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如何過中秋節

  韓國的“中秋節”源於中國,你知道韓國人中秋節活動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韓國人中秋節活動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韓國人中秋節活動

  秋夕的清晨,韓國家家戶戶都會擺好新谷、水果酒、鬆餅、芋頭湯和各式各樣的水果祭拜祖先。韓國傳統上是由長子繼承家族的正統,因此秋夕祭拜祖先時,均是兄弟們到大哥家裡祭祖。祭典開始時,男人們都要恭敬地站立在祭桌前,主祭的家族長子要先把家裡的大門開啟,意指請老祖宗進到家裡來。然後回到祭桌前,燒香、獻花與獻酒,率領家庭成員行叩禮。在祖宗們享用祭品的時候,主祭者要向家人介紹祖宗的光榮事蹟,然後卜問祖宗是否已享用完祭品。完畢後,主祭者再率領家族成員對祖宗行叩禮,恭送祖宗。祭祖儀式完畢後,大人們將祭酒喝掉,然後開始吃團圓早飯。

  除了祭拜祖先外,秋夕還有掃墓的習俗,一般是在秋夕前一天或前兩天舉行,近代則多在當天舉行。因為韓國人的祖墳一般都在山上,所以祭掃祖墳被稱為“上山”。秋夕“上山”是一年中最重大的事情,即使有天大的事,也不能耽誤了“上山”。

  秋夕節祭祖在韓國有一句俗語叫“做得好鬆餅,嫁得好人家”,韓國女孩子從小就要學做鬆餅,要為“嫁得好”而努力奮鬥。韓國人吃鬆餅就相當於中國人中秋節必吃月餅,除了品嚐它們的美味,更多的是傳達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堅持。

  除了一家團圓外,韓國的“中秋節”還有祭祖和省墓的習俗。韓國中秋節的祭祀非常的隆重和繁瑣。中秋早晨,每家每戶早上都起來很早,男女老少們都換上新衣服,舉行中秋“茶禮”***即祭祀***,追思父母及祖上的恩德;而省墓則和中國清明節的掃墓差不多,一般是中秋節當天去祖墳伐草和祭奠,以盡孝心。當然,韓國中秋節的當晚,也少不了賞月活動。

  韓國中秋節煩惱

  在如今的韓國,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的大家庭逐漸被三口、四口之家的小家庭所取代,但是祭祀的傳統卻並未有太大改變。繁複的祭祀活動,也使得中秋節也成為讓不少韓國夫婦頭疼的節日。

  筆者朋友的丈夫是家裡的長子,因此每到中秋節前夕,這位朋友總是唉聲嘆氣,向筆者抱怨自己得了節日恐懼症。她告訴筆者,由於丈夫是長子,因此每年中秋季,丈夫的兄弟姐妹們都會聚集到他們家祭祀。儘管中秋節前,她就已經開始準備食材。但中秋節當天,她還是得天不亮就起來準備食物,加之韓國祭祀的食物種類多,工序繁雜,韓國男人又基本不下廚房,她常常要從早忙到晚,苦不堪言。中秋節幾乎成了像她這樣家庭主婦的“受難日”。

  要知道,筆者的這位朋友是中國人,結婚前基本沒做過家務。她坦言,早知道嫁給韓國長子還會遭遇這樣的辛苦,當時自己一定會擦亮眼睛。所以現在每當遇到中秋和春節,朋友都會鼓動丈夫與她回中國過節。有了前車之鑑的她還常常告誡身邊的單身朋友,找物件時一定要問清對方的家庭,遇到是長子的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事實上,為中秋節煩惱的還不僅僅是家庭主婦,雖然韓國男性基本免除了沉重的家務之苦,但作為家庭經濟支撐的他們壓力並不小。中秋節期間人們一般會回老家走親訪友,因此產生的禮品費、祭祀費以及給老人小孩的零花錢等額外開支難以避免。據韓國經濟研究院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今年中秋節韓國人用在祭祀和探親送禮的平均支出約為728000韓元***約合人民幣3858元***。考慮到返鄉帶來的經濟壓力和親戚們的“過度關心”等因素,據韓國媒體報道,今年有近四成的求職者決定不返鄉過中秋,而是選擇打工為就業做準備。

  而且令韓國男性頭疼的還有中秋節的長途跋涉之苦。據韓國媒體報道,今年中秋節韓國將再現“民族大移動”,預計總出行人數將達3199萬人次,這一數字約佔韓國全國人口的61%。交通部門預計,由於八成的韓國民眾選擇開車返鄉,利用高速公路返鄉所需時間比去年增加2個小時。一位男同事告訴筆者,他的家在光州,由於沒有搶到1個半小時到光州的高鐵票。這次中秋節,他很有可能要從首爾開車7個小時才能到家。但儘管如此,“該回還得回。畢竟是一年一度大家庭團聚的節日”,他苦笑著告訴筆者,一句話,“中秋節讓韓國人痛並快樂著”。

  中國中秋節習俗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髮辮狀,浸溼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

  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