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低血糖要如何治療

  低血糖是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而且糖尿病低血糖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關於低血糖的治療方法,糖友們一定要熟悉。下面是小編為你推薦糖尿病低血糖的治療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糖尿病低血糖的治療方法

  一旦發生低血糖,及時的救治非常重要,以使症狀迅速緩解,避免處理不及時而出現不可逆的腦損傷。有條件者應立即用血糖儀進行測定,血糖小於3.8mmol/L,應根據反應的輕重迅速補充易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2-4塊糖果或方糖,一調羹食糖或峰蜜,200毫升的果汁或糖水,1-3塊糖尿病專用葡萄糖片,3-5塊餅乾等,較輕的低血糖一般在15分鐘內緩解,若未能緩解可再服用上述食物,若仍未緩解,則應到醫院診治。如果低血糖發作離下次進餐還有較長一段時間***1-2小時以上***,在糾正低血糖之後,還需要加食一份主食,如一片面包、一個麵包、3-5塊餅乾等,這些食物能使血糖保持的時間較長,防止再次低血糖。要強調的是阿卡波糖***拜糖平***引起的低血糖必須口服或靜脈給葡萄糖或注射胰高血糖素。

  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也是非常常見的,有可能是因為胰島素或者是口服降糖藥的劑量過大,也可能是因為進食量不足或者推遲進食時間導致的。所以糖尿病患者為了病情的穩定一定要記得按時吃飯。另外,不要自己隨意的更改藥物的劑量,一定要遵循醫囑。

  糖友要警惕低血糖的關鍵時間

  1、清晨運動時。糖尿病人適當運動有助於血糖的降低,但運動過度,就會造成低血糖。尤其是有心血管併發症的患者,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安排運動量。運動前可適當攝入碳水化合物,切忌空腹運動。

  2、服用降糖藥時。胰島素和磺脲類的降糖藥若使用過量,很容易造成低血糖。對於1型糖尿病人來說,胰島素的強化治療使低血糖更易發生。因此用藥時,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新增劑量。

  3、吃過飯後。有的糖尿病人營養搭配不當,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過於單一,導致飯後1-2小時血糖驟升驟降,造成大的血糖波動。因此糖友飲食要吃混合餐,使營養均衡發展。

  4、夜晚睡覺時。很多糖友在半夜都會發生夜間低血糖,這與睡前的血糖監測息息相關。若睡前血糖值低於6、5,最好加喝一杯牛奶,以防止夜晚能量消耗過快。

  糖尿病低血糖的特點

  特點一:低血糖危害很大

  事實上,低血糖的危害甚至更凶險。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出現飢餓感、頭昏眼花、心慌手顫、面色蒼白、出冷汗、虛弱無力等症狀;葡萄糖是腦組織活動的主要能源,嚴重低血糖會引起大腦功能障礙,導致意識恍惚、言行怪異、昏昏欲睡、抽搐驚厥甚至昏迷死亡。不僅如此,發生於老年人的低血糖還容易誘發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肌梗死以及腦血管意外等併發症,尤應小心。急性低血糖還可引起腦水腫,長期慢性低血糖可導致智力下降,加速腦痴呆。

  特點二:飢餓感 ≠ 低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認為,只要出現飢餓症狀,就說明發生了低血糖。其實,有飢餓感並不一定發生了低血糖,也可能是高血糖。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這樣的體會:血糖越是控制不好,飢餓感越是明顯,一旦病情穩定了,飢餓感也就消失了。因此,當出現飢餓感時,一定要及時監測血糖,判定一下自己的血糖是高還是低,以避免盲目施治。還有一種情況是“低血糖反應”,並不是真正的低血糖。這種情況多發生於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由於患者血糖在短時間內下降過快或下降幅度過大引起的,令患者出現心慌、出汗、手抖、飢餓等低血糖症狀。

  特點三:症狀變化多

  臨床觀察發現,不同年齡段的糖尿病患者在發生低血糖時的臨床表現並不完全一樣。例如,嬰幼兒及低齡兒童低血糖可表現為哺乳困難、哭鬧易驚、易激惹、面色蒼白、出冷汗、注意力渙散、惡夢連連、遺尿等,發生在夜間可表現為尿床,症狀缺乏特異性,必須細心觀察方能發現。成年人發生低血糖往往症狀比較典型,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症狀,如飢餓感、心慌、手抖、出虛汗、四肢無力等。而發生於老年人的低血糖往往以神經缺糖症狀作為突出表現,如嗜睡、意識障礙、偏癱、癲癇樣抽搐、昏迷等,很容易被誤診為“急性腦卒中”。另外。“無症狀性低血糖”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當中也比較多見。

  特點四:低血糖未必有症狀

  事實上,當血糖低於正常時,有些患者有症狀,有些患者則沒有症狀。沒有症狀的多見於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長期頻繁發生低血糖者,臨床稱之為“無症狀性低血糖”。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與機體神經系統受損、交感神經對低血糖的感知能力降低有關。存在這一問題的患者,一定要加強血糖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