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評語的初中寫景作文

  寫景作文就是用語言文字把人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接觸到的各種自然景物具體地、生動地描繪出來,以此來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篇1

  彎曲的木櫓在水面上一來一回悠然攪動,倒映在水中的影子,被木櫓攪碎了,破城斑斕的光點,迷離的閃爍著,一陣風吹過,猶如一匹長長的彩色綢緞,沒有人能用畫筆描繪它朦朧炫目的花紋,甚至是古代最著名的山水畫家——王維,也難以畫出這景色。

  在周莊的小河裡泛舟,充滿了詩意。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緩行,拱形的橋孔一個接著一個從頭頂掠過。貞豐橋、富安橋……古老的石橋,一座有一座的形狀,一座又一座的風格。老橋們,您們如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您們把多少人們渡過對岸……橋上的遊客低頭看河中的美景,船上的遊客向橋上的遊客招手示好。我站在這座石橋上,靜靜地,彷彿自己也是一座古橋,我的身軀變成橋樑,雙手雙腳變成支柱,我見證了古代人民互幫互助,親如一家的生活。

  走過一座座石拱橋,來到了大街小巷,一陣陣琵琶的聲音傳入我的耳朵,它雖然不像小提琴一樣輕柔,不像大提琴一樣厚重回響,不像銅管齊鳴一樣雄渾磅礴,但她像鳥兒的歌聲一樣清脆悅耳。

  聽著清脆悅耳的琵琶聲,我來到一家茶館,喝著功夫茶,說著人人愛的蘇州話,聽著琵琶的音響,我彷彿回到了古代,穿著旗袍走在這水韻的周莊欣賞風景……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天色漸漸朦朧起來,我該回家了。我告別了周莊,邊走邊想著這是天堂!

  評語: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小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抒情的筆調,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水韻周莊山水畫。透過作者那生動形象地描寫,我們彷彿置身其中呢。

  篇2

  秋姑娘悄悄地來到了人間。秋天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季節。

  傍晚,我漫步小區,走到一棵銀杏樹前,樹葉像千萬把小扇子,扇走夏天的炎熱,扇來秋天的涼爽。忽然,一片銀杏樹葉慢慢地飄在我的眼前。我走上前去,撿起落葉。長長的葉柄細而柔軟,葉面像半圓形,葉的邊緣彷彿女孩子的裙邊。用手撫摸光滑而柔軟就像撫摸上等的綢緞,它散發著一股清涼,我決心要把它好好的珍藏。

  突然,一陣濃郁的花香迎面飄來,使人陶醉。循著迷人的花香,我來到了桂花樹前。它矮小,笨拙。許多葉子聚在一起,非常茂密,有一朵朵米色的桂花躲藏著。一片橢圓、穿著堅硬盔甲的桂花,威風凜凜地守護著葉面,像塗蠟了一樣油亮。在陽光的照耀下,葉子邊緣有鋸齒狀的小刺,我用手輕輕點了一下刺,非常扎手,真不愧是一位威武不屈的將軍呀!

  楓葉火紅火紅的,像熊熊燃燒的火焰。它的形狀像金魚的尾巴,葉面彷彿是秋姑娘細細裁剪!梧桐樹葉有寬大的葉掌,葉脈清晰又如人的血管,中間有淡青色,夾雜著金黃。葉的邊緣有些發枯,向上捲起,一陣風吹來,一些葉子慢慢地飄落下來,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

  啊!我愛美麗的秋天!

  評語:這篇寫景的文章著眼於各種樹葉以展示秋天的美,作者能準確把握各種樹葉的特點,如桂花樹葉邊緣有鋸齒狀的小刺,梧桐樹葉有寬大的葉掌、葉脈清晰等。文章中大量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樹葉的特點更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字裡行間難掩作者對樹葉和秋天的喜愛之情。

  篇3

  有人喜歡天上的繁星,有人喜歡皎潔的月亮,而我卻喜歡迷濛的晨霧。

  清晨,推開窗,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瀰漫在空間的晨霧,如畫鏡一般。遠處隱約的青山在晨霧裡顯得蒼翠婆娑,花草樹木晶瑩的露珠是大自然獨具匠心的傑作。一陣陣風吹來,樹木抖動著身子翩翩起舞,如若站在大樹下,彷彿顆顆珍珠從天而降!隔著草坪,行人車輛的模糊輪廓,恰似看到的皮影戲,朦朧而又顯得不太真實,一點點消失在清晨的霧中。

  霧淡了些,大自然好像披上了一層薄薄的白紗。我抬頭望遠處,遠處的天空下一些大樹的丫枝慢慢地露出,加上一些淡淡的白霜,構成了一幅潔淨奇異的水粉畫。這時,不知從什麼地方飛來幾隻麻雀,為這幅畫平添了一絲色彩。

  這景象,多像《西遊記》裡所描繪的天空啊!看,那淡淡的白雲,那漫天的薄霧,不是正待人騎上的“天馬”嗎?那寬闊的馬路置身於茫茫的霧中,不正是通往天宮中的蟠桃園的彩虹橋嗎!

  漸漸的,太陽從霧裡的籠罩中鑽出來,像個紅色的圓球,掛在天空中,散出柔和的光,使得一切景物在陽光中閃爍著迷人的身姿。啊!我愛著迷濛的晨霧。

  評語:這篇文章小作者按照時間順序,將霧的濃淡表現得酣暢淋漓。小作者善用襯托,“早上行人車輛的模糊輪廓”襯托此時霧的濃烈;“薄薄的白紗”又說明此時霧已漸漸散去;“使得一切景物在陽光中閃爍著迷人的身姿”則說明霧已完全散去。文筆細膩,表達準確,真是一篇難得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