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中年男人養生小竅門有哪些
中年男人,身體能力有所下降,要注意養生保健,冬季中年男人養生有什麼小竅門?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揭曉。
中年男人冬季養生小竅門
1、喝酒不暖身,最好喝生薑紅茶
因為面板下的微細血管因酒精而迅速擴張,血液會由於表面擴大而快速降溫,所以喝了酒之後反而容易感冒。
冬季暖身最好喝生薑紅茶。因為紅茶中的紅色色素有提高體溫的作用。生薑中的成分具有利尿、發汗的功效。
2、11點前睡覺是最佳的補藥
最簡單、最便宜、也最好的進補是早睡,每天不晚於11點睡覺。
夜晚之於人體就相當於冬季之於自然,大自然在冬季要休眠,人也要在夜晚睡覺,晚上11點是子時,也就是人體的冬天。
睡著了陽氣才能藏入身體,醒著陽氣浮於體外,這個時候睡覺了,人體的陰、精、氣、血、陽氣都補了。
3、早上吃“硬”,晚上喝稀
這裡說的早吃“硬”,其實並不是指口感硬的東西,而是營養豐富、能量較高的食物。
早飯吃得好,才能更好地保證一天活動所需的能量。如瘦肉、穀物食品等。但消化功能較弱的老年人也得同時考慮食物是否易消化。
晚飯後,人的活動量會減少,為了避免食物堆積,應少吃點,並選擇好消化的食物,以稀粥為好,肉類、辛辣食物等最好避免。
晚餐喝粥還有養胃、安神的作用,推薦老人可以吃些山藥粥、蓮子粥、紅棗粥等。
4、冬補以溫補為原則
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不但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
冬要溫補,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
比如多吃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養生:因人、因地而異。
5、越冷越喝水
人們待在溫暖的室內,很少外出活動,但並不意味著人體消耗的水分就會減少。
冬季氣候乾燥,空氣溼度小,更應補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濃稠度就高,容易出現血栓等症狀,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冬天多喝點水還能加快新陳代謝,起到抵禦寒冷的作用。
6、活動手腳,多慢跑
冬季保持適當的戶外活動,有助於調節新陳代謝機能。由於立冬後,天氣漸寒冷,四肢較為僵硬,所以,鍛鍊之前一定要注意熱身。
先進行慢跑使身體微微出汗後,再進行高強度的健身運動。
運動時衣著以保暖防感冒為主,運動後要及時穿上衣服,以免著涼。鍛鍊專案的選擇也要因人而異。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不能做劇烈運動,如打球等。
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應避免冷空氣的刺激,運動最好選擇在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時候,以免誘發疾病發作
補腎食譜
1、麻雀粟米粥
麻雀1只,粟米50克,蔥白、白酒各適量。將麻雀去毛取肉,切碎,炒熟,放適量白酒煮少時,再加水,下米煮粥,粥將成時人蔥白再煮1-2沸即可,每日2次。
2、赤豆煨鯉魚
赤小豆100克,鯉魚500克,鯉魚去腸雜,留鱗,洗淨,放瓦煲內煨熟,即可服食,連服3~7天。
3、鯉魚粥
鯉魚一條***約500克***,糯米100克,蔥、豆豉少許。剖好魚去腸雜,加糯米煮粥,待米爛魚熟時加生薑、蔥、豉,再煮10分鐘即可食用。
4、鯽魚陳皮湯
鯽魚2條***約200克***,陳皮15克,紅棗20克。將鯽魚去腸雜,放入鍋內加水少許,再將陳皮、紅棗放入文火煮至熟爛即可用食鹽、生薑、蔥花、胡椒、味精調味食用。
5、黃芪粥
黃芪30克,大米50克,先用黃芪煎水去渣取汁,用藥汁煮米成粥,待粥煮至濃稠時,用油、鹽、味精、蔥花、生薑調味食用。
6、花生煲大蒜
花生米150克、大蒜肉100克,用瓦煲煮至爛熟調味食用。可隔天1次,連服2~4次見效。
7、茴香黑糯米粥
小茴香6克、黑糯米90克,將茴香焙黃研成細末,黑糯米煮成粥,入茴香末用食鹽、香油、胡椒、生薑、蔥花調味食用。
8、四味豬脬湯
芡實、山藥、蓮子、益智仁各20克,豬膀胱1具。將益智仁煎水去渣取汁,用藥汁將芡實、山藥浸泡2小時,裝入洗淨的豬膀胱內,紮緊口,煮熟,以鹽或冰糖調味食用。
9、黃芪桑螵蛸粥
黃芪20克、桑螵蛸20克、茯苓15克、粳米200克,先將黃芪、桑螵蛸、茯苓水煎,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入紅糖調味食用。
10、黑豆鯉魚湯
黑豆60克、鮮鯉魚1條,先將鯉魚去鱗、內臟,黑豆洗淨放入鯉魚腹中加水煎煮至爛熟。
誤區
1、胖了才減
進食過量、營養過剩、缺乏運動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這些都是可以預防的。時下,許多人不加節制大吃大喝,大胖子隨處可見,一胖就易病。況且,目前尚無理想的減肥搖問世。因此,減肥不如防胖,莫做胖了再減、自己掐自己脖子的傻事。
2、病了才治
許多人不病不查體,病了才看醫生。其實,養生應以預防為主,平時應定期檢查,定時保養。
3、困了才睡
人的一生約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新陳代謝活動中重要的生理過程。只有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保證每天不少於7小時睡眠,才能維持生物鐘的正常運轉。但有些人不是按時就寢,而是毫無節制,不困不睡,甚至困了也強撐著。這不利於保護大腦,更易引起失眠,長此以往,損害生命。
4、餓了才吃
許多人不吃早餐或不按時就餐,理由是不餓。生理學告訴我們,食物在胃內經過4~5個小時後就全部排空。感到飢餓時胃液已經開始“消化”胃黏膜,而規律飲食、均衡營養,是養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
5、急了才排
許多人沒有定時排便的習慣,甚至有便不解,寧願憋著,這樣對健康極為不利。大小便在體內停留時間過長,容易引起便祕或膀胱過度充盈,糞便和尿液中的有毒物質被人體吸收,造成“自身中毒”。
6、渴了才喝
平時不喝水,口渴才飲水,是許多人的習慣。事實上,水對人體代謝的作用比食物還重要。感到口渴時表明身體已經缺水到一定程度。臨床發現,不常飲水的人,患便祕、尿路結石的機率會明顯高於有飲水習慣的人。
7、累了才歇
累了才休息是許多人的習慣。其實,累是身體相當疲勞的感覺,這時休息已為時過晚。應養成不累也休息的習慣,做到不過分透支體力、腦力。
8、老了才養
許多人認為養生是老人的事,年輕時無須養生。其實,養生要從娃娃抓起,正如機器要從新時保養。一旦零件有損,養生為時已晚,效果必將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