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傳播案例研究
不作充分的分析研究,處理事物就容易產生畸輕畸重的現象。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大雷物流貿易:放大經銷商的連線價值
“去中間化”“消滅中間商”已經成為這個網際網路時代的主流聲音,但是大連大雷物流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調味品經銷商商會會長劉大雷卻不這麼認為。
在他看來,作為廠家與終端的中間環節,經銷商的連線價值恰恰是其最大的價值,這種價值是任何企業、任何時代都取代不了的。
大雷物流貿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主要從事調味品的代理,起初憑藉自身的物流服務能力贏得了家樂福、沃爾瑪等大型KA賣場的合作,並跟隨它們的腳步快速將網路遍佈東三省。但隨著現代渠道的不斷髮展,大型賣場特別是國際KA系統如沃爾瑪、家樂福等在東北地區也完成了區域性總倉的建立。面對這一變化,劉大雷對公司網路的整體佈局進行了調整,各地分公司的職能從客戶開發、物流配送轉變為日常的市場維護。但是沒過多久,隨著市場發展,成熟品牌和成熟產品的利潤逐漸降低,整個經銷商群體再次面臨轉型的抉擇,但與上次的情況不同,這一次僅僅靠內部調整是不夠的,必須尋找新的突破點。
經銷商做品牌更有優勢
這個突破點後來劉大雷找到了,就是“品牌化+平臺化”。為什麼選擇這個方向轉型?劉大雷的解釋是經銷商做品牌比廠家有優勢:第一,經銷商長期服務終端、直面市場,比廠家更瞭解終端商和消費者的需求,知道市場的需求點在哪裡,尤其是對於調料這種區域性很強的產品而言,這一點非常重要;第二,經銷商的渠道開發和服務維護能力是廠家不具備的,尤其是與夫妻小店的點對點對接能力,廠家談一單銷售沒有管理,而經銷商本身就有導購員、理貨員,所以無論是推大單品還是促銷都有優勢;第三,成熟品牌由於渠道費用的增長,給予終端的利潤越來越低,而新創品牌卻不一樣,還有很高的利潤空間,這對於終端拓展來說很有說服力。
當然與廠家相比也有劣勢,那就是產品。不過在劉大雷看來,這也不算問題,因為可以用自己的渠道資源換取優質廠家的合作,進行貼牌生產。劉大雷創立的調味品品牌叫“中調”,定位於中高階調味品,採用的就是代工貼牌模式,自身只負責品牌的運營和渠道維護,目前已經有榨菜、醬油、醋、麻油、腐乳等300個產品品類。
為什麼劉大雷能建立起這麼龐大的渠道資源?這就得說一下他的另一個轉型思路——平臺化。他認為,作為個體的經銷商都是分散的、力量微弱的,面對這種變局必須抱團合作,共同搭建起一個共贏的平臺。劉大雷除了是調味品經銷商,還擔任著另外一個職務,就是中國調味品經銷商會的執行會長,通過這層關係,他逐漸吸納商會會員入股成為戰略合作伙伴,共同運營中調品牌,這些會員經銷商的渠道資源自然就納入了進來,劉大雷講,他要找的經銷商不像廠家找代理那樣只是賣貨的,而是找合夥人,通過股權的形式捆綁在一起。持股聯銷體、平臺化、扁平化、區域性市場化是劉大雷品牌化和平臺化運作的幾個核心。
做品牌商選品很關鍵
對於經銷商轉型品牌商,劉大雷認為需要把握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產品,一定要品質過硬,而且形成差異化特色。比如中調在選品上非常嚴格,前期對市場和終端充分調研,瞭解他們各自的需求,然後尋找資源,再對接生產廠家,最後根據市場反饋的資訊來設計包裝和定價。如何選品?劉大雷的做法就是發掘原產地的產品,比如中調的腐乳是找咸亨生產的,大家都知道王致和,其實咸亨是腐乳的原產地,比王致和還早,是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醋他們找恆順生產,料酒去紹興尋找生產廠家。劉大雷非常注重原產地的價值,他認為這樣的產品本身有歷史,會說話。
二:
好品質,為什麼看新日?
新日從一家小作坊起步,如今已經成為暢銷全球的電動車品牌,據世界品牌實驗室評估,新日的品牌價值達83.95億元,高居行業榜首;新日還是業內唯一一家同時服務過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西安世園會三大國際盛會的企業,同時還曾是中國航天事業合作伙伴。
“好品質,看新日”這句話已經成為消費者的共識,我們不禁要問:新日的好品質到底來自哪裡?
生產上精益求精
新日對品質的追求可以說到了嚴苛的程度,每一個零部件從進廠到出廠要經過108道檢測,車架、電池、電機、控制器這些核心部件全部自己生產,進行源頭把控,對於供應商的選擇也相當嚴格,有很多准入制度,比如飛檢制度、索賠制度,確保所有的零配件都是合格可靠的。
對於製造業來說,生產過程的控制往往是最難的,因為會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生產過程的平穩狀態,新日採取了一種“OJT——引導、糾正、督辦迴圈整改”的保障機制,簡單說,就是今天把明天的生產計劃提前拿出來,然後對照QS系統梳理出一些經常出現的問題,提前預警。這些問題的來源有來自經銷商反饋的,有總部質量管理部門的工程師核查出來的,還有來自QS系統的,最終篩選出前十位發到線長的手上,早會的時候,採取現場示教的方式提醒工人注意這些問題,並且這10個問題都是動態的,每天都會彙總收集一次。通過提前預警的方式,大大降低了質量問題的發生率,據新日電動車無錫製造中心生產部部長介紹,這種“OJT迴圈整改”機制保證了產品的出廠品質。
同時,跟隨每一輛電動車都有一張流程卡,用以記錄所有生產環節的資訊,上傳到系統並形成大資料,一旦流通到市場上的產品出現質量問題,通過這張卡則可以直接追溯到具體的生產責任人。
工藝上持續改進
這位生產部部長還告訴我們,他經常會收到一些建議信,都是工人提的一些生產工藝的改進意見。比如,有工人在貼花的時候發現總是貼不到位,或者偏左,或者偏右,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做了一個工裝***固定貼花位置的模具***,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貼偏過。還有黃油自動壓注機也是工藝改進的典型案例,以前生產中要有一個人專門負責往軸承上刷黃油,用牙刷刷,不僅效率低,而且不均勻,有工人就提意見能否發明一臺裝置自動壓注黃油,新日的生產部門就與相關廠家聯絡,合作研發出了黃油自動壓注機。類似的工藝創新還有很多,例如壓輪胎的工藝、裝配前叉的工藝、懸掛工藝***以前電動車下線要靠人工來推到倉庫,現在通過一條懸掛線實現了自動入庫***等。
只有一流的裝置才能生產出一流的產品,因此,新日在裝置投入上也不遺餘力,前幾年購進了幾臺焊接機器人,大大提升了產品品質,與人工作業相比,焊接機器人的好處是機器人沒有情緒而且不累,品質上可以做到無縫,更加均勻、光滑,電動車車架上有很多需要焊接的地方,如果焊縫不一,顛簸的時候很容易脫落。新日還擁有業內唯一的一臺電摩安檢線裝置,按機動車標準檢驗產品品質。
同時,新日電動車藉助國內最大的軟體供應商用友公司打造了“數字工廠”,實現了生產管理層面的資料和業務綜合整合應用;在“智慧工廠”打造上,引進 世界頂級生產裝置和工裝夾具,新日生產線已有24個關鍵工位引入了智慧化監控系統,實現全程可追溯。
管理上追求卓越
“員工做得不好,首先是管理者的責任。”這是我在新日聽到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比如貼花這道工序,以前老是貼偏,你不能簡簡單單地歸結為員工不認真,而是要找出問題的根源:是不是制定的作業標準不夠具體?工具有沒有改進的空間?而這些都是管理者的責任。多數時候,員工出現的問題都是表面現象,如果管理只停留在糾正員工上,無異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今年以來,新日在管理組織結構上也進行了大膽革新,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實現管理的扁平化。原來每條線配備有一名線長、一名副線長、一名統計員,現在直接取消了所有的中間管理層級,每條線只保留一名管理人員,這樣一來,管理環節減少了,效率提升了,同時,節省出來的工資用來給剩下的人員普漲工資,他們的積極性也自然提高了。
另外一個重大的創新就是“劃小經營”單位,一種類“阿米巴”的方式。劃小經營就是採取承包制,通過簽署內部承包協議的方式將目前的生產單位劃分成若干個小的經營個體,這些經營個體採取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方式來分配利潤,比如每條線上都裝上獨立的電錶,電費、工費、工具費、料費全部自主承擔。通過這種方式打破了大鍋飯的局面,增強了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對於產品更加有責任心。過去都是管理者從後面推著幹,現在變成了搶著幹,因為多勞多得,而且員工也有了成本意識,比如下班都會自覺斷電,對於標準件都節約使用了。
服務上規範創新
新日在售後服務上的最大不同就是規範性較高,經銷商要跟他們簽訂服務委託協議,對於經銷商應當承擔的服務專案和標準都有詳細的規定,而且還派駐數十名服務經理常駐市場進行現場督導。對於不同等級的服務委託商他們採取分類管理,要求也不一樣,但必須通過他們的考核取得相應的資質。
電動車、家電這類行業通常都採取委託服務的方式,委託模式雖然降低了成本,但也存在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對於服務的品質無法把控。新日的解決措施是採取服務單獨結算的方式,據瞭解,目前大多數電動車品牌的服務費用結算都是打包的,服務單獨結算的好處就是增強了資金的流通性,大大調動了經銷商服務的積極性,同時,這種方式也可以有效規範經銷商的服務品質***一旦有使用者投訴,可以直接從服務費用里扣除***。
新日為每一名使用者都建立有電子檔案,實行跟蹤服務,會定期提醒使用者進行各類保養,提升車輛的安全性,同時,使用者所有的維修記錄都會在後臺顯示,比如發現某使用者近期維修次數較多,就會電話回訪。此外,400客訴電話、微信服務號、官網都面向使用者開通,使用者對產品或者服務不滿意都可以直接反饋給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