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關於家校共育的學習心得感悟
編者按:家校合作是教育界重視的一個教育方向的轉變,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的教育感悟《攜手父母,實現共同成長》吧!
2017年7月13日至17日,滑縣致力於新教育的同行40餘人遠赴六朝古都南京,參加新教育第十七屆年會。今年年會的主題是“家校共育”,三天的參觀與學習,使我對家校共育作用有了飛躍性的認識。
通過聽報告、觀看特色成果展示、入校實地檢視,我認識到,要想對學生的教育達到最理想的效果,讓每一個生命都閃亮,不能單純依靠學校,必須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就像蘇州大學教育哲學博士、語文特級教師、新教育研究院院長李鎮西所講“學校教育無論多麼重要,它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把家長看作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戰友,利用家長各自的資源教育學生,正如美國麻省波士頓終身教授嚴文蕃教導我們,家長是學校沒有的資源,要利用家長的長板補學校的短板。又如朱永新教授在主報告中所說家庭教育有其獨特的優勢:一是時間上的優勢,孩子的日常只有6-8個小時在學校,而其餘更多的時間在家裡和課外。二是情感上的優勢,家庭教育可以利用親情和父母言行的示範性作用,對子女進行教育。三是資源上的優勢,家庭教育可以超越學校的時空限制,利用所有的資源多種途徑進行教育。
回想我校對學生的教育,在家校共育方面做的還不到位,沒有做到家校協調統一,沒有發揮家長在教育孩子中應有的作用。僅僅體現在每學期期末的一次家長會,平時利用班級微信群、校訊通給家長髮一些通知、家庭作業之類的資訊。平時通知家長到校,大多是學生犯了錯誤,給家長告學生的狀,讓家長批評學生,立即糾正錯誤的。所以我們現在非常有必要反省自身的育人方法,根據學校的實際,充分利用家庭優勢,攜手父母,搭建家校共育的橋樑,實現家校共育的合力,達到教育的最大優化:
1成立家校合作委員會,搭建家校共育的平臺。
2充分利用微信群、校訊通、QQ群等加強家長和學校的交流合作,達到資源共享。
3開展家校互訪活動。通過課程展示、節目展演等環節幫助家長及時瞭解學生情況、學校動態。
作者|萬古鎮中心小學 彭繼勝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教師關於家校共育的學習心得感悟
- 電腦顯示器突然閃屏咋回事
- 超拽女生的霸氣個性簽名
- 左耳耳鳴什麼原因
-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綜合檢測題
- 大眾廣播體操第九套視訊
- 基於積極心理學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 關於自我介紹高中英語作文
- 大班第二學期育兒知識
- 描寫母愛的現代散文詩作品
- 寶寶牙齒稀疏是什麼原因如何治療
- 夏季寶寶上火的食療方
- 好的畢業生簡歷模板
- 桌上型電腦如何配置
- 最精美的小學生法制手抄報板塊設計
- 讚美老人的話
- 感康清膠囊的說明書是什麼樣子
- 世界最大的航母多少米
- 棒針毛衣的編織圖片欣賞
- 怎麼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記憶力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