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面朝天讀後感

  磨礪內心比油飾外表要難得多,猶如水晶與玻璃的區別。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看看我們周圍,每一棵樹,每一葉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妝。”面對驕陽,面對暴雨,面對風雪,我們都本色而自然。身邊的植物,它們從不用某些東西打扮自己,卻用生命開出一朵朵最豔麗的花。然而有些人卻喜歡被世俗的胭脂掩蓋,久之無法從中走出來,隨之永遠失去了一份純真與自信,而多了幾份虛偽與浮華。為何人們不喜歡濃妝豔抹的人,或許也就是怕被這種情感所同化吧!

  從最近的身邊說起,有些同學喜愛穿戴名牌,高標準消費;有些人總愛在鏡子面前擺弄著擺弄那,大把時間花在打扮上;還有些同學追求時尚,盲目地去模仿大人的穿著。這些與濃妝豔抹又有何區別呢?!正如畢淑敏所說,“化妝以醒目的色彩強調人們注意的部位往往是最軟弱所在。”而這些人服裝打扮醒目的格調卻在無形中暴露出他們不良的性格。

  “磨礪的內心比粉飾的外表要難很多,猶如水晶與玻璃的區別。”是的,一個人的內心無疑是最真實處所在,真正美麗的人是不聲張的,是默默的,但沒有人可以看出他們最最平凡的外表下那顆如水晶一般閃爍著的內心而內心美與外表美最大的區別無疑在於“自信”,那些沉浸在凡塵胭脂中的人正因為少了一份坦率與真誠,而對女人來說則少了一份韻味。

  “美麗是一種天賦,而自信則像是樹苗一樣,可以播種可以蔚然成林可以到天荒地老。”自信是美德的大樹,所有美好的葉子都在這棵大樹上抽芽生長。而“美麗”則如紅花,如果沒有綠葉,則會令人生厭,況且這種美麗是如此短暫,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擊。

  最美的,是一個人內心的繁華,縱使他相貌再平凡,笑容再苦澀,只要他擁有自信、堅定的目光,擁有面對人生困境的勇氣,那麼他已經讓這棵自信的大樹抽出無數嫩芽了。終有一天這棵大樹將蓬蓽生輝。

  外貌與打扮只是我們成長路上的過眼雲煙,正如植物,如果一生只想著開花,或許連新葉都還沒長就已經枯萎了。相反,內心的繁華卻一步步伴隨著我們,換句話說,成長,就是一個不斷在自信樹幹添枝加葉的過程,直到它長成參天大樹,那麼它將比花兒更美麗,更值得讓人留步欣賞。

  篇二

  素面朝天指的就是不化妝的女性。作者這篇文章講的就是這個。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化妝最先是為了欺人,之後就成了自欺。”真的是這樣,就好比一個人總是帶著面具,久而久之,當他摘下面具時,就會突然發現他自己已經認不出鏡子中的自己了,這時便會感到害怕,茫然,只好再次戴上面具,這樣便會在不知不覺中迷失自我。

  作者在文章中說道“自信並不與年齡成反比,就像自信並不與美麗成正比,勇氣不是儲存在臉龐裡,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看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一個人,那就是我的媽媽。我的媽媽也是一個素面朝天的女人,她也不喜歡化妝,但她擁有一顆自信的心,她非常的活潑開朗,雖然她也老大不小了,但我總覺得她還很年輕,依舊美麗。

  其實一個人最重要的,還是心,俗話不是說“心靈美才是真的美”嘛,作者也說“磨礪內心比油飾外表要難的多,猶如水晶與玻璃的區別。”一個人的內心如果是空虛的,自卑的,那麼他/她的外表無論被修飾的多麼完美,最終還是會被別人看破。

  自信真的可以讓一個人變得美麗,一個自信的任何一個自卑的人看上去是完全不同的,自信的人看上去陽光外向,有氣場,而自卑的人看上去則很普通,唯唯諾諾,交的朋友也很少,自然不會取得屬於自己的成功。

  我們要做素面朝天的人,做最真實,最自信的自己!

  最喜歡的句子:我相信不化妝的微笑更純潔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妝的木剛跟坦率而直誠,我相信不化妝的女人更有勇氣直麵人生。

  篇三

  開啟《畢淑敏散文集》,習慣性的隨便翻了幾下,不免覺得歡喜,畢竟是散文,不長,正適合我。因為我看一些文學作品的時候,喜歡短小精悍,也許與我的性格有關:不把簡單的複雜化,更要把複雜的搞簡單。

  我最喜歡《素面朝天》。畢淑敏用“素面朝天”的文字拌著“素面朝天”的感情,攪和成一碗對著天空的白皮面。吃下去,就是“素面朝天”裡樸實真誠、醇正柔和的美麗。“我相信不化妝的微笑更純潔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妝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誠,我相信不化妝的女人更有勇氣直麵人生。”是的,她用一支裡面裝著黑墨水的塑料杆子,告訴我們自然的淳樸馨香,還帶著春天小雨的細膩和夏天陽光的溫暖;她用一些能夠複製的語言,像一個朋友從容溫和地聊天,教給我們自然的美麗,甚至把自然種進我們的心田。這篇文章代表著她本人真實的品質與文風。

  如同夏日海邊溫和溼潤、沁人心脾的風,畢老師的散文是親切動人的。平淡如水的文字和芬芳若蘭的意味有種讓人難以抗拒的親和力,把讀者的心拉過來。《孩子,我為什麼打你》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她用最簡單的筆調議論了一個最簡單的事實:母親打孩子。但她說出了這個“打”裡埋藏的一個女人細膩溫柔的愛,一個母親辛酸而幸福的無奈,一個媽媽真實自然的一片苦心。我自然不是一個母親,但我從此理解了母親從前的訓斥與巴掌,看見了她成雪的髮絲,明白了什麼是愛,什麼是關懷,什麼是屬於所有父母的那片熱切的期待。

  “濃淡由他冰雪中”是用來形容老梅的。我並不覺得畢淑敏的散文完全像老梅,但她的散文絕對擁有那種濃淡由他的超然氣質與渾厚內涵。她的散文就像整個自然,無形無聲包含一切,每一個轉折就好像自然的每一次呼吸,吐納著天然的清新之氣,淨化著讀者的思想和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