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長的一封信關於身心健康
重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學生在其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學生健康心理及健康人格的形成與家庭因素息息相關。下面小編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尊敬的家長:
您好!學校這學期開設了心理健康活動課,我們在課上與學生交流中,發現了一些學生的心理問題,當然,請家長朋友們放心,心理老師會盡力幫助學生擺脫困惑。但是關於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我們需要您的配合,現在,我們就學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您溝通一下。
1.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做他們的知心朋友。上中學後,家長們總說孩子變了,不聽話了。其實反抗是孩子們走向成熟的表現,是青春期青少年的一個心理特點。請家長們要理解孩子,最好能放下架子和孩子做朋友,耐心的聽孩子傾訴,不要總是命令他們。作為家長必須瞭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們的內心世界。而瞭解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2.做一個會關心孩子的好家長。很多孩子的問題反映出來,家長們“不會”關心孩子。關心有很多種,我們不能只在物質方面關心他們,精神上的關懷更重要。很多家長以為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要就可以了,其實,孩子成長中,精神關愛至關重要。
3.給孩子適當的娛樂時間。學生反映,家長們普遍不讓孩子們看電視,玩電腦。其實大家都知道適當的接觸電視、電腦有利於學習生活,便於擴充知識,調節學生因學習緊張而帶來的煩燥情緒。這裡我們建議家長要把握好度,而且方式要適當,不要過於強硬。還有一個問題在這裡需要強調一下:家長們和孩子衝突時,不要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孩子們是錯的。
4.不要過於關心孩子的“隱私”。在父母眼裡,孩子們永遠沒有長大的一天,於是一些父母十分“關心”孩子的日記、書信,你們是想知道孩子們不想讓你們知道的東西。對長輩的封閉性和對朋友的開放性是青春期青少年的另一個心理特點,所以希望爸爸媽媽們也能用對待大人的方式來對待你們的孩子,不去探究他們的“隱私”。
5.不要總把學習掛在嘴上,從關心孩子的角度切入最好。一些父母對
子女的學習管得太緊,一味強調讀書。我們也知道那是為孩子們好,但這種無形的壓力,有時會成為子女前進的阻礙。特別是在雙休日,孩子們想留點個人空間,幹些自己的事,如畫畫,鍛鍊等,家長們不要總是從考大學出發,讓孩子們參加各種學習輔導班。我們承認您的初衷是為孩子好,但是我們一定要考慮青春期孩子的特點,因勢利導的教育孩子,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6. 對孩子講誠信,說到做到。我們的家長朋友經常在一些時候,對孩子允諾,說過了自己還不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再信任你。信任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
7.身教重於言傳。爸爸媽媽們對孩子們的要求很嚴,也定了不少家規,這樣的做法,我們能理解父母們的良好用心。但是請家長們給孩子定規矩的同時,也儘可能的嚴格要求自己,不要讓自己沉湎於一些無聊的事。我們衷心希望父母也能學些新的知識和理論,多看報,聽廣播,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榜樣。把信冒昧地寄給您,是因為我們希望我家長們能夠理解孩子們的感受,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使孩子們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西堡學校心理輔導室
9.5
篇二
家長們:
重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學生在其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學生健康心理及健康人格的形成與家庭因素息息相關,家庭環境好與壞,家長素質的高與低,家長認識水平的深與淺,都會給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帶來較大的影響,就目前而言,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家庭環境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首要環境。其中,家庭教育是子女受到的第一教育。因此,家庭環境在子女健康成長過程中的至關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家庭環境包括家庭的物質環境,精神氛圍與教養方式,它們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重要影響。物質環境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精神氛圍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教養方式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關鍵因素。三個因素相互聯絡、彼此滲透。物質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精神氛圍,精神氛圍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養方式,任何一個因素不可能孤立地產生作用。現在,我就針對精神氛圍方面,談談幾種家庭型別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1、過高期待型家教導致孩子學習上的自卑心理
期待型家教是指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和目標,超出孩子的實際可能,以致效果常常不盡人意的家教。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希望子女有出息——學習成績優秀,將來能進入高等學府。據調查統計,本班家長目前從事個體童裝生產的佔40%,經營棉布銷售的佔20.6%;這部分家長大多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自己精明能幹,艱苦創業,吃了不少苦,又失去了求學讀書的機會,就把全部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有67 .4%的家長對孩子提出的奮鬥目標是考上大學。從中可以看出家長對孩子學習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當孩子把一張考得不錯的試卷交給家長時,他們喜形於色;而當看到孩子一張考得不理想的試卷時,都會表現出各種不滿的情緒。由於家長過高的期望值,造成了學生心理壓力大,考試時心理緊張,焦慮不安:若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家長的認可,極易產生自卑心理。
例如我班一名男生,長得活潑可愛,從一年級到二年級成績一直不錯。家長一味想把孩子培養成具有高等文化學識的人才,因此把孩子列入家庭重點保護物件,寧可自己節約也要把錢往孩子身上堆。每天不僅要做老師佈置的作業,還要完成家長佈置的作業,除此還要學電腦、外語,到了四年級,孩子精力不足,幾次測驗成績離了譜,家長恨鐵不成鋼,整天在孩子面前嘮叨。他開始抄作業。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在同事、親戚、朋友面前講不響,嚴重的愛面子思想給家長增加了心理上的重壓,而孩於在學校和家庭雙重壓力之下,小小心靈的承受力已經達到了極限,在學習心理上形成丁強烈的恐懼感和自卑感。
2、溺愛型家教造成學生學習上的依賴心理
溺愛型家庭教育的特點是:一切以孩子的喜怒哀樂為轉移,以孩子慾望的實現為滿足,在思想感情上,家長往往把孩子視為掌上明珠,殊不知孩子也因此被寵壞。一般來說,現在學生的吃,穿、玩、學習等要求都能獲得最大的滿足。對於孩子非常想買的物品,本班有79 .1%的家長都能滿足。不少家長把孩子當作家中的“小太陽”,一切圍著孩子轉。這樣疼愛孩子,使孩子滋生了“一切以我為中心、唯我獨尊’的思想:孩子自然地感到別人服侍我是應該的,因此表現在學習上有了困難希望得到父母的幫助,如作業要父母檢查,做作業要父母督促和陪伴,自己學習成績不好,便責怪父母沒盡責,溺愛型的家庭教育使孩子養成了嬌氣十足、極度依賴的不良品德。
3、放任型家教助長了學生學習上的消極心理
放任型的家教表現在父母對孩子不關心.也無一定的要求,讓孩子隨心所欲,自由發展,這樣就便孩子錯誤的思想、行為因不能獲得及時的教育和引導而惡性發展。從學習較後進的學生家長中發現,他們最明顯的失誤是放任自己的孩子,整天沉迷於“方城’大戰,與鄰里關係緊張,常發生爭執,粗話連篇,更有甚者,大打出手。本班有名學生談佳峰,自從進了小學,家長就把教育的貴任全部推給了學校,家長會從不參加。平時孩子在校犯了錯誤,也不聞不問;家訪後才得知,他的母親在他二、三歲時就棄家出走,父親在工地做工,家中只有行動不便的奶奶照顧他。由於學習無人照顧,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談佳峰整天沉迷於玩,作業不交,缺課也無所謂,孩子明顯的對學習對生活都採取無所謂的態度,缺乏上進心和生活的積極性。
4、嚴厲型家教引發了學生學習上的焦慮、對立心理
同放任型家庭相反,嚴厲型父母常以強制性的方式,較多地限制子女的行為。孩子一旦出現不能符合父母要求的行為就會遭到訓斥和打罵.其結果是摧殘孩子的身心健康。據調查統計,有24.8%的家長對孩子犯錯或成績較差的情況,以粗暴的方法對待孩子。
我班中有一位學生,名叫陳龍,總讓我感到矛盾:他既不允許自己被其他同學嘲笑,欺辱,又看不起自己,自尊與自卑同時存於一體。他的家長對他管教很嚴,對老師的口頭禪總是:“陳龍在校不好,就告訴我.我會對他一頓死打.看他還敢不敢!”五年級時,竟把他的臉都打青了。家長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在校學習整天提心吊膽,心不在焉,到後來發展到老師讓他訂正作業錯誤,他也故意拖拉,和老師僵持,產生了對立情緒。
由此可見,家庭環境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家庭環境有利於學生健康活潑的成長。
二、父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是學生生活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兒童青少年的第一位老師,對他們心理健康發生重要影響的因素最初就是家庭,父母間的不良關係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會產生極大的不良影響。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許多成年人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大部分能夠在童年生活中找到線索。換句話說,兒童時代受什麼不良影響,將成為其成年生活中的種種心理問題的隱患,可見,父母的關係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
1、父母離異
離婚,對成人來說是一次精神上的死亡過程,對孩子則是一次心理上的煎熬過程,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的創傷,對其一生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父母離婚時,無論孩子年齡大小,對他們心理上的傷害都是巨大的,年齡較小的幼兒會表現出攻擊行為、退縮行為,心情抑鬱煩悶,表現出悲哀、害怕、憤怒、失落、拒絕、孤獨、抑鬱以及問題行為等。完整家庭子女與離婚家庭子女比較,在情緒、學業、智力等方面,兩者存在著顯著差異。我班有幾個離異的孩子即使成績很好,但提到爸爸媽媽總感覺到有點彆扭,有點自卑。
2、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的影響
家庭生活矛盾不僅會導致家長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同時影響著子女的健康。試想,一個孩子經常處在一個喧譁緊張、充滿火藥味的環境中,能夠做到平心靜和、無憂無慮地進行生活和學習嗎?日積月累,對孩子的的身心健康勢必受到傷害。我班有個學生,有一個很富有的家庭,父母親都是做生意的,原以為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應該好好學習,可成績一直很差。叫他家長來,他母親一見老師就哭,說這小孩每學期都是開學第一週肯定要叫家長去,因為不完成作業。找他談話,他說:“老師,別看我家庭條件好,其實我的心裡很苦”。原來他爸爸經常打牌,回來就跟媽媽吵架,吵完架就走了。做母親的只好拿小孩來出氣,用打罵來對待孩子出現的各種問題,或者乾脆不管孩子,經常自己去打麻將,小孩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又不願意跟家長溝通,覺得學習好壞都沒關係,來學校只是打發日子。可見,父母整天吵架對孩子的影響多大。
3、父母自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
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是孩子的撫養者和監護者,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有權威性的影響,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長輩行為不良,舉止不雅,言傳身教差。少數家長文化層次低,行為粗魯,常講髒話;有的家長作風不正,坑蒙拐騙偷,違法亂紀,吃喝嫖賭抽,行為放縱,給子女直接樹起了壞榜樣;個別家長行賄受賄,貪汙腐化;有的購買、觀看、閱讀黃色錄影書刊,對子女無疑會產生極壞的影響。
4、父母、長輩教育方法不當對孩子的影響。
部分家長對子女過分寬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護短,忽視對子女團結、協作、助人等意識的教育;有的家長錯把粗魯當嚴格,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訓,輕則訓斥辱罵,重則棍棒相加,體罰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心理隔閡加深,形成子女對父母的畏懼、怨恨和反抗心理;有的父母、祖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統一,當著孩子面唱對臺戲,孩子無所適從,矛盾重重,教育的作用互相抵消;有的父母把子女當成“小皇帝”事事相依,要物給物,要錢給錢,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體諒尊敬父母的懶、饞、嬌、散、狂等不良惡習。
5、父母重男輕女思想嚴重
中國五千年流傳的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在許多家庭中仍然根深蒂固,特別是在廣東,許多家庭生了男孩就興高采烈,把他視為掌上明珠;生了女孩就垂頭喪氣,視為賠錢貨。在教育問題上,明顯有分歧,造成了男孩子過於嬌橫自大;女孩膽小自卑,他們這種心理,直接影響到在學校的表現。
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場所,家庭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當我們的孩子出現問題時,首先應該檢討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家庭,願天下父母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創造一個優良的環境、和睦的家庭。
XXX
XXXX.X.X
篇三
家長們:
下面就各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及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和大家交流。
一年級
一、一般心理特點
***一*** 自進入新環境:
孩子進入小學後就開始獨立處理周圍環境的事情,擺脫對大人的依賴了。由依戀不捨到輕鬆愉快,這是一年級學生的共同特徵。過去聽父母講的一些事,現在可以獨自去看,去聽,無拘無束地去幹自己想幹的事,這種新鮮感充滿了孩子的頭腦。
***二*** 嬌寵兒在增加:
上學以後少數孩子還離不開媽媽,這是心理沒有斷乳的表現。這種孩子看不見母親會感到不安,在眾人面前不敢說話,回到家以後馬上換了模樣,大喊大叫,恢復本來面目。孩子的心理離乳是普通家長感覺不到的問題。發現了也不知怎麼處理,只是強迫孩子按大人的意志上學,回家也不準大喊大叫。這種反意志行為恰好給孩子增加了不安的心理成分。
現實中這種問題是兩種因素造成的,不能簡單歸結為父母溺愛孩子,還應看到社會因素。由於社會安定性較差,孩子的人身安全缺乏保障,家長不得不隨時保護孩子。另外,居住環境封閉,活動空間減少,獨生子女只能伴隨在父母左右,客觀上使孩子得到了過多的照顧,造成嬌寵兒增多。
***三*** 注意多變的事物:
一年級學生很敏感,容易學會過去自己不懂的東西,所以提出的問題特別多。有人認為孩子愛提問題是善於思考的表現,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都有這個特點,只不過有的孩子愛說,有的孩子把疑問藏在心裡,不表達而已。當孩子意識到“我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的時候,行為也會發生一些自覺變化。讓他幫忙做一些事會很積極地響應,表明孩子開始明白一些社會責任了。
二、入學後的適應期
***一*** 以什麼心態對待入學:孩子到了新環境中會拘謹或害怕。對待孩子的情緒變化,只給予適當的引導就可以了。除了學習用具和禮儀方面的準備,還有孩子自我清潔、自我保護等自理能力的鍛鍊。如果這方面不過關,也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二***認識老師:“老師可怕嗎?”許多孩子都關心這個問題。
***三***熟悉學校環境。
三、不願意上學的孩子
開學以後兩三個月左右,大部分孩子都習慣了學校生活,但有少數孩子不願意上學。原因可能有:
其一,被小朋友欺負。由於家長的粗心,或經濟拮据,在衣服文具飾物等方面比同學們差,被人瞧不起,自己想得到可家長又不允許,這種情況下很容易造成被欺負或自卑感。
其二:不能完全理解老師的講課內容,自己又不敢發問,呆在那裡,慢慢造成恐懼心理。
其三:活動緩慢而落後於人。這一般是家庭溺愛造成的。由於家長總是幫助孩子做事,使孩子的手腳和感官接受鍛鍊的機會很少,等到和其他動作準確快捷的小朋友一起做某件事時,就顯出活動不協調,速度緩慢。
其四:為上廁所而為難。
四、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適應新的環境、新的學習生活,樂與老師、同學交往,初步建立人際關係;認識角色任務,培養積極樂觀的學習情趣,建立良好行為習慣。
二年級
二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十分活躍,語言和行為歡快活躍。
一、一般心理特點
***一***心理漸趨穩定:二年級學生可以熟練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並能把自己的想法簡單地記下來。無論寫字、繪畫還是課餘時間的遊戲都比較自如。在此之前,與成年人最大的差別就在於不會用文字表達思想。由於個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維方式發生了變化,二年級學生心理趨向穩定,顯示出一定的個性特徵,個人能處理的問題越來越多,自信心不斷增強,一年級的恐慌心情已經很少見到,即使遇到了什麼困難,也不會像一年級學生那樣馬上哭泣起來。
***二***出現競爭意識:因為已經能夠判斷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發現別人的表現比自己好或者差時,相應地會引起心理的變化。當別人不如自己時,內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這是較早出現的競爭心理。二年級學生產生了集體榮譽感。例如開運動會時,一年級學生對自己班級的運動員的勝負並不太關心,老師說咱們班勝利了,快鼓掌,孩子們才會跟著鼓掌。參加比賽的學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勝負對班級會有什麼影響。但是二年級學生就不同了,他們很清楚其中的關係,表現出來的行為很明顯。自己班級運動員贏了,他們會歡天喜地,如果對方贏了,他們會默不作聲。無論在教室活動還是室外遊戲,孩子都會表現出爭先恐後的特點。教師讓做一件事比如擦桌子,馬上會出現競賽似的場面,最先擦完的學生會高高舉起手,等待教師表揚自己。
二、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感受集體活動與學習知識的樂趣,形成初步的集體榮譽感;在好行為好習慣的訓練中培養“做一個好學生”的意識;學會體諒他人,誠實待人。
三年級
三年級在學校表現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在三年級學生看來是最重要的事。
一、一般心理特點
***一*** 外向性-活潑、開朗
三年級學生的共同特點是積極做事,什麼都想聽一聽、看一看、幹一幹,但又缺乏耐心。願意主動參加集體活動,開朗活潑。這是求知慾旺盛、身體發育迅速的表現。與二年級孩子明顯不同的是,朋友“突然”多起來了,互相聯絡,成群結隊地玩耍,看上去他們的關係非常好。
***二*** 受批評也不生氣
由於行為多變好動,對什麼都想看個究竟,所以去什麼地方手腳都不穩當,按鈴、看相簿、擺弄人家的玩具等等,因此常常受到指責和批評。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指責只起短時間作用,孩子不生氣,過一會兒就故態復萌。
***三*** 初步懂得趨利弊害
三年級學生開始表現出趨利弊害的心理特點,對自己有利的事就做,有利的話就說,不利的事就躲避。這是道德觀念形成過程中一個重要時期。與同學吵架時,當老師詢問吵架的理由,雙方只揀對自己有利的說,不利的話則不說。這個階段還不懂得如何合理反駁。這個特點比二年級時故意說沒有作業,想出去玩的表現還要不好,因為二年級時的動機很簡單,而且不是有準備的、惡意的,是單一的眼前動機造成說假話。三年級學生是有意識地迴避對自己不利的一面。所以,不管是家裡人之間發生爭執,還是和別人吵架,家長、老師一定要聽雙方的意見,做出自己的判斷。在做完一件事時,要從失敗的地方開始總結,告訴孩子: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是世界上最不勇敢的人。
***四*** 推崇有力量的英雄
三年級學生絕對崇拜有力量的英雄人物。除了動畫片中的英雄之外,電影,電視中的主人公形象、影視明星、體育明星、歌星舞星,都會成為他們的偶像。這個階段推崇學者、科學家的孩子很少,對於自己班級學習優秀的學生,也並不崇拜。對崇拜的人物有時會達到入迷的程度。在高年級有力量、個頭高的學生面前,表現出服服帖帖,孩子們對這種“孩子王”言聽計從,經常聚在一起活動,彷彿是校園小團伙。
二、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培養集中注意的能力,有計劃地提高注意品質;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在班隊活動中善與更多的同學交往,萌發集體意識,樹立正確的偶像觀;養成參與家務勞動的習慣,全面學習作為普通人應該掌握的教養和習慣。
四年級
四年級學生開始轉變思想方法,從過去籠統的印象判斷轉變為具體的分析。這些分析主觀性較強,偏重對自己喜歡的事物認真分析。在作文中分析一件事情,開始有了條理,儘管許多看法顯得幼稚,但是這種分析方法是可貴的。在心理學上,具體分析問題的能力是抽象思維的前提。分析問題就是獨立認識問題的過程。相對比較,女孩子比男孩子稍早一步。這是女孩子生理髮育特徵決定的。
一、一般心理特點
***一*** 難以引導時期
公認四年級學生非常難以引導,有些專家認為在學習期間的十多年裡,四年級學生的個性差別最大。一方面身體發育表現出明顯的高矮、胖瘦差別,發育快的已接近中學生的指標,發育最慢的還像一二年級的小孩子。心理方面也是如此,由於家庭環境和其它條件的差異,孩子對事物的體驗差距很大。心理髮育較快的孩子,小時侯看不懂、聽不明白的一些事情,現在很快就可以搞明白,視野開闊、知識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去的地方多、見識多的孩子甚至表現出老成的樣子。而條件不好,每天僅限於家庭、學校活動的孩子顯得孤陋寡聞。有些精力充沛的孩子已經開始閱讀成人書籍,由此,個人知識面也迅速拉開差距,可以對老師的指導提出更深的要求。有的老師感嘆:這些孩子根本管不了,知道的事比我還多呢!四年級學生在讀書方面表現出自主意識增強的特點。他們不只是尋找熱鬧的漫畫或故事書,而且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書籍,對理科感興趣的孩子開始注意自然科學方面的科普類讀物。意志行為中體現出比較完善的選擇性。這時候表現出來的愛好還不穩定,無論是學習科目還是遊戲專案。說明四年級學生總體上沒有達到成年人所具有的穩定的自主能力。
***二*** 開始意識到“自己”
思維形式向抽象思維過渡,四年級學生可以進行比較複雜的分析,分析問題時開始確立“自己”的位置。如,這樣不合適,那樣又有妨礙。在反覆比較、衡量的過程中開始認識自己的行為與他人行為的關係,並把“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等同於他人。這個“自己”常常站在主觀願望的對立面。在處理事物時,能夠說服自己,調整自己的立場和看法。
日常生活之外,文具的準備,與他人的交往,整理內務等,應完全獨立完成。過去由家長打扮,現在則願意自己打扮;過去買東西要跟隨媽媽一起去,現在則自己獨自去,或者和同學一起去,不受大人意見的左右。三年級以前,在外面見到什麼事或者自己做了什麼事回家都要和大人講,大人不聽還不高興,但是四年級學生髮生了變化,一部分學生不願意把在外面發生的事講述給家長,有時自己經歷的事也不告訴家長。顯示出獨立的個性。
***三*** 作假——學會欺騙
說的和做的不一致,這是令人頭疼的問題。例如,讓孩子在家看門,他表面答應很好,等大人走了,他可能把門鎖上去商店買吃的去了;家長讓他去買洗衣粉,他可能買比較便宜的一種,而把剩下的錢買一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回來後隱瞞實情。三年級學生不太會尋找理由自我掩蓋,在遇到理屈的時候沉默不語,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學會了尋找對自己有利的理由替自己辯護。與小時侯直來直去的表達方式相比,四年級學生知道選擇語言,表達不同的意思,有時隱瞞真實的情況。這是小時侯發現孩子偶爾說假話時沒有及時糾正所帶來的惡果。這個年齡段是培養和塑造性格的重要時期,自覺地控制和改變一些不良習慣,選擇一些正當有意義的行為方式是家長、老師和同學本身都應該爭取的目標。
二、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鍛鍊有意識記的能力,增進記憶品質;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勤于思考,不甘落後;有集體榮譽感,並掌握一定的社會行為規範,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自覺地控制和改變不良行為習慣,初步學會休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五年級
五年級學生可以很完整地畫完一張畫,有些機靈的學生可以按照大人的意圖出色地完成一件事。他們的想象力已經接近現實生活。但是五年級學生在這種轉變過程中,有時受特殊因素影響過於現實化,缺乏天真活潑、敢想敢幹的創造性心理,發現孩子過於務實的表現,家長應鼓勵他出去玩耍。
一、一般心理特點
***一***競爭意識增強
五年級學生無論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都不甘落後。如果說四年級學生是為了應付老師而做作業,那麼,五年級學生則是為了不負於同學而積極學習。動力不一樣,比照物件變成了成績比自己好的同學。這種情況下孩子容易在競爭中傷和氣,容易過於疲勞。家長要注意調整孩子作息時間,增加身體鍛鍊。
***二***敬佩優秀同學
五年級學生非常關心學習成績,對於學習優秀的同學開始產生敬佩的心理。這個階段的心理健康培養非常重要,讓孩子正確對待成績和缺點、先進與落後,避免把羨慕變成嫉妒,還要注意不能因為一時的落後就灰心喪氣;也不能因為一時的優秀就驕傲自滿。
***三*** 自己組織團體活動
獨立能力增強,放學以後幾個同學可以自發組織團體活動,並且具有明確的目的和行動方法。帶有一些普通社會團體活動特點,而且這些小團伙不輕易解散。
***四***不輕信吹捧
五年級學生已經不輕信吹捧的話。對於:“你是一個好孩子,應該……”這樣的話,他會馬上反駁:“我不是好孩子,所以……”,並且會馬上避開。所以,哄騙方法用在五年級學生身上已經無效了。孩子對許多事情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學會了自己安排時間和活動。家長最好不要干涉孩子的正當活動。這是家長和孩子在權利和義務方面互相尊重的體現。
二、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增強學習技能訓練,培養良好的智力品質;引導學生樹立學習苦樂觀,激發學習的興趣、求知慾望和勤奮學習的精神;培養正確的競爭意識;鼓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做事情的堅持性,建立進取的人生態度,促進自我意識發展。
六年級
六年級學生已經確立了較穩定的性格,但是對自己本身個性的認識不是很清楚。
一、一般心理特點
***一*** 重視敘述理由
六年級學生處於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過渡期,既帶有少年的天真,有時常表現出青年人的成熟。隨著知識的積累和對事物體驗的深化,六年級學生內心世界比較豐富。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對事物的分析和主觀體會,對很多問題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六年級學生可以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關鍵。同時表現出不服輸的反抗精神。往往家長說服不了孩子。孩子討論問題時所尋找的理由主要來自自己的生活感受,一般沒有更大範圍的論證能力。
***二***記憶力迅速增強
六年級學生的短時記憶力不低於成年人。記憶準確率也比較高。記憶力增強,使大腦中儲存的資訊迅速增加,孩子可以進行比較複雜地推理和運算。記憶力增強也是辨證思維的一大前提。
***三***對報刊感興趣
六年級學生一般都關心報刊,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或資訊。討論文藝表演、體育比賽成為大部分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追蹤社會熱點,崇拜偶像,表現出作為社會一員的責任心和浪漫色彩。六年級學生應多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在參與社會事務過程中,逐漸理解自己作為普通社會成員的地位和角色,開始確立理想中“我”的位置,他們開始明白自己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大部分學生懂得應做適合自己能力的事情。
***四***學會討價還價
班級選班幹部時大多數人會立即表態:“我可不願意當班幹部,累死了”,“選上我也不幹”。如果真選上了,他內心會很高興,而且會認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需要什麼東西不是直接表現出來,而是通過其它手段與對方達成交換條件,“換取”所希望的東西。
六年級學生容易短時間失去自信,這是進入青年期的心理恐慌。要正確理解自己的身份、位置、任務和將來的作為,把生活目標與這些有目的的行為結合起來,把“力所能及”作為自己的行為座右銘,不要因為困難太多而失去進取的勇氣。
六年級學生馬上要進入中學,學習壓力很大。生活方面也不那麼隨便,受到更多的約束。城市六年級女學生中大約有一半都出現了月經現象,心理活動更復雜。這些都表明,六年級學生實際上已開始進入青年時期。
二、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確立學習目標,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如何有效地利用學習時間,獲取“一份辛勤一份收穫”的愉悅感;形成正確的集體意識及友誼觀,克服不良的小團體意識,培養面臨畢業升學的適當態度;進行初步的青春期教育。
東勝區實驗小學心理輔導室
6月2
- 致家長的一封信關於身心健康
- 搞笑的個性網名遊戲
- 小雪節氣喝什麼茶養生效果好
- 母親節兒童畫作品_母親節兒童繪畫圖片
- 雞爪怎麼挑選儲存
- 關於教室的名人名言
- 陶瓷跟單員的工作職責有哪些
- 眼科護理年度個人工作總結
- 他還是個孩子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 不吃晚飯鍛鍊減肥的危害
- 土建施工員的主要職責表述
- 道家思想對中國的影響
- 怎樣有個好記憶力
- 關於女性健康運動的小常識
- 美術教學繪畫精美的素材圖片
- 工程質量保證承諾書精選
- 接到海嘯來臨時應該如何做
- 解夢夢見老領導代表什麼意思
- 斜風細雨不須歸
- 廣州第一屆旅遊商品創新設計大賽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