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硬體故障的維修技巧有什麼

  對於硬碟的硬故障,進行維修是比較複雜的,特別是對於非電路部分,對一般使用者而言是不可維修的。因此,當出現硬故障時,我們建議使用者把故障部件送到維修中心進行維修,或者乾脆購買新的硬碟驅動器或者新的硬碟。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硬碟硬體故障的維修技巧,希望能幫到你。

  硬碟硬體故障的維修技巧

  對於硬碟的硬故障,進行維修是比較複雜的,特別是對於非電路部分,對一般使用者而言是不可維修的。因此,當出現硬故障時,我們建議使用者把故障部件送到維修中心進行維修,或者乾脆購買新的硬碟驅動器或者新的硬碟控制卡。在購買時必須要注意,硬碟控制器和硬碟驅動器不一定是和原來的同一型號,但必須能夠配套工作。

  當對硬碟進行維修或者進行故障檢測定位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當用戶發現硬碟驅動器有故障或因其他某種原因需要從機架上拆卸下來時,千萬不要拆開盤體外殼螺絲釘。由前面的介紹我們知道,硬磁碟機的機械結構是在超淨化間內組裝的,碟片、磁頭元件以及定位機構等全部密封於潔淨度為100級的密封室裡。在沒有超淨100級以上的條件下進行讀寫操作時,將會劃破盤或損壞磁頭,導致碟片或磁頭報廢。另外盤內的某些機構一經拆卸,就無法還原,由此使得驅動器全部報廢。

  在主機工作前,應儘量把硬碟驅動器平穩固定好,否則當機器進行讀寫操作時,一旦發生振動,容易出現磁頭損壞碟片資料區的現象。這樣盤內的某些檔案就讀不出來了。

  儘管硬碟驅動器是密封式結構,也要注意保持其所在環境的清潔,因為在硬碟驅動器內有一個重要的機構“呼吸式空氣過濾系統”。這個系統包括一個位於盤體外殼上的起呼吸作用的小視窗,如果環境空氣中的灰塵太多,就可使灰塵堵死這個小小視窗,那麼這個空氣過濾系統將無法正常工作,從而導致硬碟驅動器的損壞。

  不要將硬碟驅動器置於強磁場***如音箱、喇叭、彩電、大電機等***附近。否則有可能破壞磁盤裡所記錄的資料。

  有些型號硬碟驅動器的步進電機外面有一個很小的限位小杆,它與盤內磁頭的驅動機構相連線,其作用是限制磁頭移動的範圍。使用者不要用手去撥動這個限位小杆,因為小杆受到拔動以後,將帶動驅動機構推動磁頭在磁碟上移動,而磁頭的***極其脆弱,易受力彎曲變形,從而使磁頭和碟片遭到破壞。

  硬碟的選擇

  以修圖為主的電腦一定要配備固態硬碟。它不僅能夠提高電腦開機和軟體啟動速度,同時也有助於縮短Lightroom檔案載入,以及批量匯入、匯出操作的時間。

  120-128GB的固態硬碟足以裝載作業系統和常用軟體,更大容量的固態硬碟則可以讓你放置更多素材檔案——建議大家將處理過的檔案轉存到機械硬碟中,有條件的話用磁碟陣列加以儲存。固態硬碟雖然提供了高效能和高抗震能力,但萬一因為損壞而丟失檔案,資料恢復遠比機械硬碟難度大。

  現在,最常見的固態硬碟有SATA介面和M.2介面兩種。如果你想對自己的電腦,特別是膝上型電腦更換固態硬碟,一定要了解清楚主機板介面的情況。對於組裝新電腦的朋友,ET強烈推薦選擇M.2 PCIe固態硬碟,它可以提供數倍於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

  雖然追求效能的道路是沒有盡頭的,但對固態硬碟來說,ET覺得1000MB/s讀取,500MB/s寫入速度已經夠用了——大概是因為我不專業,拍照少,修圖少,只是個玩器材的老法師吧。

  具體產品方面,ET日常選擇的固態硬碟有三星、Intel 600p和建興T10。三星的產品相對複雜一些,預算充足直接上京東買960EVO或者960PRO,預算有限的話,淘寶找銷量高的店買工包PM961、SM961——工包即“工業包裝”的意思,有人也理解為工廠貨。三星PM系列、SM系列都是提供給整機廠商的,不對消費者提供保修。但它們的價格真心便宜,效能也很強悍。

  機械硬碟方面,希捷、西數、東芝、HGST這4家,ET倒是沒有什麼品牌偏好。基本上同容量下哪家便宜買哪家。再靠譜的品牌也可能遇上不靠譜的單品。對於資料,最保險地做法還是經常備份、多備份幾份。

  哦,對了,還有三件事差點忘記說:

  1、 Intel最近搞了一個機械硬碟加速器,使用條件有點苛刻,而且價格也不便宜***16GB版本賣到一些入門級固態硬碟120GB的價格***。呃,基本可以無視它吧。

  2、 使用M.2 NVMe固態硬碟安裝系統,Win10沒關係,Win7則需要對系統盤進行加工,新增一些檔案進去。呃,建議大家還是擁抱Win10吧,對於新硬體特別是高解析度顯示器的支援會好很多。

  3、 蘋果iMac標配的混合硬碟,其實也有零售的,比非固態硬碟貴約20%。不過組裝電腦中很少見到它的身影,大概是Windows系統優化不到位,只能依靠堆砌硬體來確保系統流暢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