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四次歸山的原因是什麼

  李泌一生歷經了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個朝代,是唐朝中期著名道家學者、政治家、謀臣,那李沁為何四次歸山?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李泌四次歸山原因歸山,希望對你有幫助!

  李泌四次歸山原因歸山

  在唐朝,有這麼一位高人,他就是李泌,他同樣是隱士高人,他同樣被唐肅宗花費心思請到朝政上輔助朝政。但李泌與諸葛亮也有很多不同之處,下面來一一分析。

  諸葛亮與劉備初時並不相識,經歷過機緣巧合結識後才成為知己,諸葛亮在那時就下定決心士為知己者死。而李泌和肅宗李亨結識卻是幼時,那時的李泌剛嶄露頭角,被玄宗認為是可造之才,並任命為太子師,那時的太子便是肅宗李亨,所以他們二人可謂亦師亦友的關係維繫了很多年,後來因李泌與權臣楊國忠發生矛盾,楊國忠將其趕出長安,李泌便歸因於山林,過著隱士般的生活。

  當肅宗登上皇位後,便費勁心思尋覓他幼時的好友李泌,肅宗在尋找到李泌後,十分欣喜,以後但凡大小事均要跟李泌商量過後才能放心處置,但好景不長,肅宗重用李輔國,使得國家繼續變得烏煙瘴氣,李輔國覺得李泌許可權過大,便私下勾結寵妃張良娣,想方設法迫害李泌,李泌感覺到了危險的來臨,決意再次離開朝廷,在推拒肅宗的再三挽留後,毅然再次轉身歸山。

  李泌,因不願意同流,在肅宗時期便被迫二次歸山,在李泌歸山後,唐朝便政局黑暗無比。

  李泌泌字怎麼讀

  泌,它究竟有幾種讀音,釋義有何不同,為何會有兩種讀音呢?

  泌,一般人基本上會將他讀為[mì],現代也基本上傳承了這種讀音,造詞分別有分泌,泌尿系統,泌乳素等等,此泌在其中代表的意思就是從生物體裡面產生、生產出來某種或某幾種物質。

  泌,它的第二種讀音,也是鮮為人知的一種讀音為[bì],釋義形容聲音的,為流水輕快、泉流清澈的樣子。一般很少進行造詞,有名的當為唐朝著名謀臣李泌了。

  李泌,為何會取這樣的一個字作為名字呢?其實也是有考究的。

  李泌母親周氏當年懷有李泌時,曾因機緣巧合見過一名高僧,高僧斷言此子必為帝王師,但五行缺水,取名必有水,才能避禍長壽,周氏深信不疑,當即請高僧賜名,高僧想了想便將泌字賜予了尚未出生的李泌,並說泌代表泉流清澈,希望此子不因仕途的富貴迷失了自我的本性,一生都能夠做到清正廉潔,如泉水不被汙染那般清澈無比。

  李泌的一生,確如高僧所斷言,被唐玄宗任命為唐肅宗之師,併為了不捲入仕途之禍,四度隱世,但一旦被帝王召喚時,他也是竭盡全力的出謀劃策,以期待幫助當朝帝王完成他心中所想的巨集偉大業,李泌,如泉水一般清澈的人,品格值得後世的我們學習和景仰。

  李泌資料簡介

  李泌,他的一生極為神祕,說是謀臣,更多時候卻像是一個隱士,身份撲朔迷離,極富傳奇色彩。他的一生歷經了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個朝代,從這點可看出此人是長壽的,雖然朝代更迭,但依然是需要時限去完成的,另外可看出此人是富有謀略的,不然在那樣的晚唐亂世,能存活一兩個朝代著都是極為困難的,能保持自身的廉政不同流合汙,且能保住性命者真是屈指可數。

  李泌,在很小的時候,便表現出天賦異稟的,除卻聰明異常外還能針對所謂難題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所在。在現代,我們稱這樣的孩子為神童。在古代,我們覺得這是天才。

  但這種天才並不留戀權勢,不以進入仕途光耀門楣為畢生追求,反而他追求的是在我們看來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如長生不老,這是他的畢生所求,為此他常常不食人間煙火,自己一個人偷偷找個地方隱居不問世事。這也是他能夠長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他不對任何權臣造成實質性危害,一般也不會輕易去想到除去這樣一個無足輕重的物件。

  李泌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他並非是完全不關心時事的,所以當君主召喚他,他並沒有不奉詔而是積極地去協助解決君主的難題,他的出世對利益集團造成了影響,也導致了李泌四度避禍。

  在政治上,李泌對晚唐時代的貢獻之大,非任何一人可以比擬,他清正,他廉潔,他內部調和皇帝父子之間矛盾,外部解決番邦戰勝,確實是晚唐不可多得的偉大政治家。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