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發病時伴隨溶栓

  納入在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間接受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的20例急性輕型卒中患者***治療組***。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

  

  1、缺血性卒中發病時伴有高血糖 高血糖是靜脈溶栓後出血轉化的危險因素。卒中後合併血糖升高是常見的臨床現象,對於卒中後高血糖的定義尚缺乏統一標準,一般採用隨機血糖≥140mg/dl為限。與正常血糖組比較,高血糖組患者早期再灌注風險增加,從靜脈溶栓治療中獲益較少,且預後不佳。Alvarez-Sabin等發現缺血性卒中發病時合併高血糖患者溶栓後出血風險增加,血清血糖濃度>140 mg/dl時,顱內出血風險增加,當血糖濃度>150 mg/dl時,其症狀性出血風險增加。動物實驗研究提示,高血糖使缺血腦組織代謝紊亂,酸中毒,自由基生成增多,加重破壞缺血區腦組織損傷,破壞血管內皮,損傷缺血區的血管,與發生出血轉化相關,從而影響預後。

  2、 缺血性卒中發病時伴有高血壓 高血壓也是靜脈溶栓後出血轉化的危險因素。2013年美國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療指南規定,溶栓前收縮壓***SBP***>185mmHg,舒張壓***DBP***>110mmHg 為排除溶栓的標準。歐洲急性卒中協作

  研究***European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 Ⅱ,ECAS S-Ⅱ***的回顧性研究發現,SBP基線高,可增加溶栓後7天內腦實質血腫風險***OR 1.27,95%CI 1.07~1.51***及3個月後預後不良***OR 0.84,95%CI0.74~0.94***。可見,溶栓前不同高血壓水平對溶栓療效是有影響的。

  3、缺血性卒中發病時伴有意識障礙 伴有意識障礙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一般卒中程度較重,預後差。目前單獨關於這類患者的溶栓研究很少。我國江蘇省8家醫院一項回顧性研究,分析了伴有意識障礙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發現3個月後,溶栓組神經功能轉歸優於對照組,而死亡率和出血率並未增加。提示伴有意識障礙患者溶栓治療也獲益。

  4、溶栓前接受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療 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療會導致出血風險增加,若發病前曾接受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療,可能會增加溶栓後出血風險。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診治指南2010年版規定:“已口服抗凝劑,且國際標準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 ratio,INR***>1.5,最近48 h內接受肝素治療***APTT高於正常範圍的上限***”為禁忌。而2013年美國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療指南關於這點的INR值為1.7,且3h為禁忌***抗凝劑為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或達那肝素***,並新增發病3~4.5 h靜脈溶栓治療的相對排除標準:若口服抗凝劑,無論IN R數值為何均為相對排除標準。2012年美國 Get With The Guidelines-Stroke GWTG-Stroke 研究和2011年加拿大卒中網***Reg istr y of the CanadianStroke Network,RCSN***兩個大樣本登記研究發現,發病時口服抗凝劑,INR<1.7的患者在發病3 h內行靜脈溶栓治療可增加良好預後,且並未增加出血轉化風險。

  5、缺血性卒中發病時伴有癇性發作 有研究分析發現,伴有癇性發作的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療較未溶栓者3個月預後良好,未增加致死率。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診治指南2010年版未將該類患者視為禁忌證,2013年美國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療指南也是延續以往的標準認為,伴有癇性發作的患者靜脈rt-PA溶栓是可行的,但需證明其遺留的神經功能缺損是繼發於卒中***Ⅱa級推薦,C級證據***。

  腦梗死最有效的靜脈溶栓治療方法

  1、什麼是靜脈溶栓治療?

  溶栓治療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藥物把堵住腦血管的血栓溶解掉,使血管恢復通血,從而拯救未死亡的腦細胞。

  2、靜脈溶栓的效果和風險?

  時間就是大腦,越早溶栓,獲益越大。總體來說,腦梗死溶栓獲益是風險的10倍,每溶栓100個患者,有32個患者獲益,3個轉歸較差***2個惡化,1個嚴重致殘或死亡,但不增加患者死亡率***。

  3、腦梗死的病人都可以溶栓嗎?

  不是的。我們要趕在腦組織發生壞死之前溶栓,因此是有時間窗的,一般要求在4.5小時之內,特殊情況需由醫生綜合考慮。

  靜脈溶栓治療

  靜脈溶栓治療的重要性

  時間就是大腦: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以下簡稱卒中***是神經內科臨床的常見病及多發病,是當今世界危害人類生命健康、導致人類死亡的3大主要疾病之一,其具有發病率高、複發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卒中在恢復腦灌注之前,每一分鐘將會死亡190萬個神經元、140億個神經突觸,所以說必須爭分奪秒,樹立時間就是大腦的觀念。

  溶栓治療作為第一推薦:目前世界公認的對於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療是降低患者致殘率和致死率的唯一有效手段。而靜脈溶栓治療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復腦血流灌注措施,全世界的治療指南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中,都將溶栓治療作為第一推薦手段。

  rtPA靜脈溶栓

  從1995年第一個國際試驗開始,直到2012年完成的最新國際試驗,所有資料都證實,使用rt-PA靜脈溶栓可以令患者獲益。按照統計學資料NNT***有效治療例數***來看,接受rtPA治療的患者中,每3.1名就有1名患者可以避免死亡或致殘。而臨床普遍使用的阿司匹林,其NNT為110,即給110名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僅有1到2人可獲益。由此可見,rtPA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療效肯定而且患者獲益明顯。

  三個“9”使用方法:

  0.9mg/kg:按0.9mg/kg來計算,按同等劑量化藥,如用50mg化至50ml生理鹽水中,前5分鐘按10%的量靜推,餘下藥液用微泵1小時內注入。如病人體重50kg,則阿替普酶50mg+NS50ml,前5分鐘靜推5ml,以後在1小時內微泵注入。

  最大劑量90 mg:按照體重計算超過90 mg的,仍然使用90 mg。

  剩餘總量的90%:在1小時內微泵注入。

  靜脈溶栓的適應症

  1. 發病6小時內***最好3小時內***。

  2. 腦CT已排除顱內出血,且無早期大面積腦梗死影像學改變。

  3. 年齡在18歲以上,80歲以下。

  4. 血壓在180/100mmHg以下。

  5. 病人本人及家屬理解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