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伴我前行隨筆

  翻開一本本書籍,掉的是塵埃,不變的是味道。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人們都說,讀書是一種自我提升,是補償心靈的良藥。有很多同學都不想整天端著本書再書桌前看。可是,要知道,讀書可以冶煉身心。靜下心來讀書,這何嘗不是一種好事呢?

  其實,小時候我也並不喜歡讀書。覺得讀書很悶,在書中找不到一點樂趣。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卻喜歡上讀書。可能是因為六年級快要畢業考了,整個人都緊張起來。整天不知道在想些什麼,該複習的也複習了。實在是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來調節心情。面對著家長、老師的壓力,我更是措手不及。

  讀書成為了我的享受,我愛讀書。大學問家朱熹的那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直迴響在我耳畔。在這個知識迅速更新的年代裡,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追上步伐,才能汲取智慧的營養,才能擁有“一池活水”。否則,你將與社會脫節。從而,你沒有知識就會落後。

  讀到一本好的書籍,的確是為生活新增不少樂趣。每當你在學習生活中感到疲憊又乏味,這時你拿出一本書。你不要想著看完這本書還要多久,你只要想著每天看一點點,終有一天你會把這本書看完的。不光是看,你要從中理解他講的內容,看完之後有什麼感受?這些都是一種能力的提升。你可以盡情地遨遊在書的王國,沒有人能夠阻止你,因為讀書也是一種境界。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翻開一本本書籍,掉的是塵埃,不變的是味道。拂去昨天的歷史,重新今天的開始。“讀一本好書就是與品德高尚的人對話”,讓我們更懂自己,更懂生活,更懂世界。之所以有些人不喜歡讀書,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書也有書的樂趣。一向以為遊戲好玩而書就永遠是乏味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我們看書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能讓自己多懂一些知識。要知道,在21世紀,沒有知識就是等於是社會上的寄生蟲。多少山區的孩子與我們年齡相彷彿想擁有多一本課外書都是一件遙遠的事情啊!我們擁有這樣的條件為什麼還不要好好讀書呢?

  翻開一頁頁寫滿歷史足跡的畫卷,一陣墨香撲鼻。一代代的古人今人,都是聞著書香,一路走來。我想我們身為學生來說,更需要書的香味來薰陶。

  雖然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是沒有知識恐怕也很難。俗話說的好;“知識改變命運啊!”讓我們一起奮起步伐,一步一步走向讀書的生涯吧。路還很長,但是我堅信,堅持是會勝利的!捧起一本書,陶醉其中,去領略生命的傳奇與精彩,享受生活的恬淡與寧靜,那一刻,我是最快樂的。讓書香一直伴著我們前行吧!

  篇二

  她,是我的良師,也是我的益友。她,已伴我走過了十幾個春秋,不離不棄。她,有一個美好的名字——書。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也說:“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可見,書對於我們是多麼的重要,我結識了一位多麼優秀的朋友。

  坐在書桌前,開啟小桔燈,清風徐來,一切都是那麼愜意。就這樣,我們的交談開始了,從她的字裡行間,我能體會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不羈精神,感受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仁者光耀,傾聽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高歌,聆聽到“楊柳岸、曉風殘月”的低吟,品味到“小橋流水”的孤寂……彷彿置我於流光溢彩的美的殿堂,目眩神迷,流連忘返。

  時而她又會帶我登上歷史的殿堂,品味“倜儻非常之人”寫就的《史記》,感受久遠的歷史,體味博大的民族精神,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探究世界乃至宇宙的奧祕,帶我進入符號與數字王國,尋覓於物質與數字之間。

  她,不僅帶我遨遊知識的海洋,更教給我人生的哲理。當我沉淪時,她告訴我要自信,要像油缸裡的小青蛙一樣相信自己,努力跳出油缸,擺脫困境;當我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之時,她告誡我“滿招損,謙受益”“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讓我放平心態,繼續前行;當我跌倒在地,淚光點點之時,她對我講史鐵生、霍金、貝多芬的故事,讓我“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當我與父母發生不愉快時,她會對我說“父母不會在原地等你,趁著父母強壯,好好愛他們吧,可不要留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當我任意揮霍者時間時,她警告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復返”,珍惜時間吧!

  春天,我們一同來到田野,“春在溪頭薺菜花”,我感嘆道,她也以“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來應和我;夏天,我們同感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秋天,我們仰望“晴空一鶴排雲上”;冬日,我們一起想象“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場景。回首已往的歲月,不盡發出“時光易逝”的感嘆。

  生活中,她常教導我“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做事須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待人無半毫詐偽欺隱”,待人處事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

  書,我的良師,我的益友,挾你同遨遊,為我的生活添加了一筆濃重的色彩,讓我流連其中,受益匪淺。

  篇三

  書,是一匹駿馬,帶我領略人世間的真諦。書,是一臺時間穿梭機,讓我認知古往今來。書,你伴我長大,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最早的“書朋友”是注音版的《安徒生童話》,記得它是我的朋友給我看的。這本書配有栩栩如生的插圖,加上作者安徒生生動的筆觸,使我看得津津有味,。我還看過《格林童話》,《快樂男孩故事》……

  我總會擠出時間來看自己喜歡的書。一下課,我會急忙拿出書本,如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或是在放學後寫完作業,如飢似渴地看。《賣火柴的小姑娘》悲慘的結局讓我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無比的痛恨,《聰明的一休》又讓我浮想聯翩。後來,媽媽又給我買了許多百科全書,《十萬個為什麼》,《宇宙》,他們告訴我宇宙是怎樣形成的,蜻蜓為什麼不容易被捉到,月亮為什麼會發光……這些書本使我受益匪淺。

  之後,我的閱讀量不只在故事,科學這兩類了。家裡和書店的圖書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現在,我已經積攢了厚厚一紮書了。《明朝那些事兒》,《瓦爾登湖》,《世界上下五千年》,《智慧背囊》……進而,我對書本也更加痴迷了。不但下課,作業做完看,竟連睡覺也偷看。

  晚上,我在床上看書,“娃,時間不早了,睡覺了吧。”媽媽又過來嘮叨。“好的”我表面上言聽計從,實際上卻“陰謀多多”。媽媽走了,我掏出書本,拿起手電筒,蓋上被子,灰溜溜地繼續看書。哎,這計謀,不但得提心吊膽,還害的我腰疼,雖然疼,我也要堅持呀。

  在這成堆的書中,我最欣賞的是當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兒》。《明朝那些事兒》以一個現代人的口吻幽默搞笑地講述了明朝進300年的歷史,從農民朱元璋建立明朝,到崇禎帝時亡國,當年明月把僵化的歷史刻畫的栩栩如生,朱元璋,于謙,張居正,海瑞等一系列人物更是惟妙惟肖。這其中,當年明月好詞好句爛盡,“地球人都知道”、“仨腳貓功夫”等詞句更是令人捧腹大笑,看得人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哦。

  因為我的閱讀量廣,所以我的作文水平在班裡總是居於矛尖,作文常常得優加,有些人說,看書只能把人看呆,但我覺得,看書不僅能提高作文水平,獲得智慧,還是精神世界的滿足,從書中為自己的思想,為自己的生活,做些加法,做些減法,讓我們像小鳥一樣,脫掉身上的包袱,在藍天中飛翔吧。

  書,你永遠是我的好友,你將永遠伴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