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原理與修練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中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它所以能吸引全世界眾多人士的愛好,並不單純是它有精巧的搏擊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那博大精深的內涵。下面由小編給您介紹:。歡迎閱讀!

  

  任何一種拳術的發生和發展,都與其所在國家的傳統文化密切相關。太極就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孕育和培育下發揚光大的。太極拳的原理可以概括成為中國傳統哲學,尤其是老莊思想的動態體現。宋周敦頤撰「太極圖」推道體之本原曰:無極而太極,吾心寂然無思,萬善未發,是無極也。然此心未發,自有昭然不昧之本體,是太極也。意思是太極為宇宙生化之源,萬物啟蒙之本。



 

  《太極拳經》說: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對太極拳而言,動之則為陽,靜之為陰;實者為陽,虛者為陰;攻者為陽,守者為陰;剛者為陽,柔者為陰。因此,太極拳的精髓即是處於陰陽、動靜、虛實之間的相互變化。而其奧祕,則在於永遠處於變動開合狀態。而這種狀態,必須遵守平衡,即是無過不及,隨曲就伸太極拳的特點是輕靈、貫串。

  《太極拳論》中說: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可見,太極拳強調整體運勁,而這種整體運勁必須符合輕靈、貫串的原則。而運勁中要求符合以養氣蓄勁,精神內斂,意氣存於丹田的修練方法訣竅。才能由熟入精,由精入妙,由妙入神,後而達到形神合一的最高境界。但是,這一切均須從基礎做起。就是要求學者必須嚴格的做到以下幾點:

  一、選擇嚴師、良師,以求得到嚴格、正確的教授。

  二、必須認真、刻苦、持之以恆的修練,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

  三、必須努力提高理論知識,努力鑽研技術。這是使自己昇華的條件。

  在修練中必須嚴格地使自己達到以下的要求:

  一、中正:心氣中和,神清氣沉,始終保持精神內斂的要點。務使每個姿勢務必達到端正,不能有偏斜的傾向。要使自己達到中正的要求,必須保持頂頭懸。

  二、安舒:修練時,要求做到動作均勻、舒展,呼吸通暢。不能有牽強、滯重的弊病。所謂偏沉則隨,雙重則滯。

  三、輕靈:輕靈是相對遲重而言。練太極拳不能用拙力,用拙力則易失於偏倚。

  四、圓活:圓活是要求動作必須圓滿、靈活。必須避免笨重、遲滯等弊病。進退開合均須自由、順暢。

  太極拳原理精妙之處,即在於動中求靜,靜中求動。講究虛實變換,陰陽消長。所以學者必須遵循原理,才能循序漸進,達到心領神會,豁然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