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視窗和發射場是什麼

  自然科學是關於自然界的物質現象及其運動規律的知識體系。它把自然界劃分為不同的研究領域或層次,分門別類地研究各個領域或層次的物質的形態、結構、性質及其運動規律,形成各科的系統知識,以此構成整個自然科學的知識體系。

  自然科學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智慧結晶,是系統化了的理性認識,以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等構成其理論體系。自然科學的理論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具有客觀真理性;它是一種社會意識形式,但不同於文學、藝術、宗教、哲學、法律、道德等意識形式。它所反映的是關於自然界的物質現象及其運動規律的客觀真理,具有超民族性、超階級性和歷史繼承性;在階級社會中,由誰來研究、掌握、運用自然科學,往往帶上階級的烙印。自然科學不是社會上層建築,而是生產力,是知識形態的生產力,通過教育和技術發明等途徑可轉入生產力的三個要素,併入生產過程,成為直接的生產力;隨著生產水平的提高,自然科學的因素在生產力中所佔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成為“第一生產力”;自然科學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引起生產關係的變革,導致社會革命,成為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人類的科學活動源於生產實踐,自然科學的發生和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社會生產,同時受著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以及自然科學內部矛盾運動的制約。用運載火箭發射航天器,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有年份、月份、日期和時刻的選擇。比如,哈雷彗星以76年為週期迴歸,哈雷彗星探測器應選在其面向太陽的幾個連續年份中發射;火星與地球的會合周期為780天,火星探測器應在火星與地球會合前後連續的幾個月份中發射;有些航天器必須在某個月內連續的幾天中發射;由於工作條件和軌道要求,以及氣象的限制,有些航天器必須在某日內某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內發射。這種允許航天器發射的時間範圍,叫作發射視窗。

  航天發射場是發射航天器的特定區域,其主要功能是完成運載火箭和航天器的裝配、測試和發射;對飛行中的運載火箭及航天器進行跟蹤測量,獲取資料,進行處理和分析;對運載火箭及航天器進行監視和安全控制,完成檢測和發射的後勤保障等。

  發射場場址的選擇,有著十分複雜的綜合性的矛盾要求。如它應靠近工業區,有方便的交通條件,但又應遠離人口稠密的地區;它要求雷雨少、溼度小、風速低、溫差變化不大的地方,但又要有豐富的水源,且應儘量靠近赤道的低緯度地區;它要求地質堅實,有較好的安全條件,但又要求地勢平坦開闊,有良好的佈局和發射條件等。

  發射場通常由測試區***技術陣地***、發射區***發射陣地***、發射指揮控制中心、地面測控系統及輔助設施組成。測試區是進行技術準備的專用區,主要任務是對運載火箭和航天器進行裝配、測試,對其內部各系統的單個儀器裝置進行檢測、試驗。主要設施有火箭裝備測試廠房、航天器裝配測試廠房、固體火箭裝配廠房。供電站、發電站、火工品庫、地面裝置庫和各種實驗室。發射區是發射前準備和發射的專門區域;地面測控系統是對運載火箭和航天器進行跟蹤測量,接收遙測和外測資訊,傳送監控、安全指令和通訊資訊的一整套地面設施,配置在發射場和火箭飛行航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