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鑑讀後感精選

  《冰鑑》是清朝重臣曾國藩署名的一本書,之所以說署名,因為它是一本偽書,也就是說,這本書是別人寫的,署了曾國藩的名字。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篇一

  一直在看《冰鑑》,看了將近2年,先是看原版,古文基礎不好,讀的囫圇。然後又找了好幾個後人翻譯的版本看後,越來越有感覺,更加佩服曾公留下的識人,用人精華。也很榮幸自己有機會能夠在工作中不斷實踐。

  古代善於識人者,往往能夠從成敗之外看到人的長處,這是最難能可貴的。現實中,我們往往以績效為第一評價標準,而成熟有經驗的領導還會依據業務能力,道德素質和潛力來判斷人才。而平庸的管理者卻只能以成敗論英雄,如此一來,必然會錯失人才。聯絡到現實中,一種可能是初為管理者,沒有能力去全面判斷。還有一種就是管理者對培養和判斷下屬能力過於簡單和粗曠,以績效和資料為一切標準,沒有耐心去輔導和幫助下屬,或是出於自私害怕下屬超越自己,多種可能性。古代的管仲和張良在未顯達時,管仲在未佐齊桓公時,什麼都不成功;張良未遇劉邦時,刺殺秦始皇也不成功。這是因為事情的成功會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干擾,運氣好時,瞎貓也能撞上死耗子。運氣不好則天才也難成功。觀察人才的辦法,應仔細考察做事情的辦法和手段,即使他這次未成功,但可以知道他的特點***也就是能力各方面的特點***,是膽大心細?還是計劃周蜜?還是憑藉偶然性完成了任務?計劃周密和膽大心細的人,即使這次不成功,下次也會有進步。如果我們作為管理者在判斷人才的時候過於簡單看某一因素,則會錯失人才。當然如果處於公司的變革期或帶有其他的政治目的和因素可能會受到影響。

  聰明的領導者一般都能夠隨時隨地瞭解人的特性並識之,用之。曾國藩非常善於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廣交朋友,考察不同的人才,做好儲備和積累。我們在現實中也是需要鼓勵各級經理在平時做好人才儲備,這是前提。

  一點感悟和大家探討,不成熟處望指點。

  篇二

  《冰鑑》是清朝重臣曾國藩署名的一本書,之所以說署名,因為它是一本偽書,也就是說,這本書是別人寫的,署了曾國藩的名字。因為,曾文正公是晚清的中興之臣,在當時晚清中興的官方功勞簿裡,他排第二位。***第一位叫官文,才能、業績、品德等其實都不如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等***。曾國藩名氣很大,所以署了他的名字。這樣現象,自古以來就很多,不足為奇。

  《冰鑑》講的是用人的學問,如何識人、用人之“相術”。書中有很多迷信的東西,但是也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曾國藩也的確很會識人、用人。他是一個書生,帶兵打仗的能力可不敢恭維,他第一次親自帶兵打太平天國軍隊就以失敗告終,多年苦心經營的軍隊毀於一旦,自己也是跳河自殺謝罪,幸虧身邊有忠心的幕僚跟蹤才得以相救。最後一次帶兵打仗,也是被太平天國的水軍燒了主船、親手組建的長江水師折損大半,不然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曾國藩家書可能還有豐富好幾倍。

  但是,曾國藩是從一個爛攤子接手的,組建軍隊可以說是白手起家,從湘勇到湘軍,他的周圍也逐漸聚集了一批名將,為挽救晚清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冰鑑》也有一些曾國藩如何識人、用人的痕跡,在他那個戰爭年代,這本書也可以說些實踐經驗的積累。

  讀後感就是寫了一首所謂的“詩”,完全是讀完此書後有感而發,各位就姑且一聽吧。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