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身體變得暖和的方法有哪些

  寒冷的冬季裡,大家都手感寒冷的襲擊,很怕冷,下面是的讓身體變得暖和的方法,歡迎閱讀。

  讓身體變得暖和的方法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攝入足夠的熱量。飲食是氣血化生之源,如果不按時飲食,或吃得太少、偏食,比如節食減肥等,都會引起氣血不足,陽氣虛弱。

  2.適當的運動。運動則氣血流暢,陽氣外達,溫煦功能正常。

  3.注意保暖。多穿衣服,防止熱量散失過快,也少在溫度過低的環境中,防止消耗過多的熱量。

  4.食療。可以多吃一點溫補的藥物或食物,如黃芪、當歸、巴戟等中藥材,口感好,又都可以溫補陽氣。像羊肉、雞肉、生薑、大蒜、大蔥、大棗等食物,也都有溫補的作用。

  5.泡腳。睡前溫水泡腳也有很好的執行氣血的作用,還可以加用桂枝、艾葉、木香、川芎之類的中藥,或者直接加一些白酒也可以。泡腳還應注意水溫不能超過45攝氏度,時間在半小時以內。

  6.熱敷丹田:丹田周圍,是人體陽氣化生匯聚之地,用粗鹽包、藥包熱敷或神燈照射丹田周圍,如神闕、關元、氣海這些穴位,都有較好的溫補陽氣的作用。

  食物

  山藥

  山藥在冬季是很好的抗寒食物。其實,山藥是可以作為主餐來用的,在山藥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以及澱粉。這兩種營養物質可快速地在人體內分解成熱量,從而為身體增加能量,起到抗寒的作用。山藥特別適合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老人及小孩保暖食用。

  海米

  海米,即蝦乾,幹蝦米,具有補腎壯陽、滋陰健胃、通血脈之功效,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鈣、磷、鐵等營養成分。能治療腎虛陽痿、畏寒體倦、腰膝痠軟等症,適合冬季矯正腎虛所致的畏寒。

  生薑

  生薑可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現代藥理研究認為,生薑中也含有植物殺菌素,其殺菌作用不亞於蔥和蒜。生薑中的薑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有促進消化的作用。其中還含有較多的揮發油,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防止肝臟和血清膽固醇的蓄積。不過,生薑性屬微溫,過量食用會傷陰助陽,所以陰虛火旺的人不宜多吃。

  辣椒

  冬天適當吃辣椒能使心跳加快、末梢毛細血管擴張、流向體表的血液增加,可刺激食慾、增進消化。冬天吃點辣椒可抵禦寒冷,並能防止因受溼潤而引起的關節痛、腰腿痛和胃虛寒症。而且,辣椒有一定的藥性,能“除風發汗,行痰,除溼。”用現代醫學解釋,就是能促進血液迴圈,改善怕冷、凍傷、血管性頭疼。

  羊肉

  羊肉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鈣、磷、鐵等營養成分,性味甘溫。有暖中補虛、開胃健脾、益腎養肝、禦寒祛溼之功效,歷來被用作冬季禦寒和進補壯陽的佳品。冬季常食還能維護胃腸黏膜,增加消化酶分泌,促進消化吸收。

  暖身瑜伽

  1、雙腿交叉,膝蓋儘量併攏,腳尖點地,雙手環抱小腿,呼氣放鬆後背,額頭放在膝蓋上,保持自然呼吸,使身心保持放鬆。

  2、吸氣抬頭,呼氣雙腿放鬆,膝蓋開啟,胸、腰、腹向前推,感覺力量放進你的手心,使膝蓋儘量貼近地面。

  3、雙腿併攏,腳尖繃直,感覺用你的手去觸控你的雙腳,呼氣。感覺用腹部去靠近你的大腿,額頭靠近你的小腿,使身體放鬆,保持自然呼吸。

  4、雙手虎口開啟,放在身後觸地,雙腿彎曲,雙膝併攏。吸氣,胸、腰、腹儘量向前推,感覺氣息放在你的胸部。保持自然呼吸5—8秒。

  5、雙腿交叉盤坐,雙手手指相對,呼氣放鬆身體,額頭點地。保持自然呼吸。

  6、雙手合掌,大拇指相對,吸氣雙手抬起,指尖儘量向上,感覺胸、腰、腹向前推,呼氣內臟器官向下沉,指尖再次向遠伸,感覺大臂夾你的雙耳。

  7、盤坐,雙手半握拳放在膝蓋上,慢慢放鬆身體使你的胸、腰、腹保持自然狀態。閉上眼睛進行完全呼吸3次。

  8、坐在地上,雙腿彎曲,雙膝併攏。雙手虎口開啟,放在身後,靠胳膊支撐身體,胸、腰、腹向前推,吸氣,感覺氣息在你的胸部。

  9、雙腿交叉盤坐,雙手手指相對,俯身使額頭貼在手面,同時呼氣放鬆身體,後背儘量伸直不要弓背。為了保持後背挺直上半身要儘量舒展,小臂要貼近地面。

  10、挺胸抬頭,雙腿放鬆,膝蓋開啟,小腿彎曲至極限,雙腳緊貼大腿內側,手臂放鬆,雙手放在膝蓋上,胸、腰、腹向前推,感覺力量在你的手心。使膝蓋儘量貼近地面,小腿彎曲的時候不要太勉強自己。頭要向上抬起。

 

  11、手臂伸直抬起,雙手合掌,大拇指相對,指尖儘量向上,胸、腰、腹向前推,感覺內臟器官向下沉,大臂夾住雙耳,身體儘量向上拔,脖子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