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秋孔子的偉大事蹟
孔子是個知名度極高的歷史人物,孔子的事蹟自然是個焦點,那麼孔子的事蹟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孔子的偉大事蹟,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周遊列國的事蹟
春秋時期,孔子曾在老子門下完成學業後,帶領他的一部分弟子周遊列國以宣傳自己的主張,想借此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將魯國作為起點和終點,途中經過了很多國家或地區,這段遊歷總共花了孔子十幾年。事實上,還有一本學術性較高的散文集,內容主要是關於孔子的經歷,名字就叫做《跟孔子周遊列國》。
孔子游歷了很多魯國周邊的國家,不論是大國還是小國,他都曾走到過。雖然孔子的遊歷之旅遺憾地沒有過黃河,但是他周遊列國的那段經歷依舊帶給他不少感悟和益處,為他的某些思想主張奠定了基礎。
《跟孔子周遊列國》的作者是著名作家錢鈞華,這本書雖然主要是關於孔子的經歷,但是它與一般的人物傳記不同,,它是由一篇篇散文構成的。書中不僅有讀起來讓人身臨其境的優美散文,還有幾百張精美的照片,那些照片並不是作者從網上隨意拉下來的圖片,還是本書作者親身前往那些地方親自拍攝,並且精挑細選而出的,從中可見作者對這本書的看重。也因為這本書是散文類,增強了可讀性。與此同時,這本書其實還具有較高的學術性。畢竟這書中的內容是由作者親自前往那些孔子游歷過的地方調查取材而得來的,並不是窩在室內翻閱各種書籍總結歸納出來的。
孔子生平事蹟
孔子,春秋時期人,以子為姓,氏為孔,名為丘,字仲尼。他出生在如今的山東曲阜,而原籍則在現今的河南商丘。孔子之名不論是在歷史上還是現在都被人們廣為熟知,他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曾跟隨老子學習,學成後帶領著一些弟子周遊列國十餘年。晚年時孔子修訂了《詩》《書》等六經。據傳,孔子門下有三千弟子,其中德才兼備的人有七十二個。在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以及他弟子的弟子將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語行為和思想記錄下來,並整理成冊,命名為《論語》,此書後來成為了儒家的經典典籍。
孔子作為一個思想家,在思想方面的成就非常大。孔子創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禮”和“仁”,他主張道德上的仁愛思想、政治上的禮治思想,並且崇尚世界大同,天下為公。不僅是道德與政治方面,孔子還提出了不少其他方面的思想。例如他提出了重義輕利的義利觀和富民思想;因材施教、不恥下問的教育思想;重視實事求是的史學思想等。從孔子的各種思想中就可以看出,他並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他同時還是政治、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大家。
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故事
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故事在《史記》、《莊子》、《禮記》中都有記載,《莊子》的相關文字如下,“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這裡記載孔子往南去到老子的隱居地“沛地”去求教學問。老子見到孔子不遠千里前來求教自己,很高興的接待了孔子並與他徹夜長談。
孔子在沛地求教了老子幾日,深覺受益匪淺,臨行歸魯之時。老子相送,告誡孔子“不譏人非,不揚人惡”,孔子恭謹受教。
相送到黃河邊,孔子望著滾滾黃河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感嘆歲月的流逝不止,人生死後去往何方。老子則以道家思想回應“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不要貪婪的追求功名利祿就不會迷失自己,徒生煩惱。
孔子向老子解釋自己是憂慮“國家不行仁義,百姓不能安樂,人生短暫,不能為國家萬民做出貢獻”。老子則說:“天地執行自有規律,這都是自然發展的結果,行仁義安天下,這是自然而然會發生的事情,又何必勞煩人為自然擔憂呢。”爾後又勸誡孔子學習水之德,“上善若水,誰善利萬物而萬物莫與之爭”。
孔子回到魯國之後,他的弟子門人問他是否見到了老子,老子是個有什麼樣賢德的人。孔子感嘆說:“老聃,真吾師也。”
老子與孔子亦師亦友,孔子曾數次問學於老子,老子的“道”對孔子的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在《論語》中有深刻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