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節氣喝什麼消暑

  夏季炎熱,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降低,且易出現乏力倦怠、胃脘不適等症狀,尤其是到了天氣炎熱的小暑節氣,那麼小暑吃什麼健胃消暑呢?接下來請跟著小編了解吧。

  小暑節氣消暑湯

  冬瓜苡米煲水鴨

  材料:冬瓜500克,苡米30克,水鴨250克,生薑2片。

  做法:水鴨洗淨斬塊,氽燙後用清水衝乾淨,與苡米、生薑一起放入砂鍋,加水5000ml。先用武火煮15分鐘後改為文火,再煮60~90分鐘,調味後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利尿解暑

  適應症: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可以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溼解暑。苡米即薏苡仁,其味甘淡,性涼,具有健脾滲溼、清熱排膿、除痺、利水的功能。水鴨性平涼而味甘,有補中益氣、養陰利水的功效。這款湯利尿解暑,味道鮮美,簡單易做,老少咸宜,是一道很適合夏天喝的湯水。

  注意:薏米要洗淨後,在冷水時入煲,這樣煮出來的薏米就易軟入味;冬瓜必須連皮煮,因為冬瓜清熱祛暑的功效主要集中在瓜皮而並非瓜肉。

  番茄土豆排骨湯

  材料:番茄150克,土豆250克,排骨300克

  做法:先將排骨洗淨氽燙後用清水衝乾淨,與切塊的土豆一起放入砂鍋,加水5000ml,先用武火煮15分鐘後改為文火,煮40分鐘後,加入番茄,再煮20分鐘,調味後即可食用。

  功效:健胃消食,生津止渴

  適應症:番茄味甘、酸,性涼,微寒,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和增進食慾的功效;土豆味甘,性平,能補脾益氣,緩急止痛,通利大便。此湯酸甜可口,營養豐富,是老少皆宜的湯,尤其適宜天氣炎熱,胃納不佳者食用。

  小暑養生的注意事項

  1、小暑飲食忌過量

  中醫防病治病的寶書《黃帝內經》中關於飲食有這樣精闢的論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就是說飲食過量,就要損傷腸胃。

  夏季,尤其是進入小暑後,島城許多市民喜歡邊喝啤酒邊消暑納涼,不經意間就傷了腸胃。中醫學認為 “脾胃乃後天之本”,人體後天的生長,發育,健康與否,皆受脾胃影響和支配。

  而一些市民習慣坐在路邊吃大排檔,熬夜喝酒納涼,不知不覺就吃多了喝多了,這很容易傷及脾胃。因此,夏季尤其是進入小暑後,更不應多食、過食、大食、嗜食、暴食,否則,脾胃受傷,健康受損。

  2、養生重點突出“心靜”

  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鍊時,我們應按五臟主時,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市海慈醫療集團中醫專家謝旭善主任醫師解釋說,這就是中醫強調”春夏養陽“的緣由。

  《靈樞·百病始生》曰:”喜怒不節則傷髒“。謝旭善主任指出,這是因為人體的情志活動與內臟有密切關係,有其一定規律。尤其是夏季,炎熱的天氣容易讓人心煩意亂。

  ”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傷及不同的臟腑,產生不同的病理變化。“謝旭善主任說,中醫養生主張一個”平“字,即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有過激之處,不管天氣如何炎熱,要保持一顆平和的心。如喜過則傷心,心傷則心跳神蕩,精神渙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則精神失常等。

  3、外出時做好防暑工作

  出時做好防暑工作 ”熱在三伏“,此時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中暑是夏季的常見病,小暑時節的天氣特點更是容易發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工具,多喝水。

  躲避烈日出行。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度夏前應請醫生檢查一次身體,發現疾病要及時治療。平時要注意加強運動鍛鍊,增強體質,以減少中暑的可能性。

  保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老人每天中午最好有1~2小時的午睡,家人要為老人創造一個安靜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環境。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4、小暑飯後不宜冷飲

  夏日炎炎,一口氣灌下一聽冰凍可樂,咬掉幾根棒冰是消暑的好享受。可是,對身體的危害,卻無法用這一次的清爽彌補。飯後人體血液大多集中於胃等消化器官,胃腸活動相對活躍,如果此時吃冷飲,胃壁粘膜血管相應收縮,消化腺分泌減少,胃的活動減弱,難以對食物進行消化,形成飽脹狀態,產生不適。飯後立即吃冷飲,會使胃酸分泌減少,消化系統免疫功能下降,導致細菌繁殖,引起腸炎等腸道疾病。大量冷飲進入體內,可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縮,減少胃液分泌,導致食慾下降和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