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白痴電影觀後感
眾所周知,印度的電影產業十分發達,優秀的作品層出不窮。給大家推薦一部十分優秀的印度電影《三個傻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參考!
篇一
前段時間從網上下了《三個白痴》,網速慢,下了CD1 現在正在下CD2,先來說說看了CD1後的感受,之後再補上CD2的。
《三個白痴》是一部印度電影,採取了倒敘的手法,先從十年後的場景開始。原來十年前有兩個學生定下了一個賭約,一個是追求自由和張揚的A,一個是遵循傳統甚至是專制的E,就是這樣兩個學生賭誰在十年後活得好、活得成功,此時的E已經有房有車,就等著A出現。然後場景拉回十年前剛剛進入大學時的情景,三個白痴指的是印度一所大學裡的三個學生,其中一個是A,另外兩個是B和C。
說說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情節吧,第一個是A剛進大學時被侮辱後,教訓那個人***也不知道是個什麼人***,我想這是想告訴我們A極強的動手能力以及運用知識的能力;第二個是上課時對原原版版記住定義的諷刺;第三個是一個具有才華的青年被各方面壓力逼得自殺;第四個當然就是愛情***附帶的還有那些舞蹈***。
我想這部電影主要是對印度教育的批判,專制的體制扼殺年輕人的創造力,無情的壓力讓學生逼死了有想法的學生。對於這個其實我也是有感受的,怎麼說我也是個拿到退學通知的學生,那段時間的壓力的確不小,也就在那段時間裡我靠自己挺了過來,那個時候不要冒險去找別人談心,因為別人的無所謂一定讓你後悔自己的舉動。其實人生就是慢慢適應承受的過程,經歷的事情多了 就會鍛鍊你的承受能力,你知道當你痛苦的時候 你會有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就跟小時候拿個低分的感覺一樣,所以當你承受得多了,承受能力強了,你就適應了,你的感覺就不那麼強烈,你就能承受更大的事情。
中國可能就是在營造這樣一種氛圍,把你套在一個框裡面,從小到大一直套在一個框裡面,這樣你的適應能力,承受能力沒有得到絲毫提高,就這樣一直到你長大,這時候你有了自己的想法 可能想逃出這個框,但是由於很多人都承受不住逃出框所帶來的沮喪和痛苦的感覺,所以他們就放棄了。
上面講到一個孩子被逼自殺,CD2中B也承受不住壓力而跳樓自殺,還好後來經過夥伴的照顧和刺激痊癒了。影片的高潮部分算是學校裡生孩子那一段,那一段改變了強權校長的思想,因為我看的是英文字幕的,其中那個詞又是印度語,所以至今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一下,小孩子會踢一腳的那個詞***。
結尾很圓滿,總得來說影片還是不錯的,可以讓你聯想到自身上。
篇二
印象中基本上沒有看過印度的電影,可能是覺得印度這地方能出什麼好的電影呢。所以看電影一般就看國產的和歐美的。國產的是因為畢竟是本國的文化,有些電影還是有看頭的。而歐美的其實一般也就是好萊塢出的片,也就是我們傳統所說的美國大片。美國的電影雖然說是在宣傳他們的意識形態,但不得不佩服他們所作的作品,因為和國產的比起來,無論在劇情,視覺效果,想象力和其他方面,無不領先國產電影幾十年。而這一次看這一部“三個白痴”,完全是因為好幾個同學的強力推薦。以前有聽過印度每年都拍好多的電影,但基本上還是看輕他們的,這一次心想這麼多人推薦,必有他的可看之處,因此也就帶著期待的心情來觀看此電影了。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三個不同性格的年輕人之間的故事。影片以其中一位主人公法涵在飛機上接電話開始,由於電話中所講事情緊急,而飛機又已經起飛,因此他就假裝生病倒地,換得飛機返航,這樣一個滑稽的場面開始。故事以三個人要尋找另外一個人的懸念展開,之後進入故事的主體,就是三個主人公在在印度的皇家工程學院求學的經歷。其中主角蘭徹是一個對機械工程無比熱愛的年輕人,但又抵制古板的教學制度,鼓勵學生要有自主學習和創新的能力。而另一個主角法涵是一個熱愛攝影,但又因著家人要他成為一個工程師而來到學院。第三個主角是萊俱,他是個對生活充滿恐懼的人,因為他家人的重擔很大。而學院的院長卻是一個非常嚴謹,刻守教條的老古板。故事中的三人是學院的異類,蘭徹長年是學院的第一名,而另外兩人卻是倒數一二名。蘭徹為了使萊俱相信教條主義的無用而使學院中另一名古板而成績好的學生查爾圖在學校的演講上出名,以致查爾圖立下了十年後和蘭徹比拼成就的誓言,引出片頭三個人尋找蘭徹的一幕。蘭徹在院長大女兒的婚禮上認識了院長小女兒皮亞,並使皮亞看出她未婚夫拜金主義的醜像,最後蘭徹和皮亞陷入熱戀中。後來三人因偷院長的試卷而被院長開除,在開除的路上剛好碰到院長大女兒要生產,而城市下暴雨以致交通癱瘓。當院長無助的時候,蘭徹領導學院的學生幫助產婦順利生產。因著這樣院長對蘭徹另眼相看,免去他們被開除的噩運。故事又回到三人尋找蘭徹的線路上,他們到達蘭徹的家裡發現蘭徹其實另有其人,而真實的蘭徹其實只是他主人家裡園丁的兒子。因著他熱愛學習而與主人簽訂協議,主人出資供他學習,而他在將來的學位證書上必須寫上主人兒子的名字。緊接著他們打聽到蘭徹的地址,但此時又聽到皮亞即將結婚的訊息,因此他們趕到婚禮現場將新娘搶走,並找到了蘭徹。而查爾圖發現蘭徹其實就是他即將要合作的生意夥伴,比他更加成功百倍,而蘭徹和皮亞則重新走到一起。
哆嗦了這麼多才大概講了下故事情節,其實也是想讓自己對這部電影印象更加深刻,畢竟是一部挺精典的電影。影片的主題是在闡述自由的觀念,就是人不應當受到各樣的束縛,而是真正的享受自由帶來的樂趣。不應該為了前途,為了家人的期待,為了各樣的要求,而失去了追求自由的心志。主人公蘭徹作為一個天才學生,不但自己一直貫徹這樣的思想,還幫助別人脫離各樣的束縛。蘭徹他可以在明知到學習得再好都沒有學位的情況下,還能一如既往的追求知識,並且敢於挑戰老師的權威。蘭徹幫助法涵有勇氣追求自己所喜愛的攝像的夢想,幫助萊俱脫離對各樣事情的恐懼,成為一個堅強的人,幫助皮亞脫離用金錢衡量的婚姻,幫助院長改變固守己見,不思創新的思想。影片中所不斷闡述和表達的自由創新的思想,勇於挑戰舊制度的思想,對我們每一個人也是一種提醒和鼓勵。我們在生活中,在人生的道路上,何嘗不像故事裡面那些害怕改變,固步自封的人那樣,整天為了金錢,名利,地位,為了成為別人眼中所稱許讚歎的人,而不為犧牲自己的興趣愛好,犧牲作為一個人應有的自由呢?
影片中可能有一些拖沓的地方,特別是唱歌的部分佔了好長一段,或許是文化不一樣的緣故,但總體上不論是創意,劇情,笑點,和影片所帶來的思考,都說明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讓我們都能夠從這部電影中,學習成為一個樂觀,不畏艱難,勇於創新的人。
篇三
多久沒看過這樣好的一部電影?或者說,從未看過這樣好的電影。
影片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尋找蘭徹。我覺得更貼切。
蘭徹是誰?
他是所有的入學新生屈從於高年級的欺侮和羞辱時,唯一一個以自己的方式抗爭的人。
他是教授在大肆頌揚太空用鋼筆這一耗資數百萬的偉大發明時,唯一一個舉手問為什麼不直接用鉛筆的人。
他是在看到校友因不堪留級壓力自殺時,唯一一個站在教授身邊說這是謀殺的人。
他是看到教授女兒那個衣冠楚楚卻虛榮物質男友時,唯一一個對她說他配不上你的人。
他是在看到自己考得年級第一,而朋友倒數二名時,唯一一個質問教授公佈成績有什麼意義的人。
他是唯一一個鼓勵法蘭放棄工程學去追求自己喜歡的野外攝影的人;
他是唯一一個鼓勵出生貧寒的拉杜擊敗恐懼,勇敢面對未來的人;
他是學院裡唯一一個對殘酷的競爭、對所謂的成功、對汲汲營營的人生提出質疑的人
他是一個喜歡對自己,對朋友說all is well的人。
蘭徹是如此特別
而他身邊的朋友法蘭、拉杜卻平凡如你我。
一樣被世俗的價值觀所束縛
一樣的有煩惱、有恐懼、有偽裝、有顧慮。
所以當我們看到法蘭終於對一心希望他成為工程師的父親說,你讓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吧,將來無非是房子小一點,車子差一點,但我會很開心時,我們是那麼激動。而他父親在憤怒過、反思過後說把電腦賣掉的錢夠不夠買一架好相機時我們真的忍不住哭了。
所以當我們看到家境貧寒,身肩重擔的拉杜放下恐懼和壓力,對面試官坦言他曾經自殺,但他對未來充滿自信時,我們是那麼激動。而在面試官微笑著對他說我很久沒看到這麼坦率的應聘者,你被錄取了時我們和他一起淚流滿面。
而更讓我們感動的是教授,當他固守了幾十年的信念終被蘭徹撼動,當他的僵硬的心靈終於有所甦醒,他把那支他曾說過要送給最優秀的學生的太空鋼筆送給了四年來他一直恨之入骨的蘭徹,他顫抖著聲音回答了這個學生四年前提出的那個曾讓他在眾人前尷尬無比的問題:研究太空鋼筆是有意義的,因為鉛筆在太空中發生斷裂,鉛芯會飛散進宇航員的口鼻!他哭著對早已淚流滿面的蘭徹說:你也不是每次都是對的!
這時我們怎麼還能控制得住眼淚。
蘭徹是誰?
他教我們坦誠地對待自己的心靈
他教我們反思這追名逐利的世界
多幸運遇見這部電影,遇見蘭徹。
ps:非常非常喜歡片頭曲
他如風一般自由 似風箏翱翔天空
他去了哪裡…讓我們去尋覓
我們為腳下的路途牽引 他卻在獨闢自己的蹊徑
路途艱難 又毫無憂煩
我們為明日愁言 他只顧暢想當今
讓每一刻壯美不凡 他來自何處
觸動你我心絃卻消失不見
他去了哪裡 讓我們去尋覓
烈日當下 他猶如一片林蔭
大漠之中 他便似一片綠洲
對受傷的心 他是良藥一劑
恐懼著 我們都泥足於井底
無畏著 他暢遊於海天之際
毫不遲疑的迎接潮汐
他如一片浮雲獨自飄逸 卻是我們最好的知己
他去了哪裡…讓我們去尋覓
我們不會放過你 我們還要繼續 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