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是什麼原因

  在幼兒階段***大概3-6歲***,孩子哭鬧的原因有大有小,那麼呢?

  一,縱向來看,兒童鬧情緒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原因

  1. 嬰兒通常哭鬧比較多,原因卻比較簡單——他們哭泣通常是因為身體不適、飢餓、潮溼、寂寞、太熱或太冷。在這個階段嬰兒還沒有學會說話,因此哭叫成了表達自己的意願的唯一方式。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嬰兒期孩子的主要發展目標是獲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如果孩子的哭鬧能夠及時得到安撫,那麼孩子就更容易發展出對父母的信任。

  在幼兒階段***大概3-6歲***,孩子哭鬧的原因有大有小——找不到想要的積木、穿鞋子的時候鞋子太緊穿不進去、父母的離開。這個階段孩子的特點是自我意識的發展使得孩子開始自主地做一些事情,他們會掙脫父母的束縛自己做一些事情,他們有時候會反對父母的幫助,他們想自己完成這些事情,開始有了對成功的追求,因此成功路上的挫折通常成為發脾氣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的幫助也有可能讓孩子發脾氣,因此父母的幫助不應當破壞孩子的主動感。***。另外,大概在四歲時候,孩子的侵犯行為達到了頂點,攻擊行為增多,父母應當格外的注意。

  3.學前期,學前期也叫遊戲期,這個時期孩子發脾氣的頻率減少了,他們逐漸發展出來應對各種事件的能力,開始認識到哭鬧是沒用的。不過,這種發展還是不完全的,當吃飯時間推遲或者遇到挫折,孩子還會爆發情緒。

  4.學齡期,也就是孩子上小學的時期。這個時期,孩子對各種身體不適更有忍耐力,但是過度的勞累、飢餓,強烈的失敗感等會使孩子更容易爆發脾氣。

  二,從橫向來看,孩子鬧情緒的原因有

  挫折

  正如上面提到的,孩子遇到挫折會發脾氣,年紀年紀小一點的孩子會因為別人無法理解自己說什麼而大發脾氣,大一點的孩子更可能因為自己無力完成某件任務而發脾氣。

  身體不適

  這包括疾病、飢餓、寒冷和炎熱、處於危險的環境。

  缺乏安全感

  比較突出的就是父母的離開。

  尋求注意力

  孩子為了尋求注意可能做的事情:摔東西、打架、違反規定等。當然還有一些好的行為:遵守紀律、努力學習、炫耀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