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設計師張雪莉對珠寶創造之路

  第44屆瑞士巴塞爾國際珠寶鐘錶展落下帷幕,作為唯一以中國獨立設計師品牌出現的國際知名設計師,SHIRLEY ZHANG張雪莉攜“花弄月”和“舞弄影”兩件琺琅珠寶臻品驚豔亮相,憑藉其獨特的藝術家視角和出色的藝術品位,在業界備受關注。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珠寶藝術巴塞爾綻放光彩

  “永恆”與“生命”是張雪莉創作道路上始終追求的主題,此次參展的珠寶作品“花弄月”和“舞弄影”,以碧璽和坦桑石的璀璨閃耀,將轉瞬即逝的美好瞬間以珠寶語言的固態形式呈現,續寫生命的永恆詩篇。

  張雪莉憑藉生動的色彩搭配和精湛的琺琅工藝,向全球各界觀展人士展示了其對藝術哲學的深刻解讀和對珠寶工藝的匠心運用,展現中國珠寶獨立設計師在高階珠寶設計及製作上的最高水準。

  堅持中國原創高階珠寶之路

  除了國際知名高階珠寶設計師這個身份外,張雪莉同時是FGA英國寶石協會認證鑑定專家,ICA國際彩色寶石協會董事,國檢珠寶培訓中心客座教授,雪莉珠寶造型藝術研究中心創始人。

  這一連串的專業抬頭都彰顯了她在珠寶專業上的深厚造詣,珠寶專業造詣在她的作品就突顯為她對不同材質的瞭解,對各種工藝的精通,同時輔助了她用珠寶自如的表達她的藝術創意,用珠寶捕捉和實現藝術靈感。

  SHIRLEY ZHANG張雪莉的設計靈感來源自日常生活,在靈感的珠寶表達上,卻能實現中式和西式風格的結合。中式元素的西式表達,西式元素的中式配色,西式工藝呈現中式意境的等等融合的各種作品,都能豔驚四座,成為SHIRLEY ZHANG張雪莉獨特的風格。

  2016 SHIRLEY ZHANG高階琺琅珠寶

  春風襲來,永生花開,紛繁似粉黛;透花間枝,清風搖曳,春綠暈染了明月,翠之生命將續寫永恆的詩篇。

  18K金鑲鑽作花枝,24克拉綠色碧璽為主石似明月印綠,超群技藝內填琺琅、微繪琺琅點翠永生花,靈動彩蝶。

  2016 SHIRLEY ZHANG高階琺琅珠寶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蘇軾 水調歌頭

  青花裙襬,步旋翩翩,玉兔揮灑冰晶,凝練成影,匯聚作湛藍,珍藏舞動的人生,璀璨而恆遠。

  18K金鑲鑽及漸變色內填琺琅作青花裙襬,似旋轉舞步,30克拉湛藍水滴形坦桑石形如舞者投影,凝聚人生。

  張雪莉作為浩寧達集團珠寶創意總監做客人民網時尚頻道駐巴塞爾直播間。第二年參展,張雪莉感慨良多,她認為現在受眾對珠寶設計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欣賞能力不斷提升,中國原創設計在國際上的發展前途也前途愈加光明。

  專訪珠寶設計師張雪莉

  您曾經作為首位以中國獨立設計師品牌出現在巴塞爾國際珠寶鐘錶展上的國際知名設計師,兩度參展都備受業界關注,在參展的過程中您最大的感受和收穫是什麼?

  幾次參加珠寶展觀察,首先從珠寶市場角度看,感覺到珠寶市場明顯比去年疲軟,是整個珠寶市場的氛圍,進入一個調整階段;從行業發展角度看,珠寶設計機構、相關推廣或設計組織出現的比以往多,例如機構的展位,第三方組織的推廣等,為設計師提供越來越多的平臺;從展會組織來看,展會活動設定更具開放性——設計師直接面對市場,鼓勵設計師直接參與,和展會客戶面對面交流。 今年這次參展比較特殊的地方,是我自己身份的改變,以赫美集團珠寶設計總監的身份參展;赫美集團以扶植民族品牌和中國自己的獨立設計力量為目的來協助珠寶行業發展,讓中國珠寶設計師可以更好地走向國際化,我很樂於參與這樣的合作。 持續受邀參與巴塞爾展和其他國際珠寶展的一個收穫就是能感受到國際市場對自己的設計、自己的產品的認可,能感受到歐美市場直接的關注,很多的客人直接來到展位,表示有合作意向,迅速地溝通合作訂單等;對於堅持做設計、做有特色的設計,堅持自己風格的珠寶設計師來說,市場的肯定是很大的鼓舞。不僅說明設計的力量,也反映出國際市場對中國設計的興趣,對精工工藝的接受。

  瞭解到,您的身份在今年有所轉變,從獨立設計師轉為赫美集團珠寶創意總監,是什麼樣的動力讓你有了這次轉變?

  珠寶設計師這個身份,在之前的中國珠寶市場中是很難體現價值的。在上一階段的中國珠寶市場,除了後期進入的國際珠寶品牌,大部分的銷售都是材質的交易。對於設計、設計的價值,都還沒有孕育出好的市場環境。現在已經慢慢地發生了變化,服裝、生活商品都有很多的買手店,精品店、小眾市場的發展,讓設計價值得到了認可和凸顯。珠寶市場也會在這一趨勢下發展,這個是必然的方向。 珠寶設計師這個身份,要求設計師對於文化、自身的積累、專業設計能力、珠寶材質的知識、工藝專業資訊的瞭解都要不停的學習和發展,所以珠寶設計師的成長,需要一系列的環境來支援:有穩定的市場曝光來了解市場反饋,有好的工藝工匠來實現作品,有好的平臺來交流等等。赫美想要做的這個事業,也是珠寶設計師夢寐以求的。我很願意來一起推動。來見證更多的中國獨立珠寶設計師、獨立珠寶設計品牌成長。

  您現在的主要工作是什麼,和獨立設計師的工作模式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對於未來發展的規劃有哪些?

  和獨立設計師的工作模式相比,我現在的主要工作需要去觀察和了解不同形式、不同領域的設計師的設計風格,去感受不同的設計的表達形式,從中瞭解到創意設計更多共通的地方。我們未來的規劃是能夠搭建更多的渠道,讓不同領域的設計師能在相互碰撞中不斷成長。

  此前,赫美集團旗下設計師品牌集合店ARTORIZ與國際珠寶設計師平臺PLUKKA攜手打造的藝術珠寶Pop-up Store在紐約開業時,您的琺琅珠寶一經展出便引起了當紅博主的追捧,您對此有何感受,您覺得中國傳統珠寶設計如何才能迎合更多年輕人的審美和喜好?

  中國傳統的珠寶設計其實很難刻意迎合年輕人的審美,每個設計師的設計風格、設計背後的靈感和表達方式都是設計師自己擅長的,也是他所在的時代賦予的。做自己擅長的設計,多開拓眼界,多進行不同領域的、國際化的交流,運用現當代的新穎手法做設計,其實這也是對每個設計師成長的要求。只要堅持自己對設計的獨特表達,在市場上一定能找到具有相應審美,能夠互相理解、欣賞的人。

  作為一名資深的珠寶設計師,您認為現在中國整體的珠寶設計行業環境如何?中國珠寶設計行業在全球處於一個什麼位置或者水平?

  國人開始為設計買單,意識到創意拉動經濟的現象,這對中國珠寶設計行業來說是個很好的時機;中國珠寶設計行業在全球是往上、越來越好的趨勢,我對中國設計持看好態度。

  此前,很多國際品牌將中國元素融入設計理念,比如龍圖騰等,在您看來這種挖掘中國文化的趨勢,對於本土設計師來講會產生哪些影響?

  中國元素走向國際的趨勢,給了中國本土設計師很多的信心,讓我們更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成長的這片土地。影響著本土設計師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理念,能夠得到國際的認可,有其發展和成長的沃土,這讓中國本土設計師更有動力用擅長的表達方式做自己真正想做的設計。

  現在國內很多消費者都開始願意為設計買單,而整個大環境也在倡導“中國設計”,在您看來這會給中國本土設計師帶來哪些新的機會?

  國際上對於中國設計的認可其實只是剛剛起步,也僅限於部分中國設計,以及對設計表達方式的理解層面上。他們目前還是用國際的審美來看中國設計,並認可一些國際審美標準可以接受的中國設計。中國本土設計師的機會在於他們終於可以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表達自己的設計,他們可以做自己非常熟悉的文化元素,非常熟悉的故事或者一個生活片段,這是本土設計師一個很好的創作機會。另外,他們也能和更多國際的設計師相互分享、碰撞和學習,這也會是一個很好的成長機會。

  在您看來您覺得目前中國珠寶設計師的發展還存在哪些難處或者壁壘,如何才能可以更好地走向國際化?

  中國珠寶設計成長的難處在於沉下心來做設計,還有堅持做好的設計。國際上非常領先的日本設計、德國設計甚至是在奢侈品及消費行業享譽盛名的法國設計,他們都有深厚的文化積澱,有一大批產業來支援設計師和他們的創作,有一個非常安靜和純粹的創作氛圍,讓設計師能夠更好地理解文化、表達創意。中國也需要一個能讓設計師很單純地沉浸於創作的環境,以支援他們在這個領域的更多投入和突破。另外,如何將市場化和創作分開,真正地培育純粹的設計師,也是中國珠寶設計發展的難處。

  您在設計之路上一直秉持的設計理念是什麼?在設計過程中您最享受的是哪一部分?

  前期的設計主要迎合歐洲市場,目的是要銷售,要暢銷。慢慢的在自己品牌的延續中梳理了自己的設計理念,在迎合市場的設計之後,開始找到自己最舒服、最擅長的設計方向,後期的積累、與不同藝術家的溝通中更加明確了自己的特點:中國文化為內涵,用豐富的色彩結合中西擅長的工藝、結構設計來演繹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和元素,讓作品成為有生命力的經典。 設計過程中,我最享受的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以內,更多地去碰撞一些不同的思路,然後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去表達這些不同的思路,不斷地讓自己嘗試新鮮的東西。這是目前我感覺最有意思,也是最得心應手的地方。做自己最擅長的表達,我覺得是我這麼多年來摸索到的比較好的一種創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