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雪糕應該注意什麼

  冰淇淋是以飲用水、牛乳、奶粉、奶油***或植物油脂***、食糖等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食品新增劑,經混合、滅菌、均質、老化、凝凍、硬化等工藝製成的體積膨脹的冷凍飲品。

  淇淋是一種極具誘惑力的美味冷凍奶製品。將近800年以前,冰淇淋源於中國。

  炎熱的夏季,雪糕成了大家解暑的食物之一。市場上各式各樣的雪糕充斥著我們的視野,我們也忍不住常常會享受雪糕帶給我們的美味和快樂。但近日有新聞爆料:一根雪糕裡含有15種新增劑,吃一根雪糕的同時吃進了很多種新增劑。老百姓們唏噓不已,這些新增劑對我們的健康到底有沒有危害呢?

  【解讀配料表】

  一般來講,食物中新增的成分會體現在配料表中,並且新增量會按照從高到低依次往後排。也就是說,在配料表中的位置越靠前,新增的量就越多。下面我們先來看看一個知名品牌雪糕的配料表:

  此款雪糕的配料表按照結構分成了三個部分:脆皮、奶油和蛋筒。

  脆皮:食用植物油、白砂糖、可可粉、全脂乳粉、食用鹽、乳化劑***322、476***、食用香精;

  奶油:飲用水、白砂糖、全脂乳粉、食用植物油、麥芽糖、麥芽糊精、可可粉、食用大豆分離蛋白、咖啡粉、食用鹽、乳化劑***471***、增稠劑***46***12***、著色劑***150c***、食用香精;

  蛋筒:小麥粉、澱粉、雞蛋、食用植物油、全脂乳粉、膨鬆劑***500ii***。

  以上的成分中,新增劑主要包括了調味劑***食用香精、白砂糖***、著色劑、乳化劑、增稠劑和膨鬆劑。其中新增膨鬆劑主要是因為雪糕裡面含有蛋筒,新增膨鬆劑後可以讓面製品鬆脆可口。有的雪糕裡沒有蛋筒,當然也就不會有膨鬆劑了。由此可以看出,一個雪糕裡最主要的新增劑有調味劑、著色劑、乳化劑和增稠劑這四種。那麼我們來看看這些新增劑到底有什麼左右,對我們的健康會不會造成影響呢?

  著色劑

  其實就是色素,其作用是可以使雪糕色彩多樣,具有吸引力。常見的著色劑主要包括:日落黃、胭脂紅、亮藍、莧菜紅等,這些帶有顏色字眼的名稱一般是著色劑類。正常來說只要按照國家的標準限量新增著色劑,一般認為是安全的,但不建議兒童食用含有較多色素的雪糕。有研究表明,長期吃色素過多的食物,會導致鋅缺乏,嚴重缺乏者會表現出多動症、偏食挑食、異食癖、免疫力低下、生長髮育遲緩等症狀。

  調味劑

  顧名思義,能夠為雪糕增加味道,從味覺和嗅覺上魅惑消費者,主要包括甜味劑、酸度調節劑和香精。

  甜味劑:雪糕的調味一般以天然甜味劑——白砂糖為主,麥芽糖、果葡糖漿等為輔。也有的雪糕僅有白砂糖,這樣的雪糕口感更好,例如上面那款。常見的甜味劑有麥芽糊精、果葡糖漿、阿斯巴甜、安賽蜜等,凡是字眼裡出現“糖”“甜”“蜜”等和甜味有關的字眼,大多屬於甜味劑***焦糖色除外***。

  酸度調節劑:並不是所有的雪糕都需要新增此種新增劑,一般來說,有一些酸味口感的雪糕***如山楂味、甜橙味***才會新增。常見的酸度調節劑有乳酸、檸檬酸、檸檬酸鈉等,一般名字裡會出現“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