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吃哪些食物健脾祛溼

  小滿節氣過後,降水開始增多,天氣悶熱潮溼,體內溼較重,容易得溼疹、腳氣、下肢潰瘍等病,那麼小滿節氣吃什麼食物健脾祛溼呢?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小滿節氣吃的相關食物健脾祛溼。

  小滿節氣健脾祛溼吃的食物

  1、鮑魚

  具有養血柔肝、滋陰清熱、益精明目、利溼行痺的功效,適用於陰虛內熱、血枯經閉、乳汁不足、陰虛陽亢、夜盲內障,以及溼熱內蘊所致的五淋、黃疸等病症。

  2、鯽魚

  有健脾利溼的功效,適用於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3、玉米

  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於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慾不振等症。

  4、高梁

  有健脾益腎、滲溼止痢的功效,適用於小兒消化不良、溼熱吐瀉、下痢等症。

  5、洋蔥

  具有和胃下氣、化溼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適用於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6、馬齒莧

  具有清熱祛溼、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

  小滿脾祛溼湯的食療方

  1、冬瓜老鴨湯

  原料:冬瓜1000克、水鴨半隻、豬瘦肉150克、薏米100克、陳皮1/4個、生薑3片。

  調料:鹽適量

  做法:所有原料洗淨,冬瓜連皮連籽切厚塊;薏米、陳皮稍浸泡;水鴨去尾部、髒雜,切塊;所有原料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3000毫升左右,武火滾沸後改為文火煲1個半小時,下鹽便可食用。

  功效:冬瓜清熱利水,水鴨養陰益氣清補,配以健脾利溼的薏米、醇香化氣的陳皮,合而為湯,美味無窮。

  2、豬橫脷雞骨草湯

  原料:豬橫脷1條,雞骨草30克左右,蜜棗2個。調料:鹽適量做法:豬橫脷切掉中間的白脂,清洗乾淨,切成小件;雞骨草斬開成小段,撈洗幾次,洗乾淨沙塵;把豬橫脷、雞骨草、蜜棗全部放進湯煲裡,加入5~6碗清水,武火煮開後,轉文火煲一個半小時。放鹽調味即可。

  功效:豬橫脷與雞骨草合而為湯,更具清熱、利溼、舒肝、健脾的功效。

  3、鯽魚節瓜湯

  原料:鯽魚500克,節瓜600克。調料:鹽適量。做法:先將節瓜去皮洗淨切成厚塊,鯽魚去鱗及內臟,洗淨;起鍋煮水,水開後放入節瓜塊,用武火煲;起油鍋,將鯽魚放入鍋中煎至微黃再匯入節瓜湯中,加蓋,武火煮二十分鐘後轉為文火煲一小時左右,熄火下鹽即可。

  功效:養脾祛溼,利水消腫。

  4、淮山扁豆煲雞腳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15克,苡仁15克,鮮雞腳200克***約10只***,生薑絲少許。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趾甲。將淮山、扁豆、芡實、薏苡仁、雞腳和薑片一起放瓦煲內,加水2500ml***約10碗水***,武火煲滾後文火煮2小時。煮好後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溼、舒筋活絡

  5、白朮陳皮豬肚湯

  材料:陳皮10克,白朮30克,鮮豬肚半個至1個,砂仁6克,生薑5片。製法: 先將豬肚洗淨飛水。將全部用料放入湯煲內,加水約2500ml,煲滾後改用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 3、取出豬肚切件,放回鍋內,再煲30分鐘,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燥溼開胃。

  6、豬橫脷煲夏枯草

  材料:豬橫利500克,夏枯草、綿茵陳各20克,生薑4片。做法: 1、把豬橫脷先飛水去腥備用。 2、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薑和豬橫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水2500ml。先武火煲滾後轉文火煲約2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祛溼,除肝熱

  判斷自己身體有溼氣的方法

  1、頭髮愛出油

  2、面部油亮

  3、睡覺留口水***溼氣飽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沖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內溼***耳禪溼 ***

  7、陰部潮溼

  8、小腿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