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歐洲盃的文章

  2016歐洲盃給我們留下了太多津津樂道的故事。如法蘭西,如葡萄牙。這次歐洲盃留下了太多東西值得我們去探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1:從法蘭西到法蘭西

  人生軌跡真是個奇妙的東西,仿若一隻足球,***滾,滾了十幾年,從門的這一頭滾到那一頭,卻始終滾不出那個球場。兜轉之間,又一次來到中圈。

  十八年前,法蘭西,人生第一場世界盃。那時埃菲爾鐵塔彷彿一個傳說,塞納河夢裡都描繪不出它的模樣。只知道那樣的球場好美好美,那樣的球星好帥好帥,那樣的足球好激情好激情。

  十八年後,法國已去了兩次,在埃菲爾鐵塔下喝咖啡,在凡爾賽宮、盧浮宮朝聖,更沒有忘了去一下王子公園球場,看一下英格蘭曾經偉大的隊長貝克漢姆在巴黎聖日耳曼隊的足跡。

  十八年前,英格蘭,一個神奇的名字成為我一生自虐的法寶。神奇小子歐文的激情閃耀讓我忘了此後十八年裡英格蘭球星們的集體平庸。那時候的英國,不只是12小時飛行距離的遙遠,作為小學生的我,連飛機的樣子都沒有見過。

  十八年後,我早已踏入英國,在老特拉福德看了歐冠半決賽。當年的歐文替補登場,時空穿越的氣息迎面撲來,原來足球真的如此神奇,它成了我這輩子唯一堅持到底的信仰…

  十八年,五屆歐洲盃,我無一缺席。青春時代伴隨我成長的一個又一個球星都已退役。面對陌生的名單,一群群95後的橫空出世,我竟然還是莫名地親切。足球再圓,滾出的那道弧線,依舊脫離不了球門範圍。球員更迭,激情與追求榮耀的夢想依舊代代傳承。而我,精力有限,卻免不了在開賽一聲哨響裡將往後的時鐘調成歐洲時間。

  從98年到2016年,從浪漫神聖的法蘭西到熟悉親切的法蘭西,命運總會安排一次次巧合,讓人記憶的匣子矯情地開啟。

  足球對人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讓人愛上一個國度,尋找一個去那的理由;它讓人有追求夢想的動力,實現夢想的激情;它告訴我們,在這個現實的社會裡還有一群傻乎乎的球迷,為了另一群跟我們毫不相干的人或哭或笑,毫無保留死心塌地地奉獻,這是我們漸漸遺失的美好、單純。

  也許我們再也不會像學生時代那樣偷偷看球,一場不落,但足球滲透入骨子裡的那番衝動,不是醒來後看一個比分就能明白的。

  歐洲盃,又開始了!關於足球的點滴故事,又滾動了!讓我們一起探尋未來一個月的跌宕劇情!人生與足球,總是那麼美好!

  2:真暴力,非足球

  眾人心目中的主隊德國終於登場亮相了,2:0,正常的結果。以德國每屆大賽沉穩的表現,加上實力擔當,走到最後也不會讓人驚訝。但沒想到的是,德國球迷跟烏克蘭球迷也在場外幹起來了。

  前天英俄球迷就沒消停過,從開賽前幹到開賽後,法國街頭一片混亂。歐足聯已經怒下通牒,再發生類似情況,取消球隊參賽資格。千萬別讓自己喜歡的球隊無辜受害,而你也許就是那位推波助瀾者。

  其實,鬧事的多半隻是想鬧事,不見得有多愛足球。很多人藉著足球發洩對社會的不滿,混在球迷中挑釁、滋事,而真正的球迷在球隊成績動盪面前,難免心裡失控,不自覺加入混戰。

  其實,英國並不盛產足球流氓。我曾親臨8萬人的老特拉福德,親眼目睹一個年輕小夥子90分鐘從未坐下,嘴巴里罵罵咧咧沒個停歇,表情時而憤怒,時而遺憾,哪怕主隊大比分領先,他的罵聲始終沒有消失。這是英國足球的傳統文化,每個看球的球迷都全身心投入其中,彷彿自己就是場邊的教練或場上的球員,你可以聽到無數噓聲在耳邊起伏,甚至出現一些不雅手勢,但自始至終,他們規規矩矩站在那兒看完全場,等球星們謝幕時,全部恭恭敬敬獻上最熱烈的掌聲,哪怕嘴巴里還是一些不乾不淨的詞語。

  這些,不是流氓,是真性情的球迷。

  我相信,藉著各種大賽鬧事的足球流氓,大多都是有組織的,他們不是真的見不得自己的主隊輸球,只是想找個機會鬧事。不怕事小,就怕鬧不大。

  我們應該原諒那些真性情的球迷,他們也許不夠文明,不夠理智,但理性的球迷都是球評家,能為了一支與自己毫不相干的球隊嬉笑怒罵,付諸一切,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我們應該打擊那些假借足球名義,玷汙球迷形象的“真暴力”。歸根到底,歐洲盃再熱火朝天,那也只是競技體育,如果連友愛的精神都失去了,大賽也就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

  除了球場外的暴力,我們也目睹了幾場很不乾淨的比賽,克羅埃西亞VS土耳其尤為明顯。東歐球隊之間的較量更容易伴隨著火藥、粗野、黑腳,我們一次次被裁判吸引,為球員揪心,這本就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比賽最致命的殺手。

  歐洲盃才剛剛開始,希望暴力事件能夠就此消亡,我們需要回歸足球本身,迴歸球迷的本真!

  3:靠誰唱戲不重要,戲到深處自然妙

  捷克靠防守唱了將近90分鐘的“鐵桶戲”,就快成功了,無奈本屆歐洲盃80多分鐘才是進球高發期,一不小心還是讓皮克捅了一刀。其實捷克防得未必滴水不漏,在我看來,進球前無數次漏洞,甚至必進機會,西班牙球星們都在禁區裡集體發呆,不是球沒調整到自己慣用的那隻腳,就是慢一拍之後被警醒的捷克球員一腳斷走。

  衛冕冠軍西班牙,唱了90分鐘華麗的“控球戲”,捷克基本搶不到球,也無需耗費體力跟你世界頂級的技術型球隊玩控球,於是西班牙肆無忌憚地一次次進攻,只可惜華麗的舞步總是在禁區前沿踩錯舞點,無數次必進球機會,都被捷克人瓦解。

  切赫依舊酷,再次驗證好門將頂半支隊。很多年輕無經驗的守門員恐怕在西班牙的強勢攻態前早被唬得腿軟,但切赫是誰?經歷過無數大場面,撲你們幾個看似凶猛,實則欠些火候的來球不算什麼本事。雖然最終還是失了一球,但仍抹殺不了“頭盔俠”唱了80多分鐘的“獨角戲”。

  義大利賽前被百般凌辱,“呆梨”稱號跟“三喵”有得一拼。很多義大利老球迷甚至都對這支球隊的23人大名單表示陌生,曾經華美無比的藍衣軍團似乎在這幾年淪為了歐洲屌絲。

  但薑還是老的辣,先別提比利時進攻有多猛,義大利新人有多無名。但最終依靠老將的經驗、防守反擊的傳統,還是贏了。對於凌晨三點不能爬起來堅持看球的“新聞掃描者”來說,結果好,便是好。於是,義大利上演了一場完美的“老當益壯戲”。

  你進攻好,他防守棒;你身材好,他速度快;你青年才俊層出不窮,他老將出馬一個頂兩;你控球半成以上,他防反措手不及;你一群天才球員,他一個老道教練……歐洲盃賽場就像一個戲劇院,戲臺上什麼樣的江湖高手或無名小卒都有,就看你怎樣演這場戲,演到忘了自己,騙了觀眾,入了情境,也便贏了結局。

  這場好戲才剛剛開始,高手們的裝備還在不斷升級中,最後提醒一句,今晚九點沒有球,大家可以早點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