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全面覆蓋內容的徵文範文

  隨著“十個全覆蓋”工作的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開創了歷史性新局面。推進“十個全覆蓋”工作以來,以爭創黃石市“十個全覆蓋”工作排頭兵為抓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關於十個全面覆蓋內容的範文,希望能幫到大家!

    十個全面覆蓋內容

  一、念好“三字訣”,力推“十個全覆蓋”形成全面覆蓋之勢

  ***一***在“責”字上強措施,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從強化責任入手,著力解決重視不夠、合力不強、投入不足等問題。落實“四個納入”機制,把“十個全覆蓋”工作納入黨委政府年度發展目標、黨政“一把手”工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和領導幹部績效考核。明確牽頭單位、督導組成員單位、市紀委監察局相關科室和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的督導責任。採取“半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的方式,強力督促各項覆蓋工作落到實處。

  ***二***在“帶”字上求突破,大力打造工作“樣板”。採取“試點先行、典型引路、示範帶動”的方法,積極實施典型示範工程,做到以先進帶後進促前進。以“兩線一片”5個重點鄉鎮***街辦、開發區***、15個重點部門單位為示範建立主體,按照選示範點、制定標準、落實建立、推廣典型、鞏固提升“五步走”工作法,高標準打造“十個全覆蓋”百里示範帶,精心培育了觀山石油倉庫廉租房等148個單項覆蓋示範點、檢察院等13個反腐倡廉教育示範基地和10個勤廉示範戶。依託示範點和基地,以示範帶為龍頭帶動全市“十個全覆蓋”工作上檔升級。

  二、建好“三體系”,力推“十個全覆蓋”成為構建防腐新體系之舉

  ***一***著力打造“多層立體”的監督體系。一是建立“立體式”財政資金和政府投資專案監管體系。去年以來,對政府投資重點專案、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惠農資金、其他財政性專項資金等進行了拉網式排查清理,共排查資金專案246項,檢查發現問題56個,全部督促整改到位。二是建立健全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和動態監管體系。以預算單位銀行賬戶清理、“小金庫”治理工作為突破口,不斷深化部門預算、“收支兩條線”、公務卡“三項”改革,大力推進國庫集中收付向鄉鎮、財政部門預算向二、三級部門單位、“小金庫”專項治理向社會團體和國有企業等“三個延伸”, 努力實現市鎮兩級國庫集中收付全覆蓋。三是探索建立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監管體系。按照“一局一中心”模式,開創性地成立了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工程招投標、土地出讓、政府採購、產權交易以及其他公共資源交易等專案,按照“應進必進”的原則,統一納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行市場化運作,徹底實行“管、招、監”分離。四是建立健全農村集體“三資”動態監控管理體系。14個鄉鎮***場、街辦***全部高標準建起了“三資”監管代理服務大廳和資產資源交易中心,“三資”委託代理制覆蓋面,村民理財小組審批制、專項審計制落實率,資源處置招標投標或公開競價、村民代表大會審議制落實率均達到或接近100%。

  ***二***著力打造“點面結合”的防控體系。密織點面結合、全面覆蓋的廉潔教育和腐敗預警防控體系。狠抓“點”上***重點部門、重點崗位、重點環節***的腐敗風險預警防控,全市各單位領導幹部嚴格按照“自己找、互相幫、領導提、集中評、組織審、公開晒”六步法,查詢風險點,制定防控措施,公開廉政承諾。同時狠抓“面”上***單位、系統、區域***的腐敗風險防控覆蓋率,深化廉政文化“六進”工作,不斷擴大廉潔教育社會覆蓋面。全市各部門單位按照有廉政宣傳牌、廉政宣傳欄、廉政書屋、開展系列廉政文化活動“三有一開展”要求,大力開展環境薰廉、書信傳廉、教育醒廉、文藝宣廉、黨課講廉、組織考廉等“六廉”活動,營造了崇尚廉潔、反對貪腐的社會風氣。

  三、把好“三加強”,力推“十個全覆蓋”邁向規範化發展之道

  ***一***統一要求,加強標準化推進。一是探索制定考核標準。緊扣《全省“十個全覆蓋”工作考核評估細則》,制定出臺了一套更加細化量化的考評細則***共21個***,按照百分制細化工作標準,實施量化考核,推動工作規範開展。二是堅持高標準建設。按照統一的設計模板和建設標準,實施“五公開”平臺標準化建設工程,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村務公開欄標準化改造。實行鎮村紀檢組織陣地“四統一”建設,即統一要求、統一內容、統一式樣、統一懸掛地點,做到了整齊劃一。

  ***二***順應發展,加強科技化手段。注重利用電子、資訊、網路等科技手段,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科技化水平。實施改進黨政機關辦公內網、改版政府入口網站、建設全市網站群等“三項提升工程”;推進電子政務網路向村延伸、電子監察系統向鄉鎮延伸、電子監察系統向公共資源交易、財稅資金監管延伸等“三項延伸工程”,靈鄉、陳貴等鎮在全省率先實現電子監察系統省、市、縣、鎮四級聯網執行,此項創舉使我市一舉獲得20**年度全省紀檢監察工作“改革創新獎”;探索建立電子監察、終端評議、行風熱線“三位一體”的廉情網路監測系統,公安局、工商局等單位建起了領導幹部電子廉政檔案資訊庫和預防腐敗電子監控管理平臺,全方位、實時採集風險資訊,對受預警處置的單位和個人實施長期、有效監控。

  四、抓好“三結合”,力推“十個全覆蓋”發揮綜合作用之能

  ***一***抓組建與增強效能相結合。投入近1千萬元推進市委局機關“五保障”、鄉鎮“七有”、村***社群***“五落實”紀檢組織建設,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全市所有村***社群***紀檢監督小組高標準組建到位。在硬體建設上,高規格為4個紀工委***監察分局***、14個鄉鎮***場、街辦***紀委備齊電腦、攝像機、小車等辦公辦案裝備,333個村、37個社群紀檢監督小組建起規範化獨立辦公室;在發揮功能作用上,積極探索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村級紀檢監督小組幹什麼、怎麼幹以及如何長效的問題,充分發揮其作用。實踐證明,我市綜合派出改革在全省最徹底、保障最有力、效果最明顯,得到了省紀委的充分肯定。村級紀檢組織建設工作兩次受到省委、紀委書記黃先耀的重要批示,並在全省紀檢監察工作座談會上交流經驗。

  ***二***抓基礎與改革創新相結合。在完成規定工作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不斷推進財稅體制、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監管體制、行政審批體制等一系列改革。推行國庫集中支付與會計集中核算“雙軌”執行,實現了單位會計核算和財政資金撥付的系統化和規範化,在財政改革的程序中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創新建立公共資源交易 “四大陽光監管體系”,有效地遏制了圍標串標行為;實施“10+N”流程再造工程,對十個全覆蓋涉及的流程化工作進行優化創新,充分發揮“十個全覆蓋”工作既推動反腐倡廉建設又促進行政改革的雙重功效。

  隨著“十個全覆蓋”工作的深入推進,我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開創了歷史性新局面。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與組織的要求和群眾的期望相比還有差距。我們將以這次會議為新的起點,繼續在實踐中探索新做法、積累新經驗,大力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十個全覆蓋”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和長效化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保證。

  注重規劃先行。建設未動,規劃先行。充分發揮規劃的先導作用,把“十個全覆蓋”工程與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農村環境整治、推進城鎮化相結合,編制完成《青山區農村2014— 2016年“十個全覆蓋”工程實施方案》及2014年度實施方案,計劃三年內分批次、分步驟推進21個村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力爭通過滾動發展的方式,打造一批高標準示範村。同時,堅決杜絕重複建設和浪費,做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推進、全面進步。

  注重示範引領。按照“先易後難、逐步推開”的原則,優先選擇條件較好、能見效的村集中力量進行重點打造,通過選樹試點、典型引路、全面鋪開、鞏固提升“四步走”工作法,精心打造趙家店和四道沙河2個高標準示範村,全面完善昌福、趙家營、二海壕、東達溝、西邊牆等5個基本達標村。目前,首批7個村已全部完成建設任務,率先實現“十個全覆蓋”,起到先行示範和典型帶動作用。在此基礎上,其餘各村以示範點為抓手,統籌規劃、以點帶面、分步推進,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找準突破口,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工程保質保量按時完成。

  注重整體聯動。充分發揮“十個全覆蓋”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職能,加強溝通聯絡,積極爭取上級專案和資金支援,堅決防止各自為政、各自為戰。在具體實施專案時,每項工程都明確牽頭單位負總責,相關單位全力配合,形成多方聯動的整體合力,集中優勢力量打贏“十個全覆蓋”的攻堅戰。比如,區城鄉統籌服務中心會同區衛生局、青福鎮,為趙家店村與區中醫院“牽線搭橋”,由區中醫院選派醫生駐村衛生室開展醫療服務,在家門口建成“公立醫院”,實現了村民小病不出村的願望。

  包頭市青山區總面280平方公里,轄8個街道、2個鎮,47個社群、21個行政村,總人口50.24萬。其中,2個鎮分別為青福鎮和興勝鎮,青福鎮包括昌福、趙家營、趙家店、銀匠、二海壕、色氣灣等6個行政村,興勝鎮包括四道沙河、當鋪、永和窯、頂獨龍貴、王老大、羊山窯、笸籮鋪、東達溝、西邊牆、興勝窯、巨集慶德、沙爾慶、二相公、王應基、後營子等15個行政村,共有農村戶籍人口2.09萬。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大力實施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以來,青山區嚴格按照要求,全面啟動了該項工作,通過精心組織、科學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實現順利推進,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