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泉自在懷閱讀題及答案

  閱讀題在高中語文考試中佔有重要位置,需要同學們在平時練習語文閱讀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大家閱讀練習。

  明月清泉自在懷閱讀原文:

  ①讀王維的《山居秋暝》時年齡還小,想象不來“鬆間明月”的高潔,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麼樣。母親說這是一幅很美的風景畫,要我好好背,說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雖將詩句背得滾瓜爛熟,其意義依然不懂。什麼空山、清泉、漁舟這些田園風物也只是朦朧,而鄉野情致則更模糊了。

  ② 後來上了大學,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於同窗好友。翻來覆去的“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也能獲得師長讚許。再後來深入鄉村,那兒有田園,卻無松竹流泉;及上了華山、峨眉山,並且在月夜聽泉,古剎聞鍾,乘江南漁舟,訪溪邊浣女,都為尋找王維《山居秋暝》的那種燦爛意境,都為了卻“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執著情結。一段時間,於人世紛雜之中,自以為林泉在胸,甚至以林泉野老自居,說和同事糾紛,勸解禍中難人。自以為心中有了王維,就了卻人間煩惱,看透了紅塵紛爭;更自以為一壺清茶,便可笑談古今。

  ③ 真正進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式:結婚、生子、住房、柴米油鹽,等等,才知道青年時代“明月鬆間照”式的“超脫”,只不過是少年時代“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浮雕和順延。真正對王維和他的詩的理解,是在經歷了無數生命的體驗和閱歷的堆積之後。人的一生,苦也罷,樂也罷;得也罷,失也罷——要緊的是心間的一泓清泉裡不能沒有月輝。哲學家培根說過:“歷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靈秀。”頂上的鬆月,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寵辱得失而拋卻自在?又何曾因風霜雨雪而易移萎縮?它們自我踏實,不變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閱歷,萬年的長久,也才有了詩人的神韻和學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造訪過終南山翠華池邊那棵松樹,也每年數次帶外地朋友去觀覽黃帝陵下的漢武帝手植柏,還常常攜著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邊盤桓……這些樹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過它們的骨幹,三九冰凍裂過它們的樹皮,甚至它們還捱過野樵頑童的斧斫和毛蟲鳥雀的齧啄,然而它們全都無言地忍受了。它們默默地自我修復,自我完善。到頭來,這風霜雨雪,這刀斧蟲雀,統統化作了其根下營養自身的泥土和涵美情操的“胎盤”。這是何等的氣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嚴和人格與金錢地位、功名利祿作交換,最終腰纏萬貫、飛黃騰達的小人的蠅營狗苟算得了什麼?且讓他暫去得逞又能怎樣?!

  ④ 王維實在是唐朝的愛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參悟得那麼透徹,所謂窮極物理,行而上學於他實在是儲之心靈,口吐蓮花!坦誠、執著、自識,使王維遠離了貪婪、附庸、嫉妒的裝飾,從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詩品頑強的生命力。誰又能說不呢?的確,“空山”是一種胸襟;“新雨”是一種態度;“天氣”是一種環境;“晚來”是瞬間的境遇。“竹喧”也罷,“蓮動”也罷,“春芳”也罷,“王孫”也罷,生活中的誘惑實在是太多,而物質的慾望則永無止境,什麼都要的結果最終只能是什麼都沒有得到。惟有甘於清貧、甘於寂寞,自始至終保持獨立的人格,這才是人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王維的人生態度正是因為有了太多的放棄,也才便有了他“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的高潔的情懷,也便有了他哲悟金鉑般的千古名篇!

  ⑤ “明月鬆間照”,照一片嫻靜淡泊寄寓我無所棲息的靈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細流淘洗我勞累庸碌之身軀。浣女是個好,漁舟是個好,好的質地在於勞作,在於獨立,在於思想——這是物質的創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明月清泉自在懷閱讀題目:

  7、在文中,作者寫出了自己在不同人生階段讀王維《山居秋暝》的不同感受,請分別加以概括。***3分***

  ***1***

  ***2***

  ***3***

  8、作者把王維和愛因斯坦聯絡起來,認為“王維實在是唐朝的愛因斯坦”,這樣寫有什麼作用?***2分***

  9、文章的題目是“明月清泉自在懷”,文章結尾又說“這是物質的創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請結合文意,解釋作者心目中“明月清泉”的具體含義。***3分***

  10、下面對文章的分析和鑑賞,正確的兩項是*** ****** ******4分***

  A、這是一篇託物言志的散文,作者託明月清泉,寄託自己對人生境界的追求。語言典雅而含蓄,富有美感。

  B、“要緊的是心間的一泓清泉裡不能沒有月輝”,這句話強調的是,人生在世,面對寵辱得失,要悠然淡泊;面對困難挫折,要堅持不懈。

  C、在文中,作者用翠華池邊那棵松樹、黃帝陵下的漢武帝手植柏、碑林前的唐槐等“樹木中的祖宗”和腰纏萬貫、飛黃騰達的小人構成對比,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D、這篇文章旁徵博引,古今中外的材料信手拈來,但始終以作者對“不惜以自己的尊嚴和人格與金錢地位、功名利祿作交換”的小人的抨擊為線索,體現了散文的“形散而神聚”的特點。

  E、文章結尾寫到了浣女和漁夫,目的是讚美他們辛勤的勞作,讚美他們遠離紅塵紛爭、保持獨立人格的精神,同時強調他們創造了物質財富,更創造了精神財富,從而使主題更加深刻。

  明月清泉自在懷閱讀答案:

  7.***1***少年時期:只會背誦而不知其意 ***2分*** ***2*** 青年時期:自以為已經讀懂,認為自己有了一種超脫世俗的心態,但與實際情況還有差距***2分******3***中年時期:真正從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2分***

  8、 借愛因斯坦的人品和學品來襯托王維的人品和學品***2分***

  9、作者心目中的“明月清泉”,指的是人應保持高潔的心性和淡泊的情懷,甘於清貧,甘於寂寞,自始至終保持獨立的人格,這是人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3分***

  10、BC***A鄉中“託物言志”不對;D項中“以作者對‘不惜以自己的尊嚴和人格與金錢地位、功名利祿作交換’的小人的抨擊為線索”不對;E項文章結尾寫到漁夫和浣女的目的不是在於讚美他們,而是通過寫他們的精神來表達自己的一種追求。*** ***4分***