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約閱讀答案

  《槐花約》這篇文章中槐花不僅蘊含著作者對齊魯故人情義的感激和思念之情,還承載對泰山的敬意與對中華文明的景仰之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槐花約》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習題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槐花約》原文閱讀

  ① 春日,友人捎話說,中天門的槐花開了。他記得我與槐花有個約定。

  ②十年前的那天,華北平原正吹著暖風,一片蔥綠,槐花花事已過。清晨,約幾位朋友登泰山,望不盡的奇峰峻嶺,一派令人驚歎的“青未了”!約行兩小時,艱難的盤山道走過,迎面而來的是一片開闊地,中天門到了!令人驚喜的是,在平原已過了季節的槐花,在中天門竟以漫山遍野的燦爛迎接我:花若有待!我知道,槐花隱忍著推遲她的花期,等著我的到來。

  ③平原的槐花我見過,燕園的槐花也很有名,但那些花景是散落各處的,總在隱約彷彿之間。而中天門不同,是集聚性的、無保留的、竭盡心力的綻放,不!簡直是噴發!那情景,那氣勢,一如充盈在齊魯大地無所不在的俠氣與柔情,令人感到溫暖。極目望去,眼前湧動的花海,白花花的竟是讓人心驚的明亮!在道旁,在嶺崖,在山谷,到處是她飄灑的瓔珞。淺淺淡淡的綠中泛著明媚耀眼的白,在明亮的陽光下閃著光芒。

  ④多情的讓人心疼的中天門槐花!為了迎接我的到來,她用濃郁的、甜蜜的香氣蒸薰著我,多讓人心醉的繾綣纏綿!

  ⑤那是我首登泰山,是數十年的圓夢之舉。我不是旅行者,也非香客,而是朝聖者。我知道山勢奇陡,數十里的山道,七千多級的臺階,還有那讓人驚心動魄的十八盤。但我決心一步一步地從山下拾級而上,用一步一步的攀登表示我的虔誠,用一步一步的跋涉丈量它的偉大。

  ⑥它是眾山之首,奇兀、險峭、壯美,但它不單是一座風景山,更是一座文化山。風景優美的山,並不罕見,而文化積蘊深厚的山,名世者稀。武當有道,普陀有佛,武夷有儒,但泰嶽卻是集大成者。登泰山就是向中華文明的朝聖之舉,就是用自己的身體來閱讀一部浩瀚的華夏文明史。中華文脈的氣韻都薈萃在它的山嵐之間,歷代帝王留下的封誥碑石,摩崖上的詩文墨跡,多少先賢汗水和墨香播撒在泰山的盤山古道上。

  ⑦我來北地數十載,所居城市離泰山並不遠,有諸多機會可向它禮敬,因為景仰,所以肅穆,我總憚於冒然登臨。登泰山是我生命中的一個節日,我要在最莊嚴的日子,以最虔誠的心情,用最鄭重的方式表達我最深沉的敬意。這是至少一個甲子的等待。我與泰山的約定如金石,踐約選擇的就是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那一刻。同行者四人皆我好友,感人的是毛老師,他已體力不支,為陪我,強行至中天門。力竭,眾人勸止,改乘索道至南天門迎我。毛老師於翌年病逝。

  ⑧中天門似是久待後的欣喜,它以滿山滿谷的槐花雲、槐花雪、槐花風、槐花雨,來回應我們的約定。那次登臨後,我尋求再次登山的機緣。五年後重登泰山,陪同者易人。四月,山中微寒,花時尚早。我暗下決心,相約十年為期,重踐槐花之夢。

  ⑨這就到了此年、此月、此日、此刻。朋友記得我的心願,恐我誤了花期,提醒我:中天門的槐花開了。我如聽天音召喚,擯棄手邊俗務,躍身而往。是日,朝發永定門,午前直抵泰安。主客杯酒言歡,相憶十年舊事,我心有所縈,不敢戀杯,瞬即離座,款步登山。較之十年前,身邊多了幾位陪同者,均儒雅時賢,一路言談甚歡。

  ⑩ 抵中天門,但見滿谷槐花匯成了溢滿岱宗的香雪海。自2004年首次登臨,閱槐花盛事於中天門,至今近十載。2013年春日,我如約前來,花事如海,真情如夢,十年舊約,兩不相忘。都言花能解語,我言花有信、有情、有愛。中天門的槐花,齊魯大地的情義之花!我將此種感受發至遠方:“永遠的槐花之約,你開了,我就來了!”為了表達我對槐花的感激,或可換種表述:“永遠的槐花之約,我來了,你就開了!”

  《槐花約》閱讀習題

  16、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4分***

  A. 文章開篇點題,並設定懸念,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B. 第三段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將燕園的槐花與中天門的槐花進行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平原槐花的不屑與對泰山槐花的喜愛之情。

  C. 第七段中作者連用四個“最”字加強語氣,表達自己對登臨泰山的鄭重其事和尊崇景仰。

  D. 十年後作者躍身前往泰山踐約,回憶十年舊事,物是人非,毛老師等故友的離去,心有所感,無心把酒言歡,所以瞬即離座。

  E. 作者將槐花擬人化,多次用“她”和“你”來稱呼槐花,表達作者對槐花的有情有愛。

  17、為什麼作者說自己“不是旅行者,也非香客,而是朝聖者”?請結合文字,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4分***

  18、結合全文來看,文章第八段有何作用?***4分***

  19、最後一段中作者稱讚槐花是“齊魯大地的情義之花”,而且還感慨到“永遠的槐花之約,我來了,你就開了!”但是作者提到首登泰山五年後重登時槐花卻“花時尚早”。通讀全文,並結合日常生活體驗,探討作者這樣寫作的原因是什麼?***8分***

  《槐花約》閱讀答案

  16、答案:BD***B項“表達了作者對平原槐花的不屑”錯誤;D項不是“無心把酒言歡”***

  17、答案:***1***作者登泰山並不是像一般遊客為了看風景或者上香拜神,而是向中華文明的朝聖之舉,用自己的身體來閱讀一部浩瀚的華夏文明史;

  ***2***作者通過對前兩者的否定,強調自己對泰山的敬意,以及登臨的決心與虔誠;

  ***3***呈現出中華文明的悠久與厚重,體現了作者對華夏文化、文明的景仰和尊重。

  ***正確地答出兩點給4分***

  18、答案:***1***承上啟下上承前文,點出槐花與前文登泰山之間的聯絡;引出下文的十年之約的實現。***1分******2***點題***1分******3***寫出槐花之約的鄭重和對泰山的景仰***2分***。

  19、答案:槐花的情義首先體現在作者首次登臨泰山的時候,在平原已過花期的槐花卻以怒放之姿迎接作者的到來***1分***,在十年後槐花匯成滿山的香雪海,以完成與作者的十年的約定***1分***

  槐花不僅蘊含著作者對齊魯故人情義的感激和思念之情,還承載對泰山的敬意與對中華文明的景仰之情。***2分***

  作者寫“槐花含情”,實際上是作者“含情”的體現***1分***,以主體的眼光和感情看客觀事物,則所有的客觀事物都沾染著主體的感情,有主體的意願在其中。***1分***

  生活實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