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中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想要提高山東中考語文考試中的閱讀答題能力,需要同學們在考前的閱讀練習中慢慢積累,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考生閱讀練習。

  山東中考語文閱讀原文

  論述20世紀最初三十年中國小說轉型中傳統文學的創造性轉化所起的作用,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研究物件不只很少提供可資直接引用的論據,反而冒出許多反面的證詞。也就是說,新小說家不大論及他們接受西洋小說的影響,而強調其與傳統中國小說的聯絡;反之,“五四”作家則大都否認他們的創作與傳統小說有直接的聯絡,而突出域外小說的影響。關鍵不在於對吳趼人、林紓或者魯迅、葉聖陶的說法加以辯證,而是必須說明,為何那麼多真誠而且精明的作家,會同時產生這麼一種顯而易見的“錯覺”。

  除了策略的考慮,作家們之所以不大談論傳統的創造性轉化,主要原因在於,這種“轉化”,是在作家不自覺的狀態下完成的。

  對於“五四”作家來說,幼年時代熟讀經史、背誦詩詞,以及明裡暗裡翻看《三國》《水滸》,只是一種必要的人文修養,或無功利的娛樂,並沒想到從中學習什麼寫作技巧。而青年時代如痴如醉地啃讀域外小說,卻頗具學習借鑑之心。這就難怪他們創作小說時,理直氣壯地以域外小說為榜樣。偶爾也會師法“傳統”,但有意無意間將其西洋化進而合理化。一方是無意中接受,一方卻是有意去模仿。儘管後世的研究者可能對那無意中接受的觀念如何歪曲模仿的物件、限制模仿的效果更感興趣,“五四”作家則大多隻意識到後者而忽略了前者。還不只是前者“得來全不費工夫”,故視而不見,後者“踏破鐵鞋無覓處”,故彌足珍貴;更因為傳統文學更多地作為一種修養、一種趣味、一種眼光,化在作家的整個文學活動中,而不是落實在某一具體表現手法的運用上。無疑,具體而可視的“手法”,比起抽象而隱晦的“趣味”,更容易為作家和讀者所感知。

  新小說家的情況恰好相反。梁啟超、吳趼人、劉鶚等人的實際創作,已經突破了舊的格局,可仍喜歡使用傳統的批評術語。大家似乎都有“以中化西”的願望,只不過不像林紓表達得那麼直白而已。在借鑑域外小說技巧的同時,儘量在傳統文學中尋找對應物;一旦證明古已有之,用起來自然更得心應手。接受外來文化,本來就有重新選擇、解釋傳統的權利,“以中化西”也無可厚非,只要不過於離譜。可這麼一來,很容易造成一種錯覺,似乎並沒接受什麼新東西,只不過是“出土文物”。殊不知“文物”之所以“出土”,也必須藉助新的眼光。不理解這一點,單從言論及術語判斷,新小說可能顯得很舊。

  也許更重要的是,新小說家和“五四”作家接受的不僅僅是中國古典小說,而是整個中國文學傳統的影響。單從小說的承傳,確實無法說清從《儒林外史》到《狂人日記》的嬗變。只有將其置於20世紀初整個文化變遷的大背景下,才能糾正上述並不輕微的“錯覺”。在東西方文化碰撞與交匯中演進的中國小說,既不可能完全固守傳統,又不可能被西方小說所同化,而是在諸多個平行四邊形的合力作用下蹣跚前進。

  山東中考語文閱讀題目

  1.下列各項中,不屬於“不大談論傳統的創造性轉化”的原因的一項是

  A.作家們之所以對傳統的創造性轉化談論得少:從自身層面講,有出於策略的考慮;從受傳統影響層面講,主要是這種“轉化”是在其不自覺的狀態下完成的。

  B.對於“五四”作家來說,他們對待傳統小說與域外小說的態度截然不同:一個是無功利性的娛樂,無意中接受;一個是帶有功利性的借鑑,有意去模仿。

  C.作家們通過不斷地熟讀、背誦、翻看等方式將傳統文學變成了自身的一種人文修養、趣味、眼光,並將其化在整個文學活動中,變成了下意識的行為。

  D.相對於域外小說在“手法”上的具體且可視而言,傳統文學則顯得過於抽象而隱晦,這使得作家和讀者不容易感知,而作為後世的研究者也未能倖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在對待傳統小說與西洋小說的問題上,新小說家與“五四”作家的表現恰恰相反,前者強調其與傳統中國小說的聯絡,而後者則突出域外小說對其影響。

  B.梁啟超等人的實際創作雖已突破了舊的格局,但仍喜歡使用傳統的批評術語,這種表現是他們“以中化西”的願望的體現,其中林紓表達得最為直白。

  C.新小說家在借鑑域外小說的技巧時,是有所選擇的,―般選擇那些在傳統文學中存在對應物的技巧,而在證明其古已有之後,用起來也更得心應手。

  D.在接受外來文化時,新小說家有重新選擇、解釋傳統的權利,但不可過於離譜地“以中化西”,即便這樣其作品也容易給人造成“出土文物”樣的錯覺。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研究物件不只很少提供可資直接引用的論據,反而冒出不少的反面證詞,這些是在論述20世紀初中國小說轉型中傳統文學的創造性轉化所起的作用時面臨的第一個難題。

  B.對新小說家和“五四”作家產生重要影響的不僅僅有像《三國》《水滸》這樣的中國古典小說,還有包括經史、詩詞等在內的整個中國文學傳統。

  C.雖然單從小說的傳承,無法說清從《儒林外史》到《狂人日記》的嬗變,但只要將這個嬗變置於20世紀初整個文化變遷的大背景下,就能將其說清楚。

  D.在20世紀初東西方文碰撞與交匯中,中國小說的演進,既離不開傳統小說,也離不開西方小說,準確地說,是以兩者為代表的合力作用促成的。

  山東中考語文閱讀答案

  1、D***答非所問,且“作為後世的研究者也未能倖免“的表述有誤,應為“後世的研究者可能對那無意中接受的觀念如何歪曲模仿的物件、限制模仿的效果更感興趣”。見第3段***

  2、C***“新小說家在借鑑域外小說的技巧時,是有所選擇的……”在文中無依據。***

  3、C***“只要……就……”表述有誤.應為“只有…才…”;還有“將其說清楚”的表述有誤,應為“糾正上述並不輕微‘錯覺’”。見第5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