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動物內臟時應該注意什麼

  中國人吃動物內臟的習慣又來已久,所以很多的人都會想了解吃動物內臟有哪些好處。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吃動物內臟的注意事項,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吃動物內臟的注意事項

  1少量食用,一次吃25-50克,半兩到一兩,也就2-3口的量,多了容易維生素A中毒。

  2可以用雞肝、鴨肝、鵝肝代替豬肝,毒素少一些。

  3清洗一定要乾淨:肝臟和腎臟屬於排毒器官,受汙染的可能性較高,毒素含量大,所以很多人在清洗和烹調時,也都會格外注意。其實其他動物內臟如肺、肚、腸等,也常被多種病原微生物汙染,是各種寄生蟲的主要寄生部位,所以在清洗烹飪時也需要特別注意。

  4烹飪一定要熟透:動物內臟的烹製最好採用長時間高溫高壓燜煮的方法,將寄生蟲、病菌和蟲卵殺死,以保證食用安全。

  吃動物內臟補什麼

  動物內臟補充礦物質

  首先是鐵,肝臟是補鐵的好食物。鐵含量以豬肝、鴨肝最為豐富,並且消化吸收率很高。因此貧血患者、孕婦和兒童等,可以多選擇豬肝和鴨肝。

  而其他礦物質如鋅的含量以豬肝、牛肝較高。值得一提的是,鴨肝中鈣的含量是其餘幾種的2.5—9倍,鴨肝中硒的含量也遠遠高於其他,雞肝次之。同時,鴨肝和雞肝質地細膩,更適合寶寶食用。

  動物內臟補充維生素

  肝臟能幫助部分人改善眼睛的健康,因為動物肝臟中維生素A的含量特別高,遠遠超過奶、蛋、肉、魚等其他食物,可有效防治夜盲症、乾眼病及角膜軟化症等眼部疾病。

  再說維生素A,它是肝臟中非常重要的維生素,肝臟明目的功效得歸功於它。維生素A還能促進生長髮育、維護面板健康、增加免疫力等。其含量以牛肝、羊肝最高,雞肝、鴨肝、豬肝次之,鴨肝最低。要提醒大家的是,過量食用肝臟可能導致維生素A中毒,孕婦尤其要少吃,以免引起寶寶畸形。

  其實,肝臟的營養價值還不止於此。在動物體內,肝臟是營養素儲備的大本營,它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13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2、維生素 B12的含量特別高。

  動物內臟補充能量和蛋白質

  在能量和脂肪含量上,幾種肝臟略有差別,其中牛肝和羊肝的能量最高。而蛋白質中,豬肝和牛肝的蛋白質含量最高,鴨肝的蛋白質最少。

  吃動物內臟的方法

  1、 優先選擇心臟和胗子。相比較肝臟和腎臟,動物的心臟和禽類的胗子更加安全,因為心臟和胗子和身體的解毒、排毒系統幾乎沒有關係,而且營養素也不比肝臟和腎臟少,也是低脂高蛋白食物,B族維生素、鐵、鋅、硒的含量也很豐富;

  2、 優先選擇禽類。同類型的器官,生長週期長的、體格大的動物比生長週期短、體格小的動物含毒素的風險要大,例如豬牛羊的肝臟和腎臟就不如吃雞鴨鵝鵪鶉等禽類的肝臟和腎臟安全,後者累積的汙染物更少,口感也更為細膩,更適合給寶寶做肝泥輔食;

  3、 優先到大型超市冷藏櫃購買有檢驗檢疫標誌的產品。如果條件允許,儘量購買有機、綠色或無公害食品,相對而言環境汙染積累的危險更小一些。而集貿市場的的產品通常都是常溫下襬放,市場監管力度也不夠大,容易出問題,吃到已經病變或者變質的內臟。

  4、 控制吃內臟的頻率。尤其是動物肝臟,維生素A含量比較高,每次20克的量已經能夠滿足一天的維生素A需要,維生素A是脂溶性維生素,會在身體蓄積,所以即使愛吃肝臟,每月吃兩次足夠,而且每次不超過100克。

  5、 動物內臟烹飪一定要熟透。不要為了追求口感的嫩滑而吃七八分熟的動物內臟,一些微生物和寄生蟲很有可能沒被完全殺死而造成腹瀉甚至食物中毒。可以先用澱粉和料酒稍微醃製後烹飪,即使做到全熟也不能保持口感的滑嫩。

  6、 避免重口味的烹飪方式。為了去除或者掩蓋動物內臟本身的腥味,大多數內臟都是採用重油、重鹽或者麻辣的烹飪方式,一方面重口味的烹飪方式本身就是慢性病高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動物內臟富含膽固醇,膽固醇和高溫的烹調油氧化後會產生損害血管內皮、引發動脈硬化的產物。建議醃製後做湯或者清蒸的烹飪方法。

  7、 搭配大量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一起吃。雖然動物內臟的營養豐富,富含B族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D和各種礦物質,但是從營養均衡與全面的角度而言,維生素C、黃酮類、酚類、鉀、鈣、鎂、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就不足,多吃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正好可以彌補這些缺陷。

  8、 動物內臟的替代食物。即使不愛吃動物內臟,也不是一定就會缺乏營養,平時多吃紅肉來補充血紅素鐵;多吃胡蘿蔔、菠菜、南瓜、等黃色或者深色的蔬菜補充胡蘿蔔素,也能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多晒太陽,吃菌類、富脂魚和蛋黃、喝純牛奶也能補充維生素D;吃水產品、堅果和全穀類也能補充鋅和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