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原因是什麼

  在三國時期,有許多關於諸葛亮的傳說,他的一生中,最出名的就是六出祁山七擒孟獲,這個事件使得這個人的軍事能力得到了世人的認可,並因此成為了一代謀略家的代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

  首先不得不說的是經濟原因。在經濟方面,祁山這個地方的經濟基礎雄厚,在三國時期,這個地方人口稀少,糧食產量豐富,是提供軍隊糧食的主要的糧庫。而且這裡的水草豐茂,是天然的牧場,是戰馬產出地。甚至說,這裡由於地處絲綢之路的關口,市場經濟十分繁榮,所以這裡是必爭之地。

  然後是人文因素,三國時期這裡的人生性彪悍,戰鬥力非常強悍,東漢前這裡曾經出過不少的將領,最出名的就是李信、李廣等,諸葛亮六出祁山,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招攬軍事人才,補充軍隊的兵源。

  還有就是自然因素,這裡是關中地區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從地形上分析,由於這裡天然的地勢,使得這裡成為了一個進可以攻打魏國,退可以放心守城的軍事要地。對於諸葛亮這樣的軍事家來講,這裡簡直就是一個寶庫,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地方,耗費大量的兵力也要攻克的軍事要地。

  歷史上關於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的原因猜測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經濟和人文因素,經濟實力強悍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糧草供應地,民風強悍可以獲得大量的兵力,甚至是得到人才。

  諸葛亮六出祁山所帶的兵力各有多少

  諸葛亮六出祁山是三國後期一次非常重大的歷史事件,諸葛亮六出祁山通常被歷史學家算在蜀國北伐戰爭之內,其實後來人一直對諸葛亮六出祁山所帶的兵力各有多少這個問題非常好奇,因為在不同的歷史記載中,諸葛亮六出祁山所帶的兵力各有多少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同的。

  關於諸葛亮六出祁山所帶的兵力各有多少最令歷史學家相信的一種說法就是諸葛亮六出祁山一共調動了大約60萬兵力,是在魏蜀吳3個國家中最多的,第一次諸葛亮出祁山一共攜帶了10萬人馬,這也是可考證的,諸葛亮後來的幾次軍事鬥爭都沒有調動起這麼多人來。除了諸葛亮第一次帶了10萬人馬之外,諸葛亮其他的幾次軍事鬥爭都沒有這麼多的人,最多的一次是第四次出祁山,兵力達到6萬,最少的一次是第二次,兵力只有1萬餘人,這次選的路線也是最近的,從四川地區直接繞過天水。

  雖然諸葛亮前面幾次軍事鬥爭沒有調動太多的人力物力,但是諸葛亮最後一次軍事行動,根據歷史學家的推斷,一共帶了23萬人左右,因為綜合來看,蜀國當時的國力非常強盛,他們佔據了荊州和益州兩個人口比較多的地方,諸葛亮很有可能在這段時間內大肆招兵買馬,再加上蜀國原有的兵力,這個人數應該在23萬左右,所以諸葛亮最後一次出祁山所帶的兵力一共有23萬,前面幾次出祁山的兵力都不會超過10萬人。

  六出祁山是諸葛亮的傑作還是敗筆

  諸葛亮在中國人的傳統心目中是一位軍事天才,也是一位具有超高軍事素養的政治家,六出祁山對於諸葛亮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但是很多人認為六出祁山實際上是諸葛亮失敗了,所以六出祁山是諸葛亮的傑作還是敗筆這個問題就成為了後代歷史學家爭相討論的話題。

  之所以關心六出祁山是諸葛亮的傑作還是敗筆這個問題,是因為六出祁山的結果非常迷離,很多人認為,六出祁山其實是諸葛亮失敗了,因為他沒有達成一開始的目標,沒有消滅曹魏政權,反而為後來蜀國埋下了禍患的種子,也使得蜀後主劉禪接手國家大政時,國庫已經接近空虛,所以諸葛亮六出祁山給蜀國帶來了不利影響,是諸葛亮的敗筆。

  同時也有人認為諸葛亮六出祁山以攻為守,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曹魏政權的囂張氣焰,因為三國後期蜀國的力量遠遠不如曹魏那樣強大,所以曹魏當時很有可能對蜀國進行過大規模的軍事攻擊,然而諸葛亮六出祁山以攻為守,震懾了曹魏政權,也震懾了司馬懿等人,所以在六出祁山過程中,始終沒有發生大規模的邊境侵擾事件,從這一點上來看六出祁山是諸葛亮的傑作。對於六出祁山是諸葛亮的傑作還是敗筆這個問題,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六出祁山雖然失敗了,但是打擊了曹魏政權,也有人覺得,蜀國獲得了天水這塊富庶的地方,是諸葛亮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