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通羅馬感悟隨筆

  成功不只有一種,要學會尋找自己的成功。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條條大路通羅馬”是一句著名的諺語,也就是說,可以採取多種方法或途徑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生活也是這樣。

  這讓我想起了幾天前發生的一件事:那天,我的作業可多了,既有寫作文、背誦課文,又有做數學題,轉天還要考英語,我大概算了一下,完成這些要到晚上十點左右。怎麼樣既能完成作業,又可以在九點三十以前睡覺,有什麼好辦法呢?突然,我靈機一動,一個好主意在我腦海中閃現。為什麼不可以先在學校把背誦的課文多讀幾遍,然後再利用坐公交車的時間把它們背下來呢?

  對呀!這真是個好主意。說做就做,自習課時,我先做寫的作業,然後利用剩餘時間熟讀課文。放學後,在公交車上,我不再像往常那樣無所事事地東張西望,而是專心致志地在心裡默背課文,遇到不會的就記下來。到家以後,只用了幾分鐘就可以把整篇文章連貫地背誦下來。沒想到這個方法竟使我早早地完成作業。

  我只是變換一下完成作業的順序,充分利用以前忽略的時間,卻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真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啊!

  篇二

  “成功”不只有一種,尋找自己的成功。

  我們是否經常發現周圍有人複製著“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路,他們複製的目的也就是和那位“成功人士”一樣;一樣的地位、一樣的職業、一樣的……即使這樣作要改變自我。

  或許這就是李開復老師筆下的“一元化成功”。所謂“一元化成功”就是片面追求成績或名利、限定成功方向的做法。如果被社會完全認可,那對下一代***尤其是對是90後、00後,80後也深受影響***會產生巨大的負面作用。一旦走進“一元化成功”的誤區,人們就會因為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淺而忘記了真正屬於自己的目標理想,忘記自己在社會中應擔當的責任和應有的價值。即使最後獲得了名利,也不會體驗到真實的快樂和幸福。

  在“一元化成功”模式的影響下,即便是某些最優秀的人,也往往不甘心於“自我評價”、“自我激勵”,他們時刻希望成為世俗評價體系中的“成功人士”,一旦遇到大的挫折或命運的捉弄就會有可能走向迷茫或消沉。那這個民族、國家豈不會很危險?

  當今社會如果僅以“成績”和“名利”來衡量個人、團隊乃至社會成敗,那麼,這個社會至少85%的人都無法躋身於成功者的行列。畢竟,在考試中得到高分的只能是少數人,在工作中成為高層領導或億萬富翁的也只能是少數人。這些人成功了,那其他人就失敗了?

  如果一個社會的整體價值觀只承認少數幾類成功人士,那麼,在各自領域裡取得不俗業績卻不被社會認可的人才就很難體會到真正的快樂,那麼社會中有勇氣從事那些寂寞,坐冷板凳,但對社會很有價值的人就會越來越少。***頗有些當代中國的影子***那麼中國就難以達到全面發展,也很難在競爭激烈的世界舞臺擁有絕對的地位。

  季老就是一個例子,他老人家是國內唯一一個能讀懂西域的吐火羅文的學者,現在季老走了,中國要是發現了新的吐火羅文只能送到國外去研究;聽起來可悲吧,可這就是事實,像這樣的事情並不在少數。

  當那些在特殊崗位兢兢業業創造這屬於自己的成功卻發現這樣的成功是不會被社會普遍認同的,他們會怎樣?意志不堅定的就會轉行,或者墮落。這樣還好,至少不會落入他國,對自己的“母親”進行報復。再說我們經常看不起民工、工人、農民,可是誰敢說我們離得開他們!大家都離不開。沒有農民我們吃什麼,靠進口嗎?你能買得起,人家還不一定賣給你。沒有農民工、工人,能實現現代化,能造就現代中國以及中國製造?所以不要藐視、鄙視任何人、任何對這個社會有益的人,這個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你我;離不開任何有用的工種。

  像中國的學術界為什麼近些年頻頻爆出“抄襲門”,我覺得和國人對“成功”的誤解扭曲有關,當學術變得功力、浮躁,那各種病態就會顯現。當原本聖潔的學術之花,玷汙上了庸俗的凡塵;它將走向窮途末路。當學術界變得躁動也充滿了“扭曲的成功”,那這社會病的嚴重程度可想而知。

  “成才沒有公式可以套用。試圖用一個成功個案來總結教育規律,或尋找某些成才“捷徑”,這些做法都有失偏頗。”

  “只有一元化的成功才會強迫人們複製他人的成功模式。”

  “將考試成績、財富、名利當作自己終身奮鬥的方向,那麼,他所從事的多半不是自己正真喜歡的事情,他把這件事做好並因此而獲得成績、財富、名利的可能性也幾乎為零。”

  “美國是一個典型的崇尚多元化成功的社會。最明顯的例證是,美國的人才體系是多元化的,美國人才的成功途徑也是多元化的。在美國的企業中,不同型別的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獲得足夠的發展空間。例如,在微軟公司裡,不同型別,不同資質的人才都能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從而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研究人員的成功可能是發表了一篇重要的論文,測試人員的成功可能是找到隱蔽的“臭蟲”,支援人員的成功可能是幫助客戶及時解決問題。對於這些不同型別的成功,微軟公司的管理者不但會坦然接受,還會與當事人擊掌相慶。”

  只有“多元化成功”才是真的成功。這種成功的衡量標準是:對他人或自己乃至社會是否有益,是否能讓一個人在自主選擇的過程中,不斷超越自己,並由此獲得最大快樂。這才是正真意義上的成功,一個真實的成功。

  相信自己擺脫束縛追求屬於自己的成功,我們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完完全全的照搬是對自我的扭曲、毀滅,記住“條條大路通羅馬”,“天無絕人之路”。

  篇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在他們的指引下,我們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青蓮居士的瀟灑人生;“惟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是李易安的哀愁人生;“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是孟德的壯麗人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潛的超脫人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屈原的清高人生;“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這是李煜的哀怨人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是蘇東坡的豁達人生……不同的人生有著不同的苦辣酸甜,不同的喜悲得失,但既然選擇了我們就要全力去做,相信成功的一天終會來臨,因為條條大路通羅馬,因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人生世時,變化無常,我們可以相信有命運之說,但我們不能認命。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如果我們去爭取,去奮鬥,去打拼,或許年啊不如意之事就變成了六七分。伸開你的雙手,在你的手心,你可以看到自己的生命線,事業線,愛情線,它們全在你手裡,只要你握緊它,你的命運就可以重新改寫。

  或許我們出身卑微,或許我們的生活條件很差,或許我們沒別人聰明,但請不要輕易放棄,發現你感興趣的,找出你所擅長的,然後認真地去做它,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到那時,你就是一個成功者。俗話說:不求門門通,但求一門精。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為自己開創自己的“羅馬路”。

  或許羅馬路上荊棘密佈,或許路上隔著萬水千山,但請記住,世界上最鋒利的刀子是人的手,只要動手做,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情。世界上最長的路在腳上,只要走,就沒有走不到終點的征程。世界上最堅強的是人的心,只要肯堅持,就可能成功。然而,如果我們不去歷練,世界上最堅硬最鋒利的東西就可能變成最脆弱的東西。

  選定自己的路,不要氣餒,抱著一顆“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決心走下去,你一定能到達“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