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膝蓋疼是怎麼回事

  孩子膝蓋疼,屬於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但若是經常性、長期得不到有效緩解,需警惕某些嚴重疾病的侵害。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

  引起孩子膝蓋疼的疾病,較為常見的有:

  1、生長原因:生長痛是導致孩子關節痛的常見現象,尤其是3~8歲的孩子,由於骨骼生長迅速,而其周圍的神經、肌腱、肌肉的生長相對慢一些,因而會產生牽拉疼痛。疼痛多出現在膝關節上下,痠痛或刺痛,多數在傍晚或睡前,疼痛持續幾分鐘,很少超過一小時。生長性疼痛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其多發在學齡前後的人群,並且春季發生率比較高。因為在春季小兒活動量比較多,會導致骨頭的生長速度比較快,這樣一來區域性肌肉筋腱生長就會和骨頭髮育不協調,進而導致疼痛現象的出現。這類疼痛現象一般是一側出現,但是也有部分孩子是雙腿都疼痛的。疼痛沒有明顯固定部位,也不伴有紅、腫、熱,如果熱敷或輕度按摩,疼痛很快就會消失。

  2、髖關節滑膜炎:是導致3~10歲孩子膝關節疼痛的常見病,5歲左右常見,多數是單側,急性髖部疼痛或向大腿內側及膝部放射,男多於女。患兒不肯下地走路或行走時患肢跛行,沒有關節腫脹,但有侷限性壓痛,核磁共振檢查有關節少量積液。疼痛可在數小時或幾日消失。

  3、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多數情況下,會出現不明原因的跛行、下蹲困難,膝內側疼痛,但無區域性壓痛;患側髖中心壓痛,髖內、外旋可誘發疼痛,或活動部分受限;晚期疼痛減輕或沒有症狀,患肢肌萎縮或下肢短縮,髖關節活動輕度受限或正常。

  4、風溼熱:引起踝、膝、髖、腕、肘、肩等大關節疼痛,即風溼性關節炎,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關節腫脹及壓痛。疼痛短暫,有的僅1~2天即減退。如不控制,可引起風溼性心臟病。

  5.過敏性紫癜關節炎:臨床常見一個或多個關節腫痛,同時出現面板紫癜,少數同不時出現紫癜,故容易被忽視,如不及時治療,可導致腎臟損害。

  6.急性化膿性關節炎:多見於嬰幼兒,有時繼發於受傷之後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起病急,一個或多個關節紅腫疼痛,伴有發熱、煩躁、食慾不振等徵象。

  7.急性髖關節滑膜炎:患兒多為3~10歲,常於發病前2~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以一側大腿及膝關節輕微疼痛為主要症狀,行動時疼痛加劇並可跛行,3~4周後自行痊癒。

  8、其他疾病:導致膝蓋疼痛的其他疾病還有過敏性紫癜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化膿性關節炎、外傷性骨折與脫位等。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等;屬於感染的如結核性骨關節炎等;有些惡性疾病如白血病等,也與關節疼痛有不解之緣。

  總之,對兒童關節疼痛不可忽視,必須排除因疾病所致後,方可考慮生長痛。生長痛大多與飲食中攝鈣不足有關,往往補充鈣劑後症狀能夠緩解。

  許多被認為“生長痛”的,會有下列的五種特徵:

  1.偏向下午或晚上才發作,其中若干會睡著才痛醒,或疼痛延續到隔天早上。

  2.兩側肢體都會發生,牽涉的關節並不固定,而且以負擔體重的下肢為主。

  3.痛時呼天搶地,但平均短於2小時,然後風平浪靜、若無其事且行動正常。

  4.沒有發燒與區域性紅腫熱痛現象。

  5.發作頻率並不固定,但仔細觀察與較長時間或分量較重的遊戲有關。

  如果有上列條件時,也可以推理為:身體的強度無法負擔活動而造成疲勞所致;因此,應該從詳實記錄活動強度與體能狀態***如感冒***兩者與疼痛發作時間的關係,如果可以落在這個領域,那的確是兒童“成長”過程中,某些時段身體的復原力無法負擔活動帶來的疲勞度,造成肌肉、肌腱或軟骨的疼痛。 兒童肢體偶發與不規律的疼痛,大概有95%是以上較為生理性的疲勞現象;但如果在發作特性與區域性變化有所差異,當然要小心是否是其他疾病的部分臨床表現。

  建議:早日確診疾病,根據患者病情,對症下藥,效果會更好。所以希望爸媽發現孩子膝蓋疼最好還是去醫院檢查一下,如果確認為生長原因的在對孩子進行營養方面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