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的歷史傳說

  常州是一座具有兩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底蘊深厚。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很早很早以前,這裡是個小村子,村西頭河當中,有一個土墩墩。不管下雨還是晴天,不論河水漲落,土墩總歸是僅露出一個頂在水面上,不管你遠眺近看,都象是一條牛在河中洗澡,露出一點牛背的樣子。歷代流傳下來,老年人都說這個土墩上有寶貝,可是從未有人得到過。凡是撐了船想去盜寶的人,船到河中,還勿曾靠近土墩墩,總歸翻船落水,好多人為此送了命。俗話道:“想發財,必倒黴!”

  有一回,來了一個江西人,他說他的一條牛逃到河中土墩上去了,要借一隻船去捉牛。當地人一軋苗頭,曉得他想去盜寶,嘸沒一個人肯借船給他。最後,他用了可以買一條船的錢,才在葉家碼頭向葉老人租了一條破船。老大幫他撐船,他就自己一個人把船撐到河當中,船頭對著土墩,從身邊拿出一棵“磨盤草”,向土墩上下揮動,口中唸唸有詞,約莫半個多時辰,終於把一條金黃色的大水牛引到了破船上,劃回岸來。

  葉老人看到江西人真的載了一條牛回來了,感到很驚奇。再一看,牛還在船上屙了一大灘屎哩!便扳著臉說:“喂喂!替我把屙在船上的牛屎弄乾淨了再走!”

  江西人笑咪咪地說:“我租了你的船,送你一堆屎也不錯呀!”

  葉老大說:“弄乾淨休想走!”

  江西人嘆了口氣,蹲下身子,用雙手捧了牛屎甩進河裡,並說:“你將來不要懊悔啊!”

  葉老大看著江西人騎上牛背,拍打著牛屁股一直往東去了,才回到船上,細細一看,嵌在船板縫中的牛屎沒有弄乾淨,船艙裡還有一小塊,哪裡是牛屎?分明是金光閃閃的黃金!連忙追上岸去,江西佬已無影無蹤,早騎上金牛奔走了。這事一傳開去,大家都把河中的土墩叫作金牛墩。

  金牛雖然走了,但屙下的一堆金屎和嵌在船板縫裡的金子,卻被這裡的百姓用來建造了一座集鎮,也就是現在的奔牛鎮。

   篇【2】

  據傳說上古時常州一帶有一個名叫赫連的樵夫,為了使過肩的鬚髮整齊美觀,用砍來 的木柴製成了梳子。炎帝死後,蚩尤起兵為他復仇,赫連被拉去打仗,琢鹿一戰中蚩尤被 軒轅黃帝打敗,赫連也被俘入獄,等待處死。看守他的皇甫得知他會制木梳,勸他連夜趕 制一把,獻給嫘祖娘娘,以求赦免死罪。不料赦免尚未到達,赫連已被處死。軒轅黃帝十分 心疼,遂委派皇甫督率工匠照著樣式製作。後來,赫連與皇甫兩人就被制梳業尊奉為祖師。至於篦箕,據傳是一個名叫陳七子的能工巧匠創制的。他因罪入獄,頭上生滿蝨子, 奇癢無比,遂將獄卒責打囚犯的竹片碎絲像木梳齒那樣編結起來,再將齒磨得尖尖的,用 來梳篦頭髮裡的蝨子。結果不但消除了奇癢,連汙垢也給篦乾淨了。以後,陳七子被列為 竹篦製作的祖師。

   篇【3】

  明朝辰光,常州出了個大官名叫白昂,當上了刑部吏書。白尚書文武全才,盡忠報國,而且是個孝子。白尚書父親早亡,對老母十分孝順。一天,白尚書依慣例向母親白太夫人請安,太夫人對白尚書說:“娘從未看過金鑾殿,想看看金鑾殿。”白尚書心想:看金鑾殿必須到京城。此去京城千里迢迢,母親老邁年高,路途風塵勞頓,多有不便,更何況,金鑾殿是百官朝見皇上的地方,母親到京城。此去京城千里迢迢,母親老邁年高,路途風塵勞頓,多有不便,更何況,金鑾殿是百官朝見皇上的地方,母親到京城也不見得上得了金殿。倒不如自己府裡,仿照金鑾殿的式樣造一座房子,讓老母瞧個夠,了了母親的心願。尚書一聲令下,家將家丁便採購木石,興土動工,誰知府裡走漏了風聲,傳到奸臣耳裡。奸臣本來恨透白尚書,當作眼中釘。幾次想扳倒白尚書,只因白尚書為官清正,不得下手。這一來,抓住了把柄,就上本到皇帝那裡,告白尚書私造金殿,謀皇篡位。皇帝大怒,派欽差大臣查究。一查果有此事,證據如山。白尚書有口難辨,皇帝下旨,將白尚書斬首,並斷下手臂。白太夫人問得凶信,萬分悲傷,後悔莫及,急忙修了一道奏本,派人星夜呈給皇帝。皇帝一看奏本,明白白尚書仿造金鑾殿實為孝娘,並非為纂奪自己江山。重下一道聖旨,賜給白尚書金頭玉臂,按一品官大禮安葬。白太夫人為防盜墓,在常州郊外一夜建七十二個白尚書墓碑,究竟哪一個是真白尚書墓,至今還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