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根的功效與藥用價值

  石榴根為一味中藥材,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根皮。主治殺蟲,澀腸,止帶。那麼石榴根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吧。

  石榴根的功效

  殺蟲,澀腸,止帶。治蛔蟲、絛蟲,久瀉、久痢,赤白帶下。

  1、《別錄》:“療蛔蟲、寸白。”

  2、《綱目》:“止澀瀉痢帶下。”

  3、《上海常用中草藥》:“驅蟲,收斂。治蛔蟲、絛蟲,腎結石,糖尿病,乳糜尿。”

  石榴根的藥用價值

  【藥名】石榴根

  【別名】石榴根皮、醋石榴極、酸榴根、石榴樹根。

  【來源】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根皮。

  【性味】苦澀,溫。

  【功用主治】殺蟲,澀腸,止帶。治蛔蟲、絛蟲,久瀉、久痢,赤白帶下。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4錢。

  【宜忌】大便祕結及瀉痢積滯未清者忌服。

  【出處】出自《本草經集註》。

  石榴根的藥用附方

  1、治蛔蟲病:石榴根皮六錢。煎湯,分三次服,每半小時一次,服完後四小時再服鹽類瀉劑。***蘇醫《中草藥手冊》***

  2、治寸白蟲:醋石榴根,切,一升。水二升三合,煮取八合,去滓,著少米作稀粥。空腹食之。***《海上集驗方》***

  3、治腎結石:石榴樹根、金錢草各一兩。煎服。***蘇醫《中草藥手冊》***

  4、治女子血脈不通,赤白帶下:石榴根一握。炙幹,濃煎一大盞,服之。***《斗門方》***

  5、治牙疳、鼻疳、衄血:石榴根皮或花二錢。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石榴根的臨床應用

  驅除絛蟲:取乾燥石榴根皮的內皮25克,加水300毫升浸泡1天后用文火煎至100毫升,於上午9時頓服。服藥前1日不進晚餐。服藥當日早晨及服藥後2小時各服硫酸鎂20~25克。如絛蟲頭部未排出,隔3、4周再行第2次治療。絛蟲排出後應進軟食,暫時禁食油脂類食物。觀察9例***豬肉絛蟲5例,牛肉絛蟲4例***,除1例因服藥後立即引起嘔吐而未生效外,其餘均1次治癒。有胃炎者不宜應用。

  石榴根的相關配伍

  1、治蛔蟲病,絛蟲病:石榴根皮、苦楝根皮、檳榔各15g。煎服。***《安徽中草藥》***

  2、治腎結石:石榴樹根、金錢草各30g。煎服。***蘇醫《中草藥手冊》***

  3、治牙疳,鼻疳,衄血:石榴根皮6g。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石榴根的形態特性

  石榴又名:楉榴、安石榴、丹若、金罌、金龐、若榴木、山力葉、海石榴。落葉灌木或喬木,高通常3-5米,稀達1O米,枝頂常成尖銳長刺,幼枝具稜角,無毛,老枝近圓柱形。葉通常對生,紙質,矩圓狀披針形,長2-9釐米,頂端短尖、鈍尖或微凹,基部短尖至稍鈍形,上面光亮,側脈稍細密;葉柄短。花大,1-5朵生枝頂;萼筒長2-3釐米,通常紅色或淡黃色,裂片略外展,卵狀三角形,長8-13毫米,外面近頂端有1黃綠色腺體,邊緣有小乳突;花瓣通常大,紅色、黃色或白色,長1.5-3釐米,寬1-2釐米,頂端圓形;花絲無毛,長達13毫米;花柱長超過雄蕊。漿果近球形,直徑5-12釐米,通常為淡黃褐色或淡黃綠色,有時白色,稀暗紫色。種子多數,鈍角形,紅色至乳白色,肉質的外種皮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