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全面的本質意內容義

  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對新中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下面是有四個全面的本質意義篇,歡迎參閱。

  四個全面的本質意義篇1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戰略思想的重要內容,閃耀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思想光輝,飽含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

  堅定鮮明的人民立場。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價值追求和政治立場。“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實現人民願望、滿足人民需要、維護人民利益。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放在首位、居於引領,就是把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期待和嚮往放在首位,用這個目標引領所有的奮鬥。全面深化改革,強調的是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強調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全面從嚴治黨,強調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要下最大氣力解決黨記憶體在的問題特別是人民群眾不滿意的問題。

  深邃厚重的歷史責任意識。馬克思主義從來都以推動歷史進步為己任。“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飽含著中國共產黨人對民族負責、對歷史負責的強烈擔當意識,不負人民的重託,承擔起歷史賦予的神聖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當代共產黨人必須擔起的歷史責任,是我們付出全部艱苦奮鬥的目標所繫、重心所在。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化、法治建設的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的全面覆蓋,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大環境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正是從這些事關民族前途命運的大課題出發,我們黨既秉持觀照現實、直面矛盾的求實精神,又胸懷“為萬世開太平”的遠大抱負,把“四個全面”作為治國理政的戰略佈局,體現了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為黨和國家事業開拓前進的重大戰略思考、戰略謀劃。

  實事求是、系統辯證的思想方法。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全面聯絡發展看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的認識論、方法論。“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體現了全域性思維、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貫穿了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一戰略佈局從我們面臨的形勢任務出發,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方面科學統籌起來,是從實際出發、全面系統、辯證平衡觀點的實際運用。這一戰略佈局,是我們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應該抓住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工作的重點和著力點。“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不是單打一,而是平衡著力、協調推進,通盤考慮各方面情況,統籌把握、綜合施策,激發聯動反應,形成整體效果。

  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大無畏精神。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和根本要求。“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提出和展開,是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改革創新的必然結果,是秉持革命者大無畏精神的充分體現。黨的以來,我們黨主動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發展新變化,深刻審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面臨的機遇挑戰,深入探究新形勢下治國理政的科學規律,勇於突破舊有思想觀念的桎梏,勇於衝破利益束縛的藩籬,不僵化、不停滯,敢拼善闖、攻堅克難,內政外交國防各領域呈現生動景象。正因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緊緊契合於時代、深深紮根於實踐,才能夠無畏於任何挑戰,贏得最廣泛人民群眾的支援擁護,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

  四個全面的本質意義篇2

  一、四個全面的本質意義篇

  1.本質

  就是“戰略佈局”。這個戰略佈局,蘊含了深刻的戰略思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定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將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確定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全面依法治國論述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針和助推器;第一次為全面從嚴治黨標定路徑,要求“增強從嚴治黨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實效性” 。

  每一個“全面”,都是一整套結合實際、繼往開來、勇於創新、獨具特色的系統思想。四個“全面”加起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方略與時俱進的新創造、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新飛躍。

  2.意義

  四個全面是從我國發展現實需要中得出來的,是從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中得出來的,是為推動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從這個角度理解,四個全面,抓住改革發展穩定關鍵,統領中國發展總綱,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主攻目標,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的戰略抓手。

  二、四個全面的邏輯關係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的提出的總目標,而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則如大鵬之兩翼、戰車之兩輪,共同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順利實現。這個過程中,全面從嚴治黨則是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各專案標順利實現的根本保證。

  總目標

  黨的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而要實現這個奮鬥目標,就要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執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姊妹篇

  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閘門,到十八屆四中全會高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旗幟,兩次全會、兩大主題、兩份決定,是黨中央治國理政總體戰略在時間軸上的順序展開,是推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藍圖的姊妹篇。

  領導核心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對“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均進行了專門論述,不論是全面深化改革還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都對從嚴治黨提出了新要求,也都以黨的領導作為實現目標的根本保證。

  四個全面的本質意義篇3

  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勵精圖治、攻堅克難,改革發展各項事業取得重大成就、開創嶄新局面,得到廣大幹部群眾衷心擁護和國際社會高度評價。在治國理政新的實踐中,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許多新的重要思想,特別是提出並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我們要把“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放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大背景下,放在歷史的長時段、全過程中,深入理解和把握它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內在聯絡和實踐要求,自覺用這一戰略佈局統一思想認識、指導推動工作。

  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我們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實踐新成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鮮明主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我們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總結我國發展實踐,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探索新實踐的重要成果。

  從歷史的發展脈絡來看,“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對我們黨治國理政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和豐富發展。我們黨在全國執政60多年來,經過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接力奮鬥、不懈探索所積累的治國理政豐富經驗,是我們黨今天提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歷史前提。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人民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問題上,形成了一些十分重要的認識,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的黨中央,帶領人民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定實施了一系列符合實際的路線方針政策,圍繞發展戰略、發展動力、法制建設和黨的建設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不斷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黨的以來,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深刻總結我們黨治國理政經驗,擴充套件理論視野和實踐領域,創造性提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這一戰略佈局,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奮鬥目標、深化改革這一發展動力、依法治國這一重要保障、從嚴治黨這一政治保證有機聯絡、科學統籌起來,每一個方面都強調“全面”,並注入新的豐富內涵,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明確了新形勢下治國理政的總方略、總框架、總抓手。這是我們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重大成果,反映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把握進入到一個新的境界。

  從當代中國的現實來看,“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集中體現了時代和實踐發展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任何理論都是特定時代和實踐的產物。反覆強調,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贏得這場偉大斗爭的勝利,迫切需要我們黨從戰略層面提出治國理政的大思路、大韜略。首先,“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適應了我國發展的現實需要。當前,我國仍處於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具有很多有利的發展條件。同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開放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法治國家建設進入新的征程,從嚴治党進入關鍵階段,“發展起來後”與“欠發展”的各種問題交織疊加,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各種挑戰不斷凸顯。“時”和“勢”總體有利,“艱”和“險”正在增多。“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正是黨中央適應我國發展新要求,站在時代前沿進行的戰略思考、戰略謀劃、戰略部署。其次,“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順應了人民群眾的願望期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隨著我國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人民群眾對生活的願景不斷提升。人們期待各項改革全面推進,期盼經濟更有活力,生活更有保障,權益得到更好維護,政府更加高效清廉,社會更加和諧,生態環境更加美好。“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迴應了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體現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和根本利益。再次,“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為解決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當前,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問題依然存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我們黨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不斷解決問題、化解挑戰、攻堅克難的新法寶。

  從事業的長遠發展來看,“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確立了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行動綱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接續奮鬥。擺在當代共產黨人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繼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下去。“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立足當下、著眼未來,對如何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進行了創造性回答,對如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勾畫了清晰的“路線圖”,使我們的前進方向更加明確,發展佈局更加科學,戰略舉措更加有效,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治國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時,它也向國際社會宣示了中國的發展方向、發展道路、發展方略,為解決當今世界性難題、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了獨特的中國經驗、中國智慧,對於推動世界治理思想的變革具有積極的借鑑意義。

  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引領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言簡意賅、精闢深刻,既有戰略目標又有戰略舉措,既統攬全域性又突出重點,每一個“全面”都有其重大戰略意義,相互之間密切聯絡、有機統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居於引領地位的戰略目標,我們所有奮鬥都要聚焦於這個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無論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還是在世界發展史上、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都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千年求索、百年奮鬥的歷史性成就。回顧幾千年的歷史,豐衣足食一直是中國老百姓最樸素的追求和願望。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從救亡圖存到推翻三座大山,從改變一窮二白麵貌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不斷推進改革開放,一直在為過上幸福美好生活而努力奮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3億中國人不僅將全面解決溫飽問題,而且將過上比較殷實富足的生活,這將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般的偉大跨越。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基礎、關鍵一步。全面小康和民族復興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兩個相互聯絡、互動交融的階段。我們今天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就是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誌著我們向著實現中國夢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將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對人類社會的偉大貢獻。從世界範圍看,把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帶進全面小康社會,使世界1/5的人口解決溫飽並過上中等偏上的生活,堪稱史無前例的偉大創舉。第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偉大勝利。中國能夠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標誌性勝利,折射出科學社會主義的真理光芒,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實踐價值和歷史價值,對於增強廣大幹部群眾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大意義。現在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階段,攻堅克難的任務艱鉅繁重。要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是有機統一的“姊妹篇”。指出,要讓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不全面深化改革,發展就缺少動力,社會就沒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國,國家和社會就不能有序執行,就難以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系統和穩定系統,交織、交融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程序之中。

  全面深化改革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處於關鍵部位,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最鮮明的品格。回首過去30多年,每一次重大改革的成功都給黨和國家注入新的活力,給事業發展增添強大動力。面向未來,只有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攻克頑瘴痼疾、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才能使我們事業發展的“動力系統”不斷升級,使中國道路越走越寬廣。全面深化改革,根本在“改革”,關鍵在“深化”,重點在“全面”。強調“改革”,就是要始終高舉改革的旗幟不動搖,自覺服從改革大局、服務改革大局,勇於自我革命,敢於直面問題;強調“深化”,就意味著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有勇氣、有膽識、有擔當,敢於啃硬骨頭、闖難關;強調“全面”,就表明改革不是某一領域、某一方面單兵突進,而是以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總目標的全面、系統改革,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使各方面改革協調推進、形成合力。必須時刻牢記,我們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則、有立場的,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改弦更張。必須增強政治定力,把握正確方向,決不能在根本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

  全面依法治國是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石。法治是現代國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深刻啟示我們: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全面依法治國,既是對歷史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必由之路的深刻認識。法治是管根本、管全域性、管長遠的。只有靠法治,才能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根本性、全域性性、持續性、長期性的制度保障,才能堅持好鞏固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制度基石。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是一項巨集大的系統工程。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正確認識和把握黨與法的關係。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高度一致的,這種一致性就是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程序中,我們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相統一,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

  全面從嚴治黨是鍛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強領導核心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保證。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只有黨強,事業才會強,國家才會強,民族才會強。要看到,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黨肩負光榮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擔在了肩上。90多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巨大成就,沒有辜負人民的期望和重託。面向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任重道遠,我們依然在“趕考”的路上。能不能繼續交出人民滿意的答卷,關鍵在我們黨的自身建設,也就是能不能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能不能始終保持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要看到,全面從嚴治黨,是經受考驗、化解危險的必然要求。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是長期、複雜和嚴峻的,“四種危險”也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只有從嚴治黨,大力反腐倡廉、切實轉變作風,才能使我們黨頂得住各種風險考驗,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所謂“全面”,就是包括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紀律、反腐倡廉建設各個方面,是全方位、全領域的。保持先進性,就是要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的要求,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人民的前列,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始終作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保持純潔性,就是要堅持不懈加強思想理論武裝,堅決同各種違背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想作鬥爭,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堅定不移祛除影響黨的肌體健康的病症和毒瘤,始終保持黨的思想純潔、組織純潔、作風純潔,保證我們黨永不褪色、永不變質。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不是簡單的並列、平行關係,而是一個有機聯絡、環環相扣的整體。從大的關係看,是目標引領舉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個都不能缺的三大戰略舉措,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動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證。從每一個“全面”之間的具體關係看,也都是彼此聯絡的。全面深化改革,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也是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需要。全面依法治國,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同時又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法治保障,無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都需要在法治的軌道上、框架下來進行。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關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都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我們要把“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作為有機統一的整體來把握,使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協調推進新形勢下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

  三、“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戰略思想的重要內容,閃耀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思想光輝,飽含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

  堅定鮮明的人民立場。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價值追求和政治立場。“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實現人民願望、滿足人民需要、維護人民利益。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放在首位、居於引領,就是把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期待和嚮往放在首位,用這個目標引領所有的奮鬥。全面深化改革,強調的是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強調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全面從嚴治黨,強調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要下最大氣力解決黨記憶體在的問題特別是人民群眾不滿意的問題。

  深邃厚重的歷史責任意識。馬克思主義從來都以推動歷史進步為己任。“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飽含著中國共產黨人對民族負責、對歷史負責的強烈擔當意識,不負人民的重託,承擔起歷史賦予的神聖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當代共產黨人必須擔起的歷史責任,是我們付出全部艱苦奮鬥的目標所繫、重心所在。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化、法治建設的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的全面覆蓋,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大環境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正是從這些事關民族前途命運的大課題出發,我們黨既秉持觀照現實、直面矛盾的求實精神,又胸懷“為萬世開太平”的遠大抱負,把“四個全面”作為治國理政的戰略佈局,體現了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為黨和國家事業開拓前進的重大戰略思考、戰略謀劃。

  實事求是、系統辯證的思想方法。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全面聯絡發展看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的認識論、方法論。“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體現了全域性思維、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貫穿了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一戰略佈局從我們面臨的形勢任務出發,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方面科學統籌起來,是從實際出發、全面系統、辯證平衡觀點的實際運用。這一戰略佈局,是我們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應該抓住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工作的重點和著力點。“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不是單打一,而是平衡著力、協調推進,通盤考慮各方面情況,統籌把握、綜合施策,激發聯動反應,形成整體效果。

  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大無畏精神。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和根本要求。“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提出和展開,是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改革創新的必然結果,是秉持革命者大無畏精神的充分體現。黨的以來,我們黨主動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發展新變化,深刻審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面臨的機遇挑戰,深入探究新形勢下治國理政的科學規律,勇於突破舊有思想觀念的桎梏,勇於衝破利益束縛的藩籬,不僵化、不停滯,敢拼善闖、攻堅克難,內政外交國防各領域呈現生動景象。正因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緊緊契合於時代、深深紮根於實踐,才能夠無畏於任何挑戰,贏得最廣泛人民群眾的支援擁護,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


看過四個全面的本質意義篇的人還:

1.四個全面的本質意義是什麼

2.四個全面的本質意義

3.四個全面提出的本質意義是什麼

4.四個全面提出的本質意義

5.“四個全面”含義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