎經的功課,腰為腎之府,腰可是腎的家,腎以溫為補,所以我們要經常搓一搓腰眼,別讓它凍著。坐到床上,腳心相對,兩腳心湧泉穴是腎經的起始穴,這樣可以連通腎經,然後雙手握住小腿肚的肌肉,稍用力向外翻,讓雙手儘可能大面積地握住小腿肚肌肉,向外上方邊翻邊按摩,反覆操作就把整個小腿肚的肌肉從上翻到下,從下翻到上,直至小腿發熱為止。

  白露後,運動量及運動強度可較夏天適當加大,可選擇慢跑、打太極拳、體操、打籃球、羽毛球、導引等,以汗出但不疲倦為度,這樣有助於機體內氣血調暢。

  白露節氣養生做法2、白露溫差大注重耐寒鍛鍊

  “白露”時節,大氣環流開始調整,由夏半年的夏季風逐漸調整為冬半年的冬季風,北方地區冷空氣的侵入也逐漸頻繁,加之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越來越短,白天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地面輻射散熱加快,致使氣溫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專家稱, “白露”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一個節氣,一般晝夜溫差在10℃左右。

  白露節氣養生做法3、MM不要穿吊帶上街了

  白露實際上是表明天氣已經轉涼。這時,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儘管有時白天天氣還是炎熱,不少市民晚上睡覺還會開空調,或洗冷水澡,但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露體,不要洗冷水澡,以免著涼。

  專家提醒:中醫和民間素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眼下,尤其是中青年,追求時尚,喜歡穿著吊帶衣、露臍裝上街,顯示青春靚麗。另外,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最為重要的了。白露季節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腹部的保暖不要穿過於暴露的衣服,露背裝、露臍裝都已不合時宜了。特別是老年人,應隨外界氣溫冷暖及時增減衣服,衣服宜選用輕柔、鬆軟、保暖性強的材料。還要注意夜晚保暖,不蓋被子或被子過薄,也會引起腹瀉。

  白露節氣養生做法4、春捂秋凍要有度

  隨著天氣越來越涼,有些人會出現手腳冰涼、乏力等症狀,從中醫上來講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這時不少體虛的市民應及時添衣,避免生病。

  專家提醒:但是,養生還要注意春捂秋凍,這也是一條經典的養生保健要訣。因為天氣變涼,人的毛孔要閉合起來防著涼,如果過早就把厚衣服穿上了,毛孔就會因為受熱而開放,突然降溫帶來的寒氣就容易透過毛孔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